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爱民

<p class="ql-block">抗日军政大学校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到达陕北之后,要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任,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干部。1936年5月9日,党中央在延川县大相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报告,他指出:“</span><b style="font-size:18px;">必须大数量地培养干部,党要有成百上千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方面的前线上去</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b style="font-size:18px;">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会犯罪</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6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瓦窑堡召开,专门讨论创办红军大学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就未来红军大学的学习时间、教育内容和方法、学校干部等内容作了详尽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以下简称红大)在陕北瓦窑堡米粮山上一座旧庙前举行开学典礼宣告成立,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并讲话,毛泽东指出:“<b>我们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是为了准备迎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为了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培养干部,提高干部,因此我们的干部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训练,以便将来出校以后,能够独当一面地去工作</b>。”</p><p class="ql-block">7月3日,因国民党军突袭瓦窑堡,红大随党中央迁至保安县。</p><p class="ql-block">1937年1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1月20日抗大随党中央迁往延安,开启了抗大在抗日战争中最艰辛、最伟大的历史征程。</p> <p class="ql-block">1937年拍摄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校门</p> <p class="ql-block">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讲抗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毛泽东与抗大</b></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不仅是抗大的缔造者、领导者,而且是抗大的组织者、建设者。抗大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在毛泽东的关怀、指导下成长,毛泽东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指导抗大工作,亲自担任抗大教员给抗大学员讲课,亲自参加抗大举办的各种活动,发表演讲、作报告、书写题词,为抗大办学做了大量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抗大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b>1、为抗大学员讲课、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27日毛泽东在保安红大第一科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教训,阐述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一系列问题。</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毛泽东在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以唯物辩证法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进行彻底批判。他每周二、四上午授课,下午参加学员讨论,共讲了110多个小时,历时三个多月,《实践论》、《矛盾论》就是其中主要部分。此后,抗大各期和各分校都以毛泽东的“讲授提纲”和“两论”作为哲学课的基本教材。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著名论著《论持久战》是他为抗大第四期学员讲课的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到红大作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报告,他说:蒋介石出于无奈,已经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国人民要进一步努力,逼迫蒋介石执行达成的和平协议。他还以赶毛驴上山来比喻逼蒋抗日,他说:“<b>陕北毛驴很多,赶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是不愿抗战的,我们就用赶毛驴上山的办法拉他、推他,再不走就打他。这就是我们党‘逼蒋抗日’的方针</b>。”</p> <p class="ql-block"><b>2、为抗大制定教育方针和校训</b></p><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军事学校教育方针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抗大成立后,毛泽东对制定抗大的教育方针非常重视,在讲课、讲话中多次提到、多次修改,最后确定终稿。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一文中明确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的军人所不可缺的。抗大的职员、教员、学生,都是根据这三者去进行教育,从事学习的</b>。”</p><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1日,党中央在延安南门外体育场隆重举行纪念抗大成立三周年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抗大教育方针讲话,会后毛泽东亲笔书写抗大教育方针三句话和校训八个字,抗大教育方针三句话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校训八个字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校训成为我党我军创办军事院校永恒的指导方针。</p> <p class="ql-block"><b>3、参加抗大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发表讲话</b></p><p class="ql-block">抗大在延安办学期间,毛泽东经常参加抗大举办的各种活动并发表讲话。</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对抗大自己挖窑洞、建校舍、边学习、边生产的工作作风非常赞赏。他在一次讲话中风趣地说:“<b>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b>!”。</p><p class="ql-block">1937年1月21日,毛泽东出席抗大第二期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他说:“<b>抗大像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磨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打倒日本,去创造新社会</b>。”</p><p class="ql-block">抗大成立后,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来到延安,要求进抗大学习。毛泽东在接见这些知识青年时说:“<b>你们到延安找共产党,方向是对的,很不容易,这是很大的考验。进抗大没有考试,大家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延安,这是最好的考试</b>。”,他还指着天空说:“<b>这就是我们的教室,没有桌椅。同志们要准备吃苦,只有吃苦,才能革命。我们的学校是研究革命道理的学校,是研究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大学。我们大学的人很多,有几千人;我们的理想很大,要解放全中国。这样的大学,过去是没有的,世界上也是没有的</b>。”</p><p class="ql-block">1938年是毛泽东对抗大学员讲话最多的一年,至少有17次。</p><p class="ql-block">3月15日,毛泽东出席中央礼堂举行的抗大第三期三大队毕业典礼。他对学员毕业后的工作方法问题发表了讲话,他说:“<b>一、尊重对象;二、了解对象;三、继续干下去,不要畏难</b>。”,他还说:“<b>社会是个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书’</b>。”</p><p class="ql-block">4月2日,毛泽东对即将从延安迁到瓦窑堡的抗大第四期第一大队做临行讲话,他说抗日军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b>一要开展,知大局,顾大体;二要积极,有政治热情和积极性,能战胜困难;三要有朝气,蓬勃向上</b>。”</p><p class="ql-block">7月9日,毛泽东在抗大纪念“七一”、“七七”及突击运动总结大会上讲话,他说:“<b>突击队员是有名英雄,还有许多无名英雄,有名英雄是从无名英雄中产生出来的,二者不能分离。军队与人民、官长与士兵、领袖与士兵的关系,也是如此</b>。”</p><p class="ql-block">7月底,毛泽东在听取罗瑞卿汇报学员中存在自由主义表现时说:“<b>抗大是党领导的军事性质的学校,不是什么统一战线的组织。但抗大有思想自由、政治民主。抗大的整个领导权全都在共产党手里,学生绝大多数是共产主义者,或倾向共产主义的,所以抗大比昔日黄埔更革命,更进步,能够为民族和社会的解放,作出更伟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12月15日,毛泽东对即将毕业分配工作的抗大第八大队学员讲话时说:“<b>打日本必须有一个持久战,革命者要有持久性,准备应付各种曲折。世界上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走曲线的‘之’字路,而不是走直线的‘一’字路</b>。”</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发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指出:“<b>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奋斗</b>。”,他还指出:“<b>投降派顽固派起劲反对抗大,证明了抗大的革命性进步性,增加了抗大的光荣</b>。”,“<b>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抗大成立三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p> <p class="ql-block">1938年8月1日毛泽东在抗大第四期学员毕业大会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与林彪一起听抗大学员讲课</p> <p class="ql-block"><b>4、为抗大题词,指导抗大办学</b></p><p class="ql-block">从1937年3月至1943年6月六年期间,毛泽东为抗大题词有20多次,他的题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对抗大办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1937年3月2日,毛泽东与朱德出席抗大第二期开学典礼,在发表讲话之后为第二队学员题词:<b>要学习朱总司令气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b>。</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抗大有些教员想上前线,不愿当教员,1937年8月毛泽东为抗大教职员题词:<b>忠诚党的教育事业。</b>并对教员解释说:“<b>同志们想一想,你们在抗大当教员,每个队七八十人,如果他们将来都当连长,就会有七八十个连;如果都当营长,就有七八十个营;如果当团长、师长呢。教育工作就是革命工作,要树立死也要死在延安,埋在清凉山的决心。</b>”</p> <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毛泽东为抗大二期学员毕业颁发的证书题词:<b>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b></p> <p class="ql-block">陈超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抗大第三期学员挖窑洞,建校舍取得很大成绩,毛泽东闻讯题词:<b>我们伟大的事业。</b>他说:“<b>不要小看挖窑洞,这是挖开知识分子同工农隔开的一堵墙啊!</b>”。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为抗大题词:<b>听说你们建筑校舍的劳动热忱很高开始表现了成绩,这是很好的。这将给你们一个证明: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b></p> <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11日,抗大第三期第九队成立了“救亡室”,同学们在这里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余时间办墙报,组织读书活动,召开演唱会,辩论会,探索抗日救亡的真理。