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原名刘寿椿,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p><p class="ql-block">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p><p class="ql-block">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p><p class="ql-block">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p><p class="ql-block">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二胡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病中吟</b></p><p class="ql-block">《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于1915年开始构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发表。《病中吟》原名《胡适》,因与教育家、文学家胡适同名,遂改为《安适》。《安适》的意思是作者在贫困、失业的逆境中感到走投无路,就是“我讲到何处去”,但是使人误解为“安逸而舒适”,所以最后定名为《病中吟》。《病中吟》并非生病之意,而是作者心中苦闷如病,不知何去何从。《病中吟》与《除夜小唱》、《空山鸟语》于1993年获中华民族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p><p class="ql-block">演奏:宋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月夜</b></p><p class="ql-block">《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此曲最大的特征是作者尽可能地创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而正是在这看似”宁静”的背后却又隐藏着一种心潮汹涌、思绪万千的兴奋与激动。这正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那种矛盾心理的写照。乐曲真正具备了。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描绘了江南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p><p class="ql-block">演奏:宋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苦闷之讴</b></p><p class="ql-block">《苦闷之讴》是刘天华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又名《苦中乐》。其中“讴”字是借用了楚调,蜀音,蔡讴等传统腔调的称为,作者曾对这首乐曲作解:“意为苦中作乐”。作者为发展国乐事业竭尽了全力,但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用生动的音乐语汇将苦恼和愤懑的情绪倾诉出来,苦中作乐,聊以自慰。</p><p class="ql-block">演奏;赵寒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悲歌</b></p><p class="ql-block">《悲歌》又名《处世难》,为刘天华于1927年创作。大凡悲歌之类,往往情绪压抑怨愤,音调哀愁低沉。有的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有的欲哭无泪难以名状。但此曲却非一般,它不是个人或家庭遭受什么不幸的“小悲小哀”,而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充满关切的“大悲大愤”,是刘天华内心情感强烈表露的产物。</p><p class="ql-block">演奏:高涵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空山鸟语</b></p><p class="ql-block">《空山鸟语》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其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寨》)。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p><p class="ql-block">演奏:于红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闲居吟</b></p><p class="ql-block">《闲居吟》是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暑假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二胡曲中两首大曲之一,篇幅较长。该曲是一首二胡变奏曲,并首次采用了泛音的演奏手法,乐曲典雅清越,表达了作者在怡然自乐的同时,对事业的思虑及对未来的憧憬之情。</p><p class="ql-block">演奏:孙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良宵</b></p><p class="ql-block">《良宵》,原名《除夜小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于1928年除夕之夜创作的二胡独奏曲。</p><p class="ql-block">该曲共分两个部分,以优美的旋律,轻松的情绪,抒发了作者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p><p class="ql-block">演奏:宋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光明行</b></p><p class="ql-block">《光明行》,公认二胡十大名曲之一,是刘天华于创作于1930年前后,发表于1932年的二胡独奏曲。</p><p class="ql-block">《光明行》在二胡创作上是非常大胆的。虽然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先进因素,如在音调、转调、旋律的进行、音乐的结构及演奏技巧等方面,但整个乐曲仍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它是一首真正具有中国气派的进行曲,也是一首借鉴西洋音乐来提高和丰富民族音乐的典范作品。