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乐理笔记〕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欧美音乐理论中,只有 在小调中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而在大调中只有自然大调,没有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这要从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的起源说起。在自然小调音阶“6-7-1-2-3-4-5-6”中,导音5与主音6构成大二度音程,因此导音5倾向于主音6的倾向性较弱。大家知道,音级之间的倾向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音级的稳定性和两个音级之间的音程距离:不稳定音级倾向于稳定音级;音程距离越小,倾向性越强。在此,音程“5-6”是大二度音程,导音5对主音6的倾向性自然没有音级#5的倾向性强。为了增强导音5对主音6的倾向性,将5升高半音得到#5,构成“#5-6”的小二度音程,于是得到音阶“6-7-1-2-3-4-#5-6”,这就是“和声小调”音阶。</p><p class="ql-block"> 在和声小调音阶中,“4-#5”构成增二度音程,此乃变化音程,不易视唱,遂将4升高半音,得到“#4-#5”的大二度音程,但由此一来,“3-#4-#5-6”听起来有很强的大调感,于是将#4、#5在下行时还原,以保持小调感,由此产生了“旋律小调”音阶“6-7-1-2-3-#4-#5-6-*5-*4-3-2-1-7-6(用符号“*”表示还原)”。</p><p class="ql-block"> 欧美乐理中还有一种“现代小调”:“6-7-1-2-3-#4-#5-6-#5-#4-3-2-1-7-6”,前半部分“6-7-1-2”具有小调感,后半部分“3-#4-#5-6”具有大调感。</p><p class="ql-block"> 基于上述原理,在大调中,自然大调音阶“1-2-3-4-5-6-7-1”,导音7与主音1之间构成“7-1”小二度音程,导音7对主音1具备很强的倾向性,无需升高或降低任何一个音级,所以,在大调中只有“自然大调”一种调式,没有“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据熟谙西洋音乐理论并且了解中国音乐理论的专家说,“和声大调”和</p><p class="ql-block">“旋律大调”纯属画蛇添足,世界最具权威的《音乐百科全书》中没有这样的内容。显然,“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的产生,可能与追求某种“对称性”,效仿小调中“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迁移而来。</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西洋音乐理论,是由苏俄引进的,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由于历史原因,苏俄在艺术领域与欧美其它地区之间存在严重隔阂,由此造成了音乐理论上差异。由于国内的音乐理论著作互相抄袭,以讹传讹,导致谬误根深蒂固。</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