12月15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第九队“救亡室”亲笔题词。</p><p class="ql-block"><b>九队的同志们:</b></p><p class="ql-block"><b>庆祝你们成立了救亡室,这救亡二字就是你们及全国人民在现阶段上唯一的总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道路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希望你们学习这个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方法,惟有统一战线才能达到救亡之目的。</b></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为抗大题词:<b>抗大是八路军的干部学校,它的精神,它的作风,都是八路军的。学习八路军的精神与作风,是抗大同志们应该注意的</b>。</p> <p class="ql-block">11938年初,抗大同学会成立,抗大教育长罗瑞卿应同学们的要求,请毛泽东为同学会题词。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毛泽东挥墨题词:<b>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b>。</p> <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10日抗大第四期正式开学,第四期以吸收培养知识青年为主。学员中有平津地区及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大中学学生;有知名的文艺界人士郑律成、贺绿汀、欧阳山尊、莫耶等;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青年;有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子弟,如黄兴之子黄鼐、冯玉祥之侄孙冯文华、傅作义之弟傅作良等。5月21日毛泽东为第四期开学题词:<b>学好本领 好上前线去</b>。</p> <p class="ql-block">1938年8月1日毛泽东出席抗大第四期一、二、六大队毕业典礼,为毕业学员题词:<b>继续努力,以求贯彻。</b></p> <p class="ql-block">1938年8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校史展览馆题词:<b>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b>。</p> <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散文家、教育家吴伯萧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抗大学习。1938年9月结业时,毛泽东为他题词:<b>努力奋斗,</b>予以勉励。</p> <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17日,抗大政治教育科科长杨兰史因积劳成疾逝世,抗大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会由朱德主持,毛泽东出席并亲笔写下:“<b>哀悼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勇士,杨兰史同志永远不死</b>”的挽联,中共中央在悼词中赞扬杨兰史是“忠于革命学校工作的典型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1日,毛泽东出席抗大第三、四大队的毕业典礼,并发表了《愚公移山》的演讲,还为四期毕业学员题词:<b>努力奋斗,再接再厉,光明就在前面</b>。</p> <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毛泽东为抗大《生产导报》题词:<b>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b>。</p> <p class="ql-block">1939年4月,毛泽东在抗大总校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发表《自己为自己的劳动是不可限量》的讲演。指出:“我们抗大的学生大多数是知识分子,而且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能够同全国的工农结合的,我们不但能组织工农,训练工农,而且也能做工农。用什么标准来区分革命的、不革命的与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呢?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是不是同工农相结合。为着自己而生产,这种生产能力是不可限量的。”。4月19日,毛泽东为抗大学员题词:<b>知识分子之成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结合工农民众,他们的分界仅仅在这一点</b>。</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统治集团逐步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再加上陕甘宁边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号召开展生产自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抗大全体教职员工坚决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立即投入到生产中去。在不放松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的前提下,共开荒近2万亩,播种1万亩,种菜270亩,植树1000多颗。抗大开展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果,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1939年12月毛泽东再次为抗大題词:<b>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b></p> <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在纪念抗大成立三周年之际,毛泽东为抗大题写教育方针三句话:<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b>。成为抗大和之后我军办学的永恒指针。</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给抗大学员陈彪雄题词:<b>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b>。</p><p class="ql-block">1939年2、3月间,陈彪雄在抗大学习期间,以陈超雄的名字先后给毛主席写了二封信,详细汇报了父母、兄嫂和弟弟以及自己等全家人参加革命的情况,表示特别希望得到毛主席的亲笔题诗题词(他的汇报只是由头,请毛主席给他题字才是目的)。</p><p class="ql-block">不久,他就收到毛主席寄来的信件,除了题诗题词还有亲笔信,一共五件。</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信中写道:“<b>陈彪雄同志:敬题数字,聊慰孝思。 毛泽东</b>”。</p><p class="ql-block">陈彪雄收到信件后激动万分,热泪盈眶,他看了好几遍,确定不是毛主席把他的名字写错了,是毛主席为他改了一个好名字,将陈超雄改为陈彪雄,一字之改,寓意深远。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使用“陈彪雄”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赠陈彪雄同志嘱书:</p><p class="ql-block">诗词《长征》</p><p class="ql-block"><b>红军不怕逺征難,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嶺逶迤腾细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雲岩暖,大渡橋横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開颜</b>。</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赠陈彪雄同志诗词:</p><p class="ql-block">杜牧诗《乌江亭》</p><p class="ql-block"><b>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b></p><p class="ql-block"><b>江东子弟多材俊,卷土重来未可知</b>。</p> <p class="ql-block">1943年6月毛泽东为抗大七周年纪念题词:<b>站在最前线</b>。</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这些题词,成为激励抗大干部、师生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的指针和动力。</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抗大讲课、作报告、发表讲话,并为抗大题词、回函,作指示、批示等,次数之多,数量之大,足以编成一本厚书。由此可见,毛泽东在百忙之中始终把培养干部列为工作重点,抗大培养出来的干部源源不断地奔赴前线,成为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抗大领导成员任职变更情况</b></p> <p class="ql-block">  红大成立后首任领导班子主要成员:毛泽东任抗大教员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刘亚楼任训练部长,杨至成任校务部长,傅钟任政治部主任,莫文骅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林彪任115师师长,刘伯承任129师师长,奔赴抗日前线,抗大工作由罗瑞卿主持。</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三期(1937年8月),罗瑞卿任教育长,刘亚楼任训练部长,杨立三校务部长,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28日,罗瑞卿被任命为抗大副校长,刘亚楼任教育长,许光达任训练部长,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四期(1938年4月),罗瑞卿任副校长,许光达任教育长,陈伯钧任训练部长,周文龙任校务部长,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六期(1940年4月),罗瑞卿调任第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滕代远继任抗大副校长兼副政委,何长工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八期(1942年5月),1942年8月21日滕代远调任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何长工继任副校长,张际春任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1月调任北方局委员、宣传部长,1943年9月调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袁子钦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42年冬李井泉调抗大任政委(1945年7月调任晋绥野战军政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3年3月,徐向前调抗大任代理校长(1945年调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3年3月,彭绍辉调抗大任副校长兼抗大第七分校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1943年5月,徐文烈调抗大任政治部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抗大总校办学情况</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抗大成立后,总校办学八期,累计招收学员约29072人,具体情况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b>第一期:</b></p><p class="ql-block"> 1936年6月1日,红大在陕北瓦窑堡米粮山上一座旧庙前举行开学典礼,7月3日红大迁至保安县,一期招收学员1063人,学员主要来自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编为三个科九个队,一科为高级科有一个队,学员为团以上干部共38人,科长陈光,政委罗荣桓;二科为上级科有二个队,学员为营、连干部共225人,科长周士第;三科为普通科有六个队,学员为班、排干部和老战士共800人,科长周昆,政委袁国平。1937年1月红大随党中央迁往延安。</p> <p class="ql-block">第一期第一科学员(40人)名单</p> <p class="ql-block"><b>第一期部分学员名单</b></p><p class="ql-block"><b>(1936.6-1936.12)</b></p><p class="ql-block">林彪、罗瑞卿、罗荣桓、谭政、彭雪枫、黄永胜、周士第、罗保连、周建屏、陈光、杨成武、刘亚楼、张爱萍、王平、苏振华、陈士築、赵尔陆、杨立三、谭冠三、莫文骅、郭述申、耿飚、张纯清、贺晋年、符竹廷、刘惠农、宋裕和、彭加伦、边章伍、张树才、张经武、吴富善、萧文玖、童小鹏、贾力夫、邓富连(邓飞)、张达志、杜理卿(许建国)、武亭(朝鲜)、洪水(越南)、王胜明、刘明山、张平凯、杨森、黄骅、丁秋生、于瑞英(女)、王诚汉、孔石泉、李夫克、向守志、李文昌、刘昌毅、徐斌洲、刘清明、丁山、阎捷三、欧阳平、皮定钧、张平化、郭化若、罗贵波、苏进、涂通今、刘汐清、姚铁林、杨喜才、朱金茂、黄欧东、廖鼎琳、姜殿富、钟汉华、徐绍恩、张贤庭、易良品、陈耀之、方正平、陈志方、潘自力、康庄、田守堯、胡继成、唐亮、朱辉照、郑友生、苏焕清、崔日发、王德云、尤奋涛、曾思玉、王伟、孙胜云、袁功廷、刘华清、曹光琳、张同舟、郭涛(女)、张方金、杨伯让、幸世修、李维祯、李志明、曾三、银欣、徐斌、北沙、韩振纪、晋士林、国中民、杨冷、杨闻天、刘鹏、童勇、廖昌全、宋之光、黄志勇、郝汀、季凯(季诚龙)、邓远征(女)、童云(女)、田守光、罗盛明、韦杰、何柱成、陈明义、王贵德、陈诛之、雷义廷、林仲、刘世湘、刘兴隆、龙光、卢伟良、冯行盛、庄田、吴克华、袁共廷、周静夷、盛士坤、周昆、袁国平、赖富、程坦、穰明德、赖光勋、张仁初、喻楚杰、</p> <p class="ql-block"><b>第二期:</b></p><p class="ql-block"> 1937年1月20日,第二期在陕西延安开学,本期招收学员2762人,学员主要来自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陕北红军和外来知识青年。