<p class="ql-block">造园记(2)</p> <p class="ql-block">这片“荒芜之地”对我来说却如获至宝,营造,从来都能化腐朽为神奇。</p> <p class="ql-block">童寯(jun,音俊,建筑学家,中国近代建筑学奠基人之一)说:园之高下全在意趣,不拘泥于法式,而富有生机与弹性。王澍(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解释道:造园是一种文化活动,是造园者观照事物的视野,意趣就是“让人在意想不到之处看到自然之道”的轻快的视野,造就了真正的文化差别。园子又是有生命的活物,造园者、住园者和园子一起成长演化,人在园在,人亡园废。园子这种活的文化,要靠人,靠学养,靠实验和识悟来传承。</p> <p class="ql-block">造园手法上,英国人向往自然生活,营造乡村花园,花木是主要的经营对象,造园者模拟自然布局,创造出“花境”这一造园手法精髓:匠心的运用不仅在于艺术审美方面,还在于遵循花木的生长规律,务使各种花木融合生长,呈现一派生机。</p> <p class="ql-block">中式花园则侧重于亭台楼阁、叠山理水,营造“以小见大”的意境;花木以疏、瘦、韵为美,主要起点缀作用。两者在建筑成本、养护难度上差别很大:英式花园建造成本低,但养护繁琐,对住园者的技术要求高;中式花园建造成本高但养护相对简单,对住园者的技术要求较低。</p> <p class="ql-block">总体而言,对于花园的喜好,中国人偏重于“赏”,而英国人侧重于“行”,对于热爱园艺的英国人来说,养护花木本就是人生的乐趣之一。</p> <p class="ql-block">所谓:观山水者,取其宏大幽远;观花树者,取其细腻多情;观苔藓者,取其淡泊宁静。我喜欢园艺,介于多情与淡泊之间,这正是我营造小院的意趣之处。</p> <p class="ql-block">老宅的院子,泥地约50平米,西侧龙眼树绿荫如盖,这棵龙眼树的南侧贴墙处,还有一棵枇杷树,树冠被龙眼树挤出外墙之外,为防被台风刮倒,就在院墙外为枇杷树搭了一副支架,还笑称“红杏能出墙,枇杷又有何不可”。东侧被“莫兰蒂”掀翻的龙眼,扶正后也培土上架,两棵龙眼左右各踞一方,如神荼郁垒(音sheng shu yu lv,中国最早的守门神),余下可供营造的空间就相当狭小了。</p> <p class="ql-block">计成著《园冶》说:造园应“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园者首要因势利导、借物成景。老宅的可借处第一就是这三棵果树;其次是老宅的沧桑感、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苦思数日,终有破题之笔——花溪:从枇杷和西侧龙眼树之间穿出一水泉,迤逦向东,绕过东侧龙眼,成就一条“花溪”,花溪打破院子的规整感,整个花园就活了。这个灵感来自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一诗,诗中写到: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寒食兼上巳。而我的“花溪”并没有水,是以溪的形状挖出来的一条花槽,准备在花槽里种上满满的旱金莲,而“花溪”的出口处,则摆上一口大缸,种荷花,岸边再放一块题有“花溪”二字的岩石,这就符合了中国文化“意会”的神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