</p><p class="ql-block">演奏:宋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独弦操</b></p><p class="ql-block">《独弦操》创作1932年月1月,当时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不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刘天华先生对祖国的前途忧心忡忡,为此写下了这首乐曲,并命名为《忧心曲》。因为均用内弦演奏而定名为《独弦操》,这一奏法进一步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法。</p><p class="ql-block">演奏:于红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烛影摇红</b></p><p class="ql-block">《烛影摇红》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最后一首二胡曲,作于1932年。此曲是一首舞曲,借广东小曲中的标题采用三拍子的华尔兹节奏,将继承和借鉴相结合,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显示出独特的风格。乐曲情绪欢快,旋律流畅,使人陶醉;但此曲又并非尽情欢乐,恰似一个受压迫的歌女,强颜欢笑,婆娑而舞,在华丽、激情的曲调中蕴含着悲哀和惆怅,其含义深刻,令人回味。</p><p class="ql-block">演奏:宋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附:</span><b style="font-size: 20px;">三宝佛</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传谱)</span></p><p class="ql-block">《三宝佛》是一首比较久远的二胡音乐,由刘天华传谱。它明亮的旋律显示“佛寺有无尽的朝圣者和佛祖的光辉在蓝天上闪耀。”</p><p class="ql-block">演奏:于红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琵琶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歌舞引</b></p><p class="ql-block">《歌舞引》是刘天华于1925年系观意大利歌剧表演引起的灵感而创作的第一首琵琶曲。乐曲充满了歌舞情调,表现了轻歌曼舞的场面。采用中国传统民间乐曲中常见的多段体结构,但在曲式、节奏、气氛、弹奏技巧方面又新颖别致。其速度快慢幅度变化大,节奏强弱对比强烈。</p><p class="ql-block">演奏:杨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改进操</b></p><p class="ql-block">《改进操》是1927年12月刘天华为纪念“国乐改进社”成立而作的一首琵琶曲。表达了作者对立社的喜悦和对振兴国乐的信心与期望。曲中前一部份模拟古琴技法,并在第二段采用了复音试验。</p><p class="ql-block">“操”本是古琴曲的一种体裁,一般指大、中型独奏作品,大多以闭塞之声抒忧愁之心,而此曲却以明快流利之音抒兴奋喜悦之情,表达的是作者对立社的喜悦和对振兴国乐的信心与期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虚籁</b></p><p class="ql-block">1928年,中国音乐教育渐渐有了起色,上海国立音专成立,且北京音乐界申请教育部在北京也成立音乐学院。刘天华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创作此曲,曲调静中带动,表达了对发展中国音乐教育矢志不渝的信念,同时又表露了对这次申请能否成功的疑问。《虚籁》作于1929年,乐曲表达了作者对振兴国乐的期望和对当时音乐局势的疑问。</p><p class="ql-block">演奏:崔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附:</span><b style="font-size: 20px;">飞花点翠</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改编)</span></p><p class="ql-block">《飞花点翠》是一首传统六十八板琵琶曲,是崇明派的代表曲目。乐谱最早出现见于江阴旧抄本,题曰“十二文板”。1916年海门崇明派沈肇洲所编的《瀛州古调》谱,将此曲收入其中,用工尺谱记写,成为崇明派代表性的传统文曲之一。19世纪20年代早期,我国音乐大师刘天华先生将其重新整理改编,1928年在上海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该曲的唱片,该曲在南方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演奏:杨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丝竹合奏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变体新水令</b></p><p class="ql-block">《变体新水令》是江阴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于1925年根据民间器乐曲牌[新水令]整理、改编而成的丝竹乐合奏曲,也是刘天华先生整理改编的唯一一首丝竹乐合奏作品。刘氏家人在整理出版《刘天华先生纪念册》时曾说:“先生生平作品多独奏,此曲实为例外。”可见刘氏对此整理、编配此曲所依据的原始曲牌[新水令],可谓“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变体新水令》全曲采用旋律“加花”、节拍扩展和压缩手法,进行了五次变奏,并加入一个尾声结束全曲。其中第三段([变三]),仿照江南丝竹《四合》类套曲中富于特色的各种丝竹乐器轮流、接续独奏的演奏方式,形成与传统丝竹乐曲“各赛”(亦称“各吐”、“各卖”)变奏段落相似的扩充结构,颇具传统江南丝竹音乐风范。由此也显露出刘氏家乡环太湖地区传统十番锣鼓、丝竹乐演奏风格和曲体结构范式,对编配者的深刻影响以及编配者对江南丝竹音乐形态结构的深入理解。</p><p class="ql-block">演奏:中央民族乐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歌曲《刘天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演唱:钱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电影《刘天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执导:郑洞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