二期下设大学部和附属步兵学校。</p><p class="ql-block">大学部招收学员1362人,编为十四个队和一个女生队,第一至第八队为红军连以上干部,学员753人;第九至第十四队为外来知识青年,学员550人;女生队学员59人。</p><p class="ql-block">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所属随营学校合并改编为步兵学校,划为抗大附属学校,学员为红军班、排干部共1400余人。</p> <p class="ql-block"><b>第二期部分学员名单</b></p><p class="ql-block"><b>(1937.1-1937.8)</b></p><p class="ql-block">陈赓、罗炳辉、张际春、胡耀邦、何长工、周子昆、赖传珠、杨得志、姬鹏飞、曾希圣、邵式平、陈奇涵、陈克寒、王铮、刘希平、刘型、姚继鸣、刘转连、王集成、王宗槐、乐少华、李干辉、王尚荣、谭友林、戴季英、黄春圃(江华)、谢翰文、姚喆、张罕涛、</p><p class="ql-block">伍云甫、谢嵩、倪志亮、方正平、王赤军、余秋里、汤平、张震、张国华、马文波、谢振华、梁兴初、萧望东、胡立教、贺庆积、李宗贵(李炽然)、赖毅、王维舟、周纯全、黄志勇、李中权、陈宗尧、谭政文、王波、谭家述、曹里怀、康克清(女)、林月琴(女)、李贞(女)、周之用、张健民、郭奇、蹇先任(女)、彭友今、李东潮、陈秉德、赵第之、赵之墨、罗岚、张秀、曾思玉、张天云、周代侍、晏盛明、韦杰、何柱成、林接标、周子健、王一平(女)、詹オ芳、曾广澜(女)、魏天禄、彭嘉庆、苏庄(四期)、王德、黄新廷、黄罗斌、杨秀山、刘英仙、刘华清、高丽莎、李国章、段苏权、邓友民、文建武、周发田、刘诗松、程克(女)、陶万荣(苏风,女)、周雪林(女)(期)、王近山、徐国富、徐显贵、朱柯、胡文芳、周宗、赵一非、陈金钰、张明秀、袁克服、幸世修、马文瑞、周仁杰(周球保)、杨涛、洪学智、周荣鑫、孙力余、程启文、冯征、林山、穆侠、何启君(何德智)、宫克非、北沙(徐光焰)、贾晓东、邓仕俊、肖志贤、吴迪(吴世禄)、李兆炳、颜东山、吴大明、盛士坤、梁钧、贺子珍、何廷一、吴克华、卓雄、王世泰、肖星怀、曹光华、彭林、雷震、吴岱峰、齐渭川、高启甫、张涛、刘仁保、高波、谢富治、朱德崇、刘世谋、李兰、刘孝安、、欧阳文、李志高、苏振华、方国南、钟赤兵、龚竹村、王德连、白平、卢俊峰、周静夷、周伯明、徐孝尊、杨树根、袁鉴文、凌旺、丁荣、季凯(季诚龙)、刘春、王建安、孙耕夫、侯正果、张秀山、罗舜初、张永励、方正、文年生、江青(女)、符浩、张永祉、何辉燕、谭希林、贾若瑜、黄春霆、聂鹤亭、边章伍、金维映(女)、董必武、齐诺、杨枫(女)、张明秀(女)、吴冷西、黄华、王桂兰(女)、叶林(女)、苏琴(女)、唐照国(女)、梁全玉(女)、彭少华(女)、王长德(女)、王克(女)、约克(女)、秦川(苟克宽)、孟庆山、陈海涵、赖大超、赖华、李学先、廖似光(女)、刘昌毅、麦任、徐绪奎、张福全、严昌荣、桂蓬洲、熊应堂、廖昌金、朱茂绪、彭福明、杨元三、袁大鹏、刘炎、赵铭锦(女)、赵元介、焦守成、常中方、黄振荣、王晓(任燕堂)、萧思明、陈正湘、曾国华、曾保堂、江波、江子明、程坦、葛曼、周学义、李隆贵、方升普、刘舰挺、张波、张海波、吴济云、张绍安、李庆柳、穰明德、金力声、刘茜(女)、刘素菲(女)、李成、刘冰、李赤然、毕天西、毕天佑、沈先夫、况学笋、郭征(郭辉勉)、何以祥、顿星云、常德善、欧阳家祥、李铨、饶兴、李信、谭善和、刘华香、彭德大、王先臣、余立金、张正坤、颜吉连、张震东、孙铭(女)、朱辉照、辛世修、张雄、冯佩璋(冯兰贞,女)、吴茂林、严振刚、严尚林、叶道友、</p> <p class="ql-block"><b>第三期:</b></p><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1日,第三期在陕西延安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272人,编为三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第一、第二大队学员为八路军干部,有616人,第三大队学员为外来知识青年,有366人。</p><p class="ql-block">此外,三期还成立了三个培训新、老干部的训练队:一个培训老干部的军事训练队,学员112人;一个培训新干部的军事训练队,学员111人;一个培训老干部的游击训练队,学员67人。</p> <p class="ql-block"><b>第四期:</b></p><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16日,第四期在陕西延安开学,本期招收学员5562人,编为八个大队四十三个学员队,其中:有七个队为八路军、新四军和白区地下党派来的干部,学员907人;有三十六个队为外来知识青年,其中男生队有三十一个,学员4001人,女生队有五个,学员654人。全部学员中外来知识青年占83.7%。</p><p class="ql-block">由于学员人数激增,延安城容纳不下,抗大采取分散办学,第一大队驻瓦窑堡,大队长苏振华,政委胡耀邦;第二、三、四、八大队驻延安,其中第八大队为女生队;第五大队驻甘肃庆阳,大队长何长工;第六大队驻洛川,大队长韦国清;第七大队驻蟠龙,大队长徐德操。</p><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以抗大第五、第六大队为主,抗大第三、第四大队及陕北公学旬邑分校一部为辅,合编组建抗大第一分校挺进山西武乡县蟠龙镇办学;以抗大第七大队和第一大队一支队为主,抗大第二、第三、第四大队及陕北公学旬邑分校一部为辅,合编组建抗大第二分校挺进河北灵寿县陈庄办学。</p> <p class="ql-block"><b>第五期:</b></p><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第五期在陕西延安开学,本期招收学员4962人,编为五个直属大队,学员主要来自外来知识青年,其他为八路军、新四军选送的干部。</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到晋东南的决定》,抗大第一大队的工农干部队、第二大队的职工队、第五大队的敌军工作训练队和参谋训练队合编组建抗大第三分校,留在延安办学。抗大总校校部及五个直属大队的其他人员在罗瑞卿副校长率领下挺进晋东南,10月总校三个梯队全部抵达河北灵寿县陈庄继续办学。1940年2月10日总校离开陈庄挺进晋东南,3月20日抵达山西武乡蟠龙镇,完成挺进晋东南任务。</p> <p class="ql-block"><b>第六期:</b></p><p class="ql-block"> 1940年3月20日在抗大总校抵达蟠龙镇后,何长工带领抗大一分校的部分教员和第二期招收的1330名学员也抵达蟠龙镇并入总校。</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15日,第六期在山西武乡蟠龙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4900多人,编为四个直属团,一个特科大队和二个直属女生队。</p><p class="ql-block">直属团第一团团长苏振华、政委王赤军、政治处主任张力雄;第二团团长郭林祥、政委杨光池、政治处主任傅崇碧;第三团团长刘忠、政委黄志勇、副团长聂凤智、政治处主任张昌大;第四团团长洪学智、政委穰明德、政治处主任铁坚;特科大队大队长刘鼎、副大队长邓国卿。特科大队下设参谋连、机枪连、通讯连、工兵连和参谋、机枪、通讯、工兵四个研究室。本期学员主要来自八路军、新四军、地方民主政权和山西抗敌决死队、民族抗日先锋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等抗日群众团体的基层干部。</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4日,因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大扫荡,抗大总校离开山西武乡蟠龙镇,迁至河北邢台浆水镇。</p> <p class="ql-block"><b>第七期:</b></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28日,第七期在河北邢台浆水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928人,编为上干科和基本科,上干科科长胡汉标、政委李呈瑞、副科长赵玉珍、政治处主任雷钦;基本科科长杨秀全、副科长吴恒夫、政治处主任张力雄。</p><p class="ql-block">学员队编为上干队、军事队、政治队、参谋队、敌工队、工兵队和青年队。学员来自八路军、新四军的团、营、连、排干部和少数班长、老战士。此外,总校还开办了一些军事训练队、干部轮训班、地方武装干部营和各种短期轮训班来培训干部,使第七期培训干部总人数达2551人。</p> <p class="ql-block"><b>第八期:</b></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1日,抗大总校在河北邢台浆水镇举行第八期开学和附设陆军中学成立典礼,本期招收学员2156人,学员主要来自八路军总部直属队、129师、晋冀豫军区等机关、部队的干部和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及少数新吸收的抗日根据地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总校大学部下设上干科和基本科,上干科科长汪乃贵、政委李呈瑞、政治处主任陈鹤桥、副科长赵玉珍,上干科学员编为五个队,总人数459人,其中:团、营干部队三个,学员261人;营、连知识分子干部队一个,学员121人;轮训地方武装干部的短期轮训队一个,学员77人。基本科科长胡汉标、政治处主任雷钦、副科长吴恒夫,基本科学员编为三个营、每营三个队,学员为部队连、排干部和少数班长、老战土,总人数1067人。八期上干科和基本科的学制均为二年。</p><p class="ql-block">总校附设陆军中学校长由滕代远兼任(后由任白戈继任),史紫千任副校长。陆军中学招收学员630人,按文化程度编为六个队,学制定为三年。</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离开浆水返回陕北,3月抵达陕西绥德,随后驻延安的军事学院(1941年12月由抗大第三分校改编)、驻晋察冀边区的第二分校、驻晋西北的第七分校奉命迁至绥德,并入抗大总校。全校学员约6000余人,编为五个大队,第一大队驻绥德城外二十里铺,第二大队驻清涧县城,第三大队驻瓦窑堡,第四大队驻子洲县双湖峪,第五大队和校部驻绥德县城。第八期是抗大总校办学最后一期,也是办学时间最长、招收学员最多的一期。</p> <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绥德抗大总校编制</p> <p class="ql-block">注:因各期招收的学员差异较大,学员入学有早有晚,学员队成立有先有后,致使部分学员队的开学时间与上面标注的时间不一致。</p> <p class="ql-block">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河北邢台浆水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河北邢台浆水镇《抗大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河北邢台浆水镇《抗大陈列馆》广场雕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抗大各分校办学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一)抗大第一分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大一分校于1938年12月25日在陕西延长县成立,它是以抗大总校第五、第六大队为主,以抗大总校第三、第四大队一部、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大部和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一部为辅合编组建,何长工任校长,周纯全任副校长,黄欧东任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9年1月3日,一分校从陕西延长县出发开赴晋东南,1月21日抵达山西屯留县故县镇,开启敌后办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期于1939年2月23日在故县镇举行开学典礼,朱德、左权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本期招收学员3237人,其中在晋东南招收的八路军连、排干部有420人,招收地方知识青年有2817人,学员队编为七个营二十九个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年5月,学员队建制改为支队,杜义德任第一支队支队长,阎捷三任第二支队支队长,贾若瑜任第三支队支队长。每个支队下辖三个营,第一至第六营培训军政干部;第七营为特科营,主要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特种兵技术干部;学校直属队编为第八营;在晋东南招收的240多名工人学员编为第九营。开学后,八路军总部根据日军在战场上使用毒剂,指示学校增设防化训练队。</span></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日军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一分校迁至山西壶关神郊一带。</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39年11月3日在山西壶关县神郊村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330人,编为四个大队,学员主要来自129师的连、排干部和少数营职干部,学员中知识青年比例减少。学员队建制由支队改为大队,撤销营建制。</p><p class="ql-block">I939年11月,八路军总部下令抗大一分校东迁山东抗日根据地,任命周纯全为校长,李培南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为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11月15日,校领导率领一分校校部和大部分教职员1370余人从驻地出发挺进山东。</p><p class="ql-block">1940年1月5日抵达山东沂南县孙祖乡张庄一带。</p><p class="ql-block">原一分校校长何长工带领一部分教职员和第二期招收的全部学员组成留守大队。1940年2月26日,抗大总校抵达山西武乡县蟠龙镇,何长工带领留守大队前往蟠龙镇并入总校,原一分校第二期招收的学员编入总校第六期学习。同年4月,何长工改任抗大总校教育长。</p><p class="ql-block">一分校抵达山东后,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并入一分校,编为第五大队。</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一分校将鲁南、鲁西和胶东的军政干部学校整编为三个支校:</p><p class="ql-block">第一支校:山东军区将鲁南115师教导大队划归抗大一分校兼管,改称一分校第一支校。1942年2月,第一支校改编为一分校第一大队。</p><p class="ql-block">第二支校:由鲁西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改称一分校第二支校,校长由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兼任、副校长余克勤(主持学校日常工作)、政委由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郑思群兼任、教育长潘焱。1944年6月,第二支校部分干部前往河南林县冀鲁豫平原分局党校学习,其他干部分配工作离校,第二支校撤销。</p><p class="ql-block">第三支校:由一分校第一大队大队长贾若瑜、政委廖海光率领第一大队五个队教职员100余人赴胶东与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合并,编为一分校第三支校(又称抗大胶东支校),刘汉任校长,廖海光任政委,贾若瑜任副校长。1943年7月,第三支校改编为山东军区教导第二团。</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初,抗大总校抽调45名干部组建山东派遣大队,在大队长聂凤智、政委张英勃率领下赴山东加强抗大一分校建设。1941年2月抵达鲁中军区,并入抗大一分校,聂凤智调一分校第三支校(胶东支校)任校长。</p><p class="ql-block">一分校在山东办学期间举办六期培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期于1940年3月在沂南县东高庄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2670人,编为四个大队,第一大队被派遣到胶东,并入一分校第三支校;第二、第五大队负责培训军政干部;第三大队为特科大队,负责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专业技术干部和参谋训练队的训练工作;第四大队空缺。</span></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1年1月初以大队为单位先后开学,本期招收学员2524人,编为第二、第三、第五大队,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由一分校承担培训地方县、乡、区三级干部的任务,一分校将第二大队改为建国大队,专门培训地方干部,<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建国大队举办四期,每期四个月,每期学员500余人,1942年3月建国大队撤销</span>;第三大队为特科大队,负责培训工兵、炮兵、机枪,防化、测绘等专业干部,每期培训六个月;第五大队为普通科大队,负责培训连、排军政干部,每期培训四个月。</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1年8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299人。1942年2月,一分校第一支校改编为一分校第一大队,原第五大队改为第二大队。</p><p class="ql-block">第四期于1942年6月在莒南县郑家相邸村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300人。</p><p class="ql-block">第五期于1944年6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645人,编为六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员队,一队、二队为军事队,三队为政治队,四队为文化队,另外两个队为上干队和城市青年队。城市青年队是由山东分局城工部和一分校合办,城工部负责学员审查、选调和毕业分配,一分校负责学员教育培训工作。城市青年队学员是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交通线,由北平、上海、济南和青岛等城市选调的进步青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期</span>一分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曾国华任校长,孙继先任副校长,李梓斌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第六期于1945年4月2日在费县县城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200余人,编为三个大队和一个上干队,第一大队有四个队,学员为部队连、排干部;第二大队有四个队,其中有二个队学员为部队班、排干部和老战士,另有二个队学员为胶东知识青年队;第三大队为特科大队,下设迫击炮、重机枪和工兵三个队。</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一分校还在河南省濮阳县创建一所陆军中学(详情见十五)。</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1日,一分校教职学员在参教处处长邸怀珍、政治处代主任徐洪才率领下分批从龙口和栾家口出发,乘帆船和木船渡过渤海,于11月14日抵达安东(今丹东)。1946年2月,何长工率领抗大总校抵达通化后,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一分校编入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大一分校在敌后办学六年多,共举办八期培训,为八路军和地方政府培养干部2.4万余人。一分校是抗大各分校中创办时间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培养学员最多的一所分校。</span></p> <p class="ql-block"><b>  (二)抗大第二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二分校于1938年12月13日在延安成立,它是以抗大总校第七大队和第一大队一支队为主,以抗大总校第二、第三、第四大队一部、陕北公学旬邑分校一部和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一部为辅合编组建。陈伯钧任校长,邵式平任副校长,袁子钦任政治部主任,徐德操任训练部部长。</p><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22日,二分校2300余人分成先遣队和第一、第二梯队,分别从瓦窑堡、延安、蟠龙出发,开赴晋察冀根据地。1939年2月底,各梯队陆续抵达河北灵寿县陈庄一带,开启敌后办学。</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39年3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106人,编为三个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詹才芳,第二大队大队长胡嘉庆,第三大队大队长陈文彪。学员大多数来自延安招收的外来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39年5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2327人,编为四个大队。1939年4月下旬,冀中军区随营学校并入二分校,编为一大队第一支队;开学后新招收的学员编为一大队第二支队。这期学员主要来自晋察冀军区各部队的干部和部分地方干部。</p><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至10月,抗大总校各梯队陆续抵达陈庄,二分校将陈庄驻地腾让给总校,学校搬迁到灵寿县韩信台和唐县葛公、神南、洪城一带。总校抵达陈庄后,对二分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李志民由总校调二分校任政治部主任,袁子钦调总校任政治部组织部长。此外,总校将第一团女生队70名学员转入二分校,编为二分校直属女生队。</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0年3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3526人,编为一个直属队、一个特科大队和三个普通科大队。</p><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校长陈伯钧离职返回延安,7月冀中军区参谋长孙毅继任二分校校长。8月学员队编制调整,将特科大队第一、第二、第三队改编为高干科和上干科,其中高干科有两个队,学员为部队团、营级干部,上干科有两个队,学员为部队连级干部。同时将三个大队和直属队改编为团:第二大队和直属队改编为第一团,团长唐凯;第三大队和特科大队第四队改编为第二团,团长任昌辉,政委李平;第一大队改编为第三团,团长陈文彪、政委李中权,学员编为三个大队、一个直属学员队和一个工兵训练队。第三团成立后驻唐县口头镇、梨沿庄一带,归冀中军区和二分校双重领导,为冀中军区各部队培训军政干部,先后举办三期培训。</p><p class="ql-block">第四期于1941年3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4200多人,高干科和上干科合并为高上科,学员近300人,编为三个大队,学员为部队营、连级干部。第一团下设五个队,第二团下设四个队,学员为部队班、排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五期于1942年3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340余人,这期只设高上科,学员编为四个队,其中高级参训队为本期新成立,学员40人。二分校第一、第二团根据晋察冀军区决定改编为四个大队,分别编入晋察冀军区所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分区教导大队。本期第三团由三个大队扩编为五个大队,原有三个大队编入第七、第八、第九军分区教导大队。编入军分区的教导大队划归军分区领导,教学业务仍由二分校指导。同年9月第三团团部和新成立的二个团直属大队回归二分校,第三团撤销。</p><p class="ql-block">1942年9月,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熊伯涛调二分校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二分校在陈庄办学期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的指示精神,于1942年先后创建陆军中学和附属中学(详情见十六、十九)。</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二分校返回陕北并入总校建制。2月中旬,二分校教育长熊伯涛和附属中学校长江隆基率领二分校高上科及附设中学1500多名干部、学员从驻地出发返回陕北,4月上旬,二分校高上科抵达绥德,编入总校第一大队。5月初,附属中学抵达延安,随后迁至甘肃合水县,编为抗大第七分校第二大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二分校陆军中学总队改为陆中第一大队,大队长李钟奇;冀中军区教导团并入二分校,编为陆中第二大队,大队长高存信。</p><p class="ql-block">1944年初,总校决定二分校陆中第一大队划归总校建制,3月中旬陆中第一大队从驻地出发,4月抵达绥德,编为抗大总校第二大队。</p><p class="ql-block">1944年3月,孙毅校长调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陆中第二大队改称晋察冀军区干部总队,抗大二分校撤销。</p><p class="ql-block">抗大二分校在敌后办学五年,举办五期培训,为晋察冀根据地培养了2万余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三)抗大第三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三分校于1939年7月在延安成立,它是以抗大总校第一大队的工农干部队、第二大队的职工队、第五大队的敌军工作训练队、参谋训练队和总校部分教职员合编组建,许光达任校长(后由陈奇涵、郭化若继任),陈奇涵任副校长,张振风任教育长(后由庄正风继任),李逸民任政治部主任(后由张正光继任),张正光政治部副主任,训练部长李国华。三分校成立后留在延安办学。</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39年7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 1758 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中八路军干部240人,外来知识青年1518人。学员编为</span>两个大队、两个直属队和一个政工队。第一大队大队长胡登高;第二大队大队长何辉燕;直属一队为参谋训练队,是由抗大总校于1939年1月成立的参谋训练队并入,队长李国华;直属二队为东北干部训练队,队长高存信、张学思(张学良之弟)。</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0年5月17日开学,本期招收学员900人,其中八路军干部约600人,外来知识青年约300人。</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1年10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人,编为参谋大队、炮兵大队和俄文大队,主要培养特种兵干部和俄文翻译。其中俄文大队下设俄文一队、俄文二队和俄文三队,常乾坤任大队长,1941年3月在延安清凉山东麓黑龙沟成立的俄文队编为俄文一队、俄文二队,1941年3月在安塞筹建的航空工程学校停办后并入三分校,编为俄文三队(又称工程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炮兵</span>大队是由延安炮兵团教导营并入。</p><p class="ql-block">1941年11月2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军政学院第三、第四队与三分校合并组建军事学院,由朱德总司令兼任院长,李井泉任政委,叶剑英兼任副院长,郭化若任教育长,陈伯钧任副教育长,黄志勇任政治部主任。12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招收学员××人,学院下设高干队和特科队两部分,高干队专门培养部队团以上军事指挥员,学员从全军挑选;特科队有六个队:两个炮兵队、一个工兵队、一个参谋训练队、一个机械工程队和一个俄文队,专门培养特种兵专业技术人才。1943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徐向前为军事学院院长,李井泉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抗大总校返回陕北抵达绥德,军事学院并入抗大总校。</p><p class="ql-block">抗大三分校和军事学院在延安办学三年多,举办四期培训,为八路军延安留守部队培养干部2600人。</p> <p class="ql-block"><b>  (四)抗大第四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豫皖苏边区的河南永城县李寨镇麻冢集成立,它是以新四军第六支队随营学校为基础组建,彭雪枫任校长,吴芝圃、张震任副校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方中铎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0年3月18日在涡阳县新兴集的“精忠堂”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000多人,编为两个大队和两个直属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大队长吴刚,政治教导员刘结挺,下设一、二、三中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大队长谢骐,政治教导员赵坚明,下设四、五、六中队;两个直属队为:直属防化队和直属女生队。</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抗大总校抽调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干部、教职员,组建第一华中派遣大队,在大队长刘清明,政委李干辉率领下赴华中加强分校建设。1940年6月底抵达河南永城县麻冢集,并入抗大四分校,刘清明任教育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0年11月7日在麻冢集南的牌坊集开学,本期招收学员约900人,编为两个大队七个中队,其中:军政干部队三个,地方干部队一个,外来知识青年队三个。武刚任一大队大队长,刘结挺任一大队政治协理员;王光堂任二大队大队长,李泗美任二大队政治协理员。</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1年10月27日在洪泽湖畔祖姚庄开学,本期招收学员约700人,编为六个中队,学员有从部队抽调的干部,有从当地招收的知识青年,还有来自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青年学生。</p><p class="ql-block">第四期于1942年9月在洪泽湖西岸的鲍集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人,编为六个中队,其中军政干部队四个,知识青年队一个,普通科中队一个,有200多人。</p><p class="ql-block">第五期未查到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第六期于1944年9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000余人,编为三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第三大队为知识青年大队。</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24日,在四分校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上,将四分校正式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1945年5月,雪枫军政大学开学(第七期)。同年9月,雪枫军政大学与苏中公学、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p><p class="ql-block">抗大四分校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分校,在敌后办学五年半,共举办七期培训,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培养了近5000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五)抗大第五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在江苏盐城成立,它是以新四军的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苏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皖东干部学校和八路军第五纵队教导队为基础组建,陈毅任校长兼政委,赖传珠、冯定任副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余立金政治部主任,薛暮桥任训练部长。</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0年11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478人。其中从江北军政干校编入400余人,从苏北军政干校编入400余人,其余678人为新招收的学员。</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抗大总校以四团干部、教职员为基础,组建第二华中派遣大队,在大队长洪学智、政委吴胜坤率领下赴华中加强分校建设。1941年6月初抵达江苏盐城,并入抗大五分校,洪学智任副校长、吴胜坤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1年7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526人,编为十三个队,其中有两个女生队。学员一部分来自苏北、南京和上海等地投奔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学生、工人及海外侨胞等,另一部分是从新四军中抽调来的团、营、连、排级军政干部和老战士。</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五分校改称“抗大华中总分校”,负责领导新四军各师的抗大分校、随营学校及教导队的干部培训工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时抽调部分干部、教员到新四军三师创建新的抗大五分校。</span>三师师长黄克诚任校长(后由钟伟继任),吴盛坤任政治委员,张兴发任副校长,庄林任教育长(后由王信虎继任),于辉任政治处主任。三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分校成立后,举办二期培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期于1942年1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000余人,编为十一个队,第一至第四队为军事队,第五至第十队为政治队,第十一队为外籍人员队(主要是朝鲜人)。1942年底,日军对根据地发动拉网式“扫荡”,三师五分校</span>停办,学员全部结业。学校停办约一年半。</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4年6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200多人,编为九个队,有三个队学员来自部队干部,有400余人,其余六个队学员为报考录取的知识青年,有800余人。二期于1945年8月抗战胜利结业。同年9月,三师五分校校部改编为盐阜独立旅。</p><p class="ql-block">抗大五分校在敌后办学四年多,举办四期培训,为新四军培养军政干部5200多名。</p> <p class="ql-block"><b>  (六)抗大华中总分校</b></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抗大五分校改称抗大华中总分校,负责领导新四军各师的抗大分校、随营学校及教导队的干部培训工作,陈毅任校长,韩振纪任副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薛暮桥任代理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华中总分校办学一期,招收学员300人,编为五个队,一队培训团营级指挥员,二队培训团、营级政治干部,三队培训连级军政干部,四队培训团级司令部参谋,五队培训工兵技术干部。</p><p class="ql-block">1943年初新四军精兵简政,华中总分校撤销,学校的干部、教员和学员,全部分配到各师。</p> <p class="ql-block"><b>  (七)抗大第六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六分校于1940年11月在河北涉县固新镇成立,它是以抗大总校派遣的第四团第一、二营和第一团第三营(共九个队)与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合编组建,刘忠任校长,黄欧东任政委,姚继鸣任参谋长,铁坚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1941年2月15日,六分校转移到山西武乡县蟠龙镇。3月18日在蟠龙镇义安村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129师师长刘伯承出席了大会并发表讲话。</p><p class="ql-block">本期招收的学员是从129师选调的部队基层干部和从晋冀豫边区选调的地方党政机关干部,还有从抗大总校转来的部分学员,共计2700多人,学员编为五个营(每营下设五个连)和学校直属干训队、青年队、地方干部队。第一营训练连级军事干部;第二营训练排级干部;第三营训练营、连政治干部;第四营为特科大队,训练炮兵、工兵、机枪等专业干部和供给管理干部;第五营负责训练地方民兵干部;地方干部队采取干部轮训,每期三个月,共轮训三期。</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20日,八路军总部决定六分校与抗大总校合并,6月,六分校迁至河北邢台浆水镇并入抗大总校。</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在抗大总校奉命返回陕北时,总校以基本科第一、二、三营为基础,并从校直机关和各分队抽调部分干部,重新组建抗大第六分校,隶属于八路军第129师,徐深吉任校长,袁子钦任政委,胡汉标任教育长,张力雄任政治部主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续为129师和太行山区地方武装培养军政干部。</span>1月下旬,新六分校进驻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河北涉县固新镇原曲村,1943年3月初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000余人,编为四个大队:原基本科第一、二、三营扩编为第一、二、三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胡鹏飞,政委何德庆;第二大队大队长童国贵,政委彭宗珠;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诚汉,政委袁文波。5月,冀南区的冀南大队并入六分校,编为第四大队,大队长孙三,政委马毅之。</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太行军区所属部队进行整编,抗大六分校被撤销,六分校第二大队改称抗大太行大队,隶属于太行军区,童国贵任大队长、彭宗珠任政委,继续留在涉县固新镇一带为太行军区各部队培养干部。太行大队成立后,招收学员500余人,编为五个学员队,举办二期培训,学员来自部队连、排干部。</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以抗大太行大队和太行军区参谋训练队为基础再次组建抗大六分校,校址位于涉县庄上村,新六分校隶属于太行军区,军区司令员李达兼任校长,李克如任政治部主任,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孟擎宇任教育长。太行军区选送连以上干部500余人入学,编为五个学员队。开学后又陆续招收各地知识青年和豫西贫民数百名,学员队扩编为十个。</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抗大六分校和抗大太岳分校为基础,合并组建晋冀鲁豫军政大学,校址位于晋东南游城高庄一带。</p><p class="ql-block">抗大六分校从1940年11月至1945年10月三次建校,在敌后办学四年多(包括从六分校分出的抗大太行大队),为八路军129师和晋冀豫边区培养干部5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涉县固新镇龙王庙抗大六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b>  (八)抗大第七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七分校于1941年7月26日在山西兴县李家湾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120师师长贺龙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七分校是以八路军120师教导团为基础组建,120师参谋长周士第兼任校长、徐文烈任政委、喻楚杰任副校长、杨尚高任政治部主任、方复生任训练部部长。本期招收学员1000余人,编为九个学员队,分别为:营长队、教导员队、参谋训练队、指导员队、工兵队、青年队、骑兵队、地方干部队和体训队。学员主要来自120师、晋绥军区及晋綏新军各部队和晋綏边区的地方党政机关。本期教学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阶段五个月,以文化教育和队列训练为主,本科阶段以军事和政治课程为主。</p><p class="ql-block">1942年4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指示,七分校在兴县魏家滩成立一所陆军中学(详情见十七)。学校编制统一调整,下设抗大部和陆中部,抗大部下设五个队,陆中部下设八个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将在敌后办学的抗大总校和第二、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附设中学转移到陕北办学。1943年3月16日,七分校及陆军中学在副校长喻楚杰、政治部主任杨尚高率领下从驻地出发开赴陕北,3月21日抵达陕西绥德县,并入抗大总校。经过整编,陆军中学改称晋綏陆军中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晋綏陆军中学与二分校附属中学合并,重新组建抗大七分校,校址位于甘肃合水县东华池。任命抗大总校副校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彭</span>绍辉兼任七分校校长、张启龙任政委、喻楚杰任副校长,杨尚高任副政委、康永和任政治部主任、方复生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26日晋綏陆军中学与抗大总校第二大队第二、四、六队合并,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驻地位于大凤川;6月中旬,二分校附属中学迁至合水,编为七分校第二大队,驻地位于豹子川;12月底,太行陆军中学奉命迁至合水,编为七分校第三大队,任白戈任大队长、高厚祖任政委,驻地位于平定川;1944年4月,太岳陆军中学奉命迁至合水,并入七分校第三大队。</p><p class="ql-block">至此,新七分校组建完成,在校学员达4970多人。这期学员于1946年4月底之前全部毕业,学制长达三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5年9月3日,七分校三大队在大队长任白戈、政委高厚祖率领下从驻地出发返回华北前线。11月12日,抵达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驻地,进驻磁县新庆村一带。11月21日,三大队在新庆村举行毕业典礼,之后原太行陆中的干部、学员大部分分配到晋冀鲁豫军区各部队工作,原太岳陆中的干部、学员大部分分配到太岳军区各部队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5年10月5日,七分校校部和一大队在副校长喻楚杰率领下从驻地出发重返晋綏,11月13日抵达兴县,校部进驻关家崖,一大队进驻炭窑沟。11月24日,一大队学员全部毕业。同年12月,中央军委任命晋綏第八分区司令员王长江为抗大七分校校长、杨尚高为政委。之后七分校校部编入晋北野战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七分校校部和一、三大队调离后,第二大队仍留在豹子川继续学习。随着革命形式的发展和工作需要,二大队学员陆续分配工作,有近300人分配到党中央、中央军委、西北局、联防军领导机关工作。1946年4月26日,二大队在豹子川举行毕业典礼,之后以二大队队部和部分留校学员为基础,组建联防军步兵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大七分校在山西办学一年零八个月,在甘肃办学近三年,举办二期培训,在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党我军培养了近6000名军政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九)抗大第八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八分校于1941年5月4日在安徽天长县张公铺成立,隶属于新四军第二师,它是以新四军第二师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组建,张云逸任校长,罗炳辉任副校长,冯文华任教育长,高志荣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1年5月在天长县张公铺开学,本期招收学员400多人,编为六个队,其中:营级干部队一个,连级军事队二个,连级政治队一个,排级军事队二个。5月底,因日军大扫荡,学校迁至天长县龙岗镇办学,在迁移途中又招收了一批知识青年,编为第七队文化队,本期招收学员总数达600多人。</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2年4月在天长县龙岗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827人,编为六个队,分别为:营级干部队、连级军事队、连级政治队、排级军事队、支部书记训练队和青年学生队。学员来自二师营以下工农干部,由于学员文化程度较低,本期教学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阶段先学习三个月文化知识,再转入本科阶段学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3年春,抗大华中总分校撤销后,一部分干部、教员充实到八分校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八分校离开龙岗返回张公铺。1943年8月,第三期开办不久,八分校整编为新四军第二师教导团。冯文华任团长,刘毓标任政委,黄元庆任参谋长,朱云谦任政治处主任。1945年8月,第二师教导团撤销。</p><p class="ql-block">抗大八分校在敌后办学二年多,举办三期培训,为新四军第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2500余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十)抗大第九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九分校于1942年5月在江苏南通启东市海复镇成立,它是以抗大五分校华中大队(又称苏中大队)和新四军第一师干部学校合编组建,隶属于新四军第一师。粟裕师长任校长,刘季平任副校长,张日清任教育长,谢云晖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2年5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人,编为七个队,分别为:军事队、政治队、参谋训练队、青年学生队、地方武装队、电台训练队、会计培训队,另设一个医务干部训练队。</p><p class="ql-block">其它各期未查到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九分校改为“苏中公学”。栗裕任校长兼政治委员,之后又并入华中军政大学。</p><p class="ql-block">抗大九分校在敌后办学近三年,举办五期培训,为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和苏中、苏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3300余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十一)抗大第十分校</b> </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十分校于1942年2月在湖北随县白兆山成立,它是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随营军事学校为基础组建,隶属于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校长兼政委,萧远久任副校长,郑绍文任副政治委员,冷新华任政治部主任,张水泉任训练部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2月开办第一期,招收学员1000多人 。之后在湖北的随县、应山、孝感、黄陂等县及河南信阳地区流动办学。1943年3月8日,十分校迁至湖北孝昌县小悟乡向阳村。李先念任校长,杨焕民任副校长。学员来自部队营以下干部,每期招收学员约1000人,编为三个支队,其中:第一支队培训营、连级军事干部,第二支队培训营、连级政工干部,第三支队培训排级干部。</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十分校校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旅部。</p><p class="ql-block">抗大十分校在敌后办学三年半,共举办五培训,为新四军第五师和豫鄂边区培养了4000多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十二)抗大皖江十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皖江十分校(又称第七师抗大十分校)于1945年5月在安徽无为县团山里成立,隶属于新四军第七师,学员为部队连、排级干部和少数地方行政干部。1945年9月,改编为新四军第七师随营学校。</p><p class="ql-block">皖江第十分校在敌后办学五个多月,为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培养了近千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十三)抗大太岳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太岳分校于1944年10月在山西阳城县李庄沟成立,它是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组建,隶属于八路军太岳军区。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兼任校长及政委,赵征夫任副政委,李良汉任政治部主任,李懋之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2月,抗大总校从第一大队抽调部分大队干部、军政教员和五个学员队区队长组建抗大太岳大队。杨秀全任大队长(后由刘鹏继任)、张力雄任政委(后由李良汉继任)兼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18日,太岳大队100余名教职员从邢台浆水镇出发开赴太岳,抵达山西沁源县太岳军区驻地阎寨、郭道南北孔滩。太岳大队受抗大总校和太岳军区双重领导,教学工作和大队干部配备由抗大总校负责,日常党政工作和后勤供应由太岳军区负责。</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2年6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600多人,编为五个学员队。学员主要来自太岳军区、第386旅、决死纵队第一旅、新一旅的连、排干部和少数营级干部,还有部分地方武装干部。</p><p class="ql-block">1942年秋,太岳军区决定由太岳大队派遣一个队到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组建太岳大队中条山中队,驻阳城县松树庙,专门培训地方武装干部,每期3-4个月,共举办三期,培养干部300多人。1943年夏,中条山中队回归,编为太岳大队第五队,专门轮训县、区武委会主任和民兵干部,每期半年,共举办二期。1943年10月,抗大六分校被撤销,该校170多名学员转入太岳大队,这批学员来自八路军129师第385旅和太行军区的连、排干部。</p><p class="ql-block">太岳大队在敌后办学,由于战斗频繁,经常更换驻地,几乎跑遍了太岳根据地的每一个县。</p><p class="ql-block">1944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指示,太岳大队迁至山西阳城县李庄沟,扩编为抗大太岳分校。分校成立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招收学员700多人,编为八个队,其中:营连干部队一个、连排干部队二个、班级干部队二个、县、区武委会主任和民兵干部队一个、知识青年男生队一个、知识青年女生队一个。</span></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李良汉奉命率领太岳分校600多名干部、学员赴山西长治,与抗大六分校合并,组建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太岳分校留下的干部、学员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随营学校。</p><p class="ql-block">抗大太岳大队和抗大太岳分校在敌后办学三年半,为八路军第129师和太岳军区各部队及地方政府培养干部1800余名。</p> <p class="ql-block"><b>分校办学情况汇总:</b></p><p class="ql-block"><b> 分校名称 办学时间 培养干部</b></p><p class="ql-block"> 第一分校 6年多 24000</p><p class="ql-block"> 第二分校 5年 20000</p><p class="ql-block"> 第三分校 3年多 2600</p><p class="ql-block"> 第四分校 5年半 近5000</p><p class="ql-block"> 第五分校 4年多 5200</p><p class="ql-block"> 华中总分校 1年 300 </p><p class="ql-block"> 第六分校 4年多 5000</p><p class="ql-block"> 第七分校 4年半 7200</p><p class="ql-block"> 第八分校 4年多 2500</p><p class="ql-block"> 第九分校 近3年 3300</p><p class="ql-block"> 第十分校 3年半 4000</p><p class="ql-block"> 皖江分校 5个月 近1000</p><p class="ql-block"> 太岳分校 3年半 1000</p><p class="ql-block"><b>以上13所分校培养干部总计:81100名 </b></p> <p class="ql-block"><b>  (十四)抗大总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总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成立,抗大副校长滕代远兼任陆军中学校长,史紫千任副校长,不久,史紫千在反“扫荡”中牺牲。同年8月,滕代远调离抗大总校,任白戈从抗大总校调任陆军中学校长、陈鹤桥任政治委员、梁俊亭任副校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1日,陆军中学与总校第八期在浆水镇同时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630人,按文化程度编为六个队。1943年4月,从冀南军区陆军中学并入学员100多名,编为第七队。这期学员是从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直属部队、129师直属部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军分区和各旅中选拔出来的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德才较好的班、排干部、宣传干部和优秀老战土、宣传员,</span>学制为三年。</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抗大总校奉命返回陕北,陆军中学改称太行陆军中学,隶属于八路军129师领导,继续留在浆水办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9月,太行陆军中学奉命返回陕甘宁边区,同年12月抵达甘肃合水县东华池村,编为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p> <p class="ql-block"><b>  (十五)抗大一分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一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8月在河南濮阳县琉璃井村成立,它是以一分校第二支校为基础组建,隶属于冀鲁豫军区,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任校长,余克勤任副校长(主持工作),郑思群任副政委,朱子伟任教育长(后由潘焱继任),赵风岐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本期招收学员600余人,编为四个队,第一,二队为营,团干部军事队和政治队,第三队为连、排干部队,第四队为青年队,学员都是十五、六岁至二十岁的青年班,排长和老战士。学员是从军区编余干部中挑选出来的年轻团、营、连级干部及部分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班,排长和老战士,</p><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陆军中学奉命迁往河南省林县临淇镇,改为冀鲁豫党校。</p><p class="ql-block">一分校陆军中学在敌后办学近二年,为冀鲁豫军区培养军政干部600余人。</p> <p class="ql-block"><b>  (十六)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在晋察冀边区行唐县的阎庄与灵寿县的大庄成立,招收学员600多人,编为一个总队,唐子安任总队长,陈宜贵任政治处主任。陆军中学隶属于晋察冀军区,学员是从军区各部队中选拔出来的参军两年以上、有一定战斗经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老战士、班排长和少数连级干部。总队下设四个学员队,学员按文化程度编队,文化程度较高的编为一队、二队,文化程度较低的编为三队、四队。此外,还增设一个骑兵区队和一个文化区队。</p><p class="ql-block">陆军中学学制二年,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为四个月,以文化教育为主,预科结束转入本科阶段学习。</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冀中军区教导队并入陆军中学,编为陆中第二大队,高存信任大队长;陆军中学总队改为陆中第一大队,李钟奇任大队长。</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陆军中学奉命迁至陕北绥德,并入抗大总校建制,编为总校第二大队。1945年10月,第二大队奉命迁至张家口,1946年1月,改编为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p> <p class="ql-block"><b>  (十七)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4月14日在山西兴县瓦塘成立(后迁至魏家滩),隶属于八路军第120师。陆军中学被编为七分校陆中部,七分校政委徐文烈兼部长、七分校政治部主任杨尚高兼政委,李亚民任副部长。</p><p class="ql-block">本期招收学员600多人,编为八个学员队,学员是从八路军120师编余干部中选拔出来的有培养前途的连、排、班长和优秀老战士。陆中部学制三年,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一年半,本科一年半。教学以文化教育为主,军事、政治教育为辅。</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七分校及陆军中学在副校长喻楚杰、政治部主任杨尚高率领下从驻地出发开赴陕北,3月21日抵达陕西绥德县,并入抗大总校。经过整编,陆军中学改称晋綏陆军中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晋綏陆军中学与抗大二分校附设中学合并,重新组建抗大七分校,校址位于甘肃合水县东华池。1943年4月26日晋綏陆军中学迁至合水,与抗大总校第二大队第二、四、六队合并,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p> <p class="ql-block"><b>  (十八)太岳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太岳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在山西沁源县南石村成立,隶属于太岳军区,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任校长,张力之任副校长,曾延伟任教务处主任,李一萍任政治处主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员大部分是从太岳军区各部队抽调的参谋、干事、文工团员、警卫员、侦察员、公务员等,另一部分是从太岳军区教导大队的青年训练队转入,招收学员有300多人,</span>编为三个队,学制三年,教学以文化教育为主,课程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五门。</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25日,陆军中学在张力之副校长率领下抵达甘肃合水东华池,并入抗大七分校,与太行陆军中学合编为七分校第三大队。</p> <p class="ql-block">  <b>(十九)冀南军区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冀南陆军中学于1942年初在河北元氏县成立,它是以冀南军区干部轮训队为基础组建,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兼任校长、王波任副校长(后由史蕙轩继任)。随后,前往新疆受训的“西进二队”108名部队连、营干部和地方区级干部因通过敌人封锁线受阻,被编入冀南陆中第五队。1942年7月,冀南溢东中学因教学环境恶劣,抽调20余名师生并入冀南陆中。全校学员达400余人,编为五个学员队。</p><p class="ql-block">1943月4月,冀南陆中因生活条件艰难无法单独教学,经129师师部决定,将一部分学员编入抗大六分校,其余100余名学员编入抗大总校陆军中学,还有部分红军干部去了延安。冀南陆军中学撤销。</p> <p class="ql-block"><b>  (二十)抗大二分校附属中学</b></p><p class="ql-block">1941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的指示精神,二分校开始筹建附设中学,4月由袁佩爵、张杰轩带队赴冀中平原招生,经过考试录取学员近600人,8月又从冀中第八中学和第十中学调入学生160多人,全校学员达700多人,编为六个队,第一至第五队为男生队,第六队为女生队,先进行开学前的预备教育。随后,学校在冀中军区十七团的掩护下,越过敌人封锁线,转移到灵寿县陈庄地区。</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1日,抗大二分校附属中学在河北灵寿县陈庄正式开学,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兼任校长,袁佩爵任教导处主任。开学后,学校又从军区机关、边区政府和军区所属文艺团体等单位招收学员200余人,新编二个队,学员增加到900多人,编为八个队。学制定为三年。</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华北联大教务长江隆基调附属中学任校长,同时任命张杰轩为校务处主任。 </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冀中军区抗属子弟中学师生500余人编入附属中学,全校师生达1500余人,其中教师65人。</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附属中学在江隆基校长率领下从驻地出发迁至甘肃合水县,并入新组建的抗大第七分校,编为七分校第二大队。</p> <p class="ql-block">  抗大深入敌后办学,边学习,边战斗,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提高了学员的实战技能;抗大深入敌后办学,使日寇感到恐惧,他们叫嚣宁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抗大深入敌后办学,就地招收生,就地分配,办学效率大大提高,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抗大抗大,越抗越大”,造就了抗大的辉煌。</p><p class="ql-block">抗大在生活极其艰苦,校舍极其简陋,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党我军创办的举世闻名、举世无双的最高学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抗大独特的办学模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大为适应在陕北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人而异,创立了独特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全世界独一无二。</span></p> <p class="ql-block"><b>1、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教材</b></p><p class="ql-block">学校办学,教师和教材必不可少,选教员和编教材成为抗大办学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抗大成立初期,毛泽东作为全党全军最高领导,亲自率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干部担任抗大教员,组成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抗大教育委员会由林彪、罗瑞卿、毛泽东、周恩来、杨尚昆、周昆组成。教员由张闻天、秦邦宪、周恩来、毛泽东、张浩、凯丰、李维汉、杨尚昆、叶剑英、林彪、罗瑞卿、罗荣桓、张如心、袁国平、董必武担任。如此高规格的教师队伍,古往今来,在全世界所有院校中只有抗大拥有。这些领导干部担任教员,虽然只是兼职,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他们亲自为抗大学员讲课,使听课学员感受深刻,他们的讲稿和讲课内容被编入了抗大教材,成为抗大教材的核心内容。抗大各分校的领导都是由所在地各军区及师、旅主要领导兼任,并亲自授课。</p><p class="ql-block">抗大教员的主要来源,一是从前线各部队抽调优秀的军政干部来校任教,二是从每期毕业学员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员留校任教,使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每期教学,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师资力量的加强,成为抗大扩大办学的有力保障。</p> <p class="ql-block"><b>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b></p><p class="ql-block">学校办学,要有校舍,要解决师生吃、穿、住问题。抗大以独特的办学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抗大领导率领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建课堂、建操场,自己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抗大将学员参加生产劳动作为抗大教学的必修之课。</p><p class="ql-block">抗大的教学环境极其简陋,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学习用具极其匮乏。但在抗大学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课堂,学员就在操场、庭院、大树下上课;没有桌椅,学员就用自己的膝盖当桌,用石头、背包当椅;没有黑板,学员就用门板刷上颜色当黑板;没有笔,学员就用树枝、芦苇削尖后当笔;没有纸,学员就用地面当纸。这种原始的办学模式,全世界任何院校都无法效仿。</p> <p class="ql-block"><b>3、深入敌后办学,边学习,边战斗,在实战中学习战争</b></p><p class="ql-block">在敌后办学,学校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复杂、更艰巨。由于学校驻地离敌占区很近,有时就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办学,面临极大的风险。学校要时刻应对日伪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偷袭,随时准备参加战斗。边学习,边战斗,成为敌后办学的常态,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队编制有的设团,有的设营,有的设大队,可以随时转移,随时参加战斗。</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伪军频繁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并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使根据地受到很大损失,学校办学也遭遇极大困难,为了摆脱敌人,要随时变换驻址,新驻地、新环境,为住宿、教学和后勤供应带来许多困难。在敌人“扫荡”时,抗大学校通常是敌人“围剿”的重点,学校不得不停止学习,有时集中转移,有时分散突围,有时还要配合主力部队参加战斗。例如大青山突围战、陈庄歼灭战等。在“扫荡”结束后,学校又恢复学习。停停学学、学学停停成为抗大在敌后办学家常便饭。这种办学模式使抗大师生与根据地民众接触更加密切,军民关系更加融合,学员还能获得实战训练和参加战斗的机会,可以从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从参战部队中搜集、获取新的战例来充实教材。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有效提高了抗大学员的实战技能。</p> <p class="ql-block"><b>4、就地招生,就地分配,提高办学效率</b></p><p class="ql-block">学校办学,要面对招生和毕业分配问题。在陕北办学,从内地和敌后招收的学员要穿越敌人的层层封锁,要派部队护送,遭遇敌人拦截还会有伤亡,路上行走时间需要几个月,十分不便。学员毕业赴前线同样如此。此外,陕北属于贫困地区,大批学员到陕北学习,陕甘宁边区政府负担重,难以承受。面对这些问题,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决定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组建抗大分校。1938年底,抗大总校抽调干部先后组建抗大一分校和抗大二分校开赴敌后办学,随后抗大总校也开赴敌后,又相继在敌后组建了十所分校及六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抗大深入敌后办学,可以就地招生就地分配,办学效率大大提高,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根据地各部队和各级地方政府急需的干部得到及时补充。抗大办学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深入敌后办学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b>5、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b></p><p class="ql-block">1936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抗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作了明确规定。随着抗大深入敌后办学,各分校陆续成立,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抗大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抗大办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始终不变。学校根据各部队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需求来培养干部,急用先学,学用结合。</p><p class="ql-block">在教学方法方面,学校为适应敌后办学流动性大、战斗频繁的环境,采用灵活多变、见缝插针的教学方法,训练部门规定:“在非战斗时,一切服从教育,教育是中心;在战斗时,教学应服从战斗,战斗中要抓紧进行实际的战斗教育。”。学校还具体规定,2小时以内行军,照常上课;4小时以内行军,课程减半;6小时以内行军,不上正课,但要抓紧复习。另外,学校还要求教师必须准备几套教案,能长能短,能多能少。学习时间长多讲,学习时间短少讲,集中时讲课,分散时复习。在集结待命、行军休息时,都是见缝插针进行教学的好时机,学校以此来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开展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由于抗大学员一部分是从各部队和各级地方政府中选拔、抽调来的,一部分是从本地或外地招收的知识青年,文化程度高、低不齐,学习内容差异很大,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有的学校将教学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阶段以文化教育为主,为本科阶段教学打基础。本科专业不仅要分军事、政治和特科,还要按干部级别分为高干科、上干科和普通科。对不同的学员,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有短期培训,时间半年左右,也有长期培训,时间二至三年。培训地方干部大多以轮训为主,每期三至六个月。</p><p class="ql-block">在教学内容方面,将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融合在一起,对不同学员,教学内容有主有次、区别对待。</p><p class="ql-block">文化教育以学习国文为中心,提高学员的阅读、写作能力,国文课约占文化教育时间的50%至60%。其次是算数、自然科学和各种常识。通过文化教育,使大部分学员的文化程度达到高小毕业以上,能看普通文件,能写简单报告。</p><p class="ql-block">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对学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革命人生观打下基础。课程设置有:马列主义概论、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问题、革命人生观和时事政策。军事队和政治队的政治教育内容基本相同,但教学时间安排的比重不同,军事队占30%,政治队占70%。地方干部队的政治教育内容增设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项具体政策的课程。</p><p class="ql-block">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游击战为主,基本任务是培训学员掌握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应对多变的战场形势,提高作战指挥技能。教材有《伏击战》、《捕捉战》、《联防战》、《急袭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地雷战》和《地道战》等。这些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生动通俗,简洁实用。同时,学校还经常以前线部队的实战经验、典型战例来充实教材,丰富教材。例如将平型关伏击战、阳明堡机场夜袭战和反“扫荡”反清乡等战例编入教材。对特科学员,主要学习炮兵、工兵、防化、通信、测绘、轻重机枪等技术。</p> <p class="ql-block"><b>6、创建抗大文工团,以文艺形式配合教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文工团于1938年成立,缪正心任团长,成员来自各大队的文艺活动骨干,包括欧阳山尊、张松如(公木)、吕班、荏都(芢荪)、郑律成、裴东篱等从事过文艺工作的“影人”、“剧人”和音乐家。其中欧阳山尊任文工团副团长,张松如任文学组组长,郑律成任音乐组组长,吕班和芢荪任戏剧组组长,裴东篱任京剧曲艺组组长。</p><p class="ql-block">在文工团成立大会上,校领导罗端卿、张际春要求文工团积极配合学校的军政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日战争,进行创作和演出,以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要继承发扬红军宣传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文工团是政治工作的助手,要会做宣传鼓动工作,要会作群众工作,要以抗大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做为文工团的作风。</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10日,文工团随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在行军路上,文工团每到一处都刷写抗日标语,每逢爬山,都要预先在山顶上设置行军鼓动棚,敲锣打鼓、唱歌、喊口号,鼓舞士气,加快了爬山和行军速度。9月下旬抵达河北灵寿县张家庄驻地。在敌后期间,文工团迎来了创作高峰,金沙根据罗瑞卿副校长要求,以抗大总校胜利突破敌人封锁线的事迹为内容,编写了独幕话剧《破草鞋》;吕班编写了独幕话剧《同蒲快车》;裴东篱以抗大师生参加百团大战洪岭阻击战为内容,编写了现代京剧《洪岭战斗》;何方以抗日军民破袭敌人战斗为内容,创作了独幕话剧《路》;李蒙以日军反战为内容,创作了独幕话剧《石井一郎》。文工团还以抗战中动员群众实行坚壁清野为内容,编写了革命现代京剧《荡家恨》。文工团创作的这些剧目,演出效果很好,受到抗大师生和驻地群众的好评,成为宣传抗日和教育群众的优秀作品。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文工团以宋朝岳飞风波亭被害故事为版本,由史若虚执笔,集体创作了历史京剧《亡宋鉴》,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的阴谋。</p><p class="ql-block">文工团在敌后期间,一直坚持边创作,边演出,演出的节目丰富多彩。在戏剧方面有话剧、歌剧、诗剧、京剧、快板剧、活报剧;在音乐方面有合唱、独唱、乐器演奏;在曲艺方面有相声、大鼓、快板。</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文工团随抗大总校返回陕甘宁边区。1945年10月又随抗大总校挺进东北,1946年2月抵达吉林通化,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1949年7月随东北军大南下至湖北武汉。之后又调往北京,改编为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p> <p class="ql-block">抗大总校文工团在山西武乡县牛家岭留影</p> <p class="ql-block">抗大总校文工团在绥德演出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抗大在敌后参战情况 </b></p> <p class="ql-block"><b>1、百团大战</b></p><p class="ql-block">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因我军参战兵力超过100个团,史称“百团大战”,这是抗战相持阶段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于1940年8月20日开战,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战役重点是摧毁正太铁路,进行交通破袭战,致使日军控制的正太铁路全线一度陷于瘫痪。</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10日,中心任务是扩大第一阶段战果,继续进行破袭战,重点攻克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前两个阶段,抗大总校没有参加。</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10月12日至1941年1月24日,中心任务是反击日军报复性“扫荡”。抗大总校参战部队参加了第三阶段战斗。</p><p class="ql-block">1、洪岭阻击战</p><p class="ql-block">10月20日,日伪军出动两千兵力从山西黎城、襄垣、武乡一带突袭在黎城西井、曹庄地区的八路军总部后方机关和抗大总校。王智涛指挥第1学兵团3连、6连和第2学兵团1、4、6连及校部警卫连迅速占领了洪岭东南方向公路两侧高地,选取有利地形构筑环形防御工事,准备阻击敌人。同时,急电教育长何长工和政治部主任张际春,请他们立即率领总校向三十亩村方向转移。随即,又命令1、2团其它部队作为预备队,隐蔽待机。22日清晨,2团团长郭林祥发现日伪军向我运动,即令赖光勋率2团1、4、6连进至公路右侧阵地。9时左右,日伪军在炮火掩护下,沿公路向洪岭发起猛烈攻击。总校参战部队沉着冷静,利用有利地形,有效避免了敌人的炮火杀伤。敌人炮火延伸,步兵以散开队形向我发起冲击,进入我有效射程后,郭林祥才下令开火。总校5百余人组成的阻击部队,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连续3次击溃日伪军进攻,击毙击伤敌人近百,我仅牺牲3人,伤6人。两小时后,日伪发起第4次进攻,除了更为猛烈的炮火外,还灭绝人性地使用了催泪瓦斯毒气弹。因抗大军事教学中曾多次讲授和演练防毒气弹的课程,此次战斗前又专门进行了防毒气弹的应急复训,所以,当阵地上浓烟滚滚,毒气熏天时,阻击部队沉着应对,在赖光勋、傅崇碧的指挥下,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边顽强反击,在防毒气弹的战斗中,我军无一伤亡。之后,在敌我攻防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王智涛果断命令预备队从日伪军侧后方发起攻击,同时命令1团、2团配合反击,一举击溃了敌人的第4次进攻,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天黑前,全部撤离阵地,经曹庄抵达三十亩村,与何长工、张际春率领的总校大部队会合。</p><p class="ql-block">2、三十亩村伏击战</p><p class="ql-block">当阻击部队刚刚放下背包就地休息,准备挖灶做饭时,通讯员送来了八路军总部的敌情通报,日伪军已占领曹庄,并向三十亩村袭来。王智涛和郭林祥、杨光池立即命令2团1营火速抢占村南高地,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击。傍晚7时左右,天色渐黑,王智涛指示部队抓紧时间吃饭,好好休息,恢复体力,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他命令警卫连派出侦查员向曹庄方向前出10公里,进行化装侦察,并在3个方向设置了警戒观察哨。夜幕降临后,侦查员报告,日伪军破例夜袭,千余人分3路向我逼近。王智涛和郭林祥、杨光池作了分工,王智涛率两个连突前正面防御,郭林祥率1个连右翼阻敌,杨光池率1个连左翼牵掣,校部警卫连为预备队。敌军趁夜偷偷摸摸前进,我军以静制动,当敌人距我前沿仅50米时,王智涛一声令下,3个方向的轻重火器同时开火,敌军被我突然而猛烈的打击吓蒙了,顿时乱作一团,无法组织有效攻击。我参战部队吹响冲锋号,跃出阵地,白刃格斗,刺刀见红,充分发挥了我军近战、夜战的优势,不到半个小时战斗即告结束。日伪军丢下近百具尸体,仓皇逃窜,我参战部队乘胜追歼向曹庄方向逃窜的日伪军残部,打开了突围的缺口。总校立即兵分两路,东路由何长工、张际春率领,西路由王智涛、郭林祥、杨光池率领,连夜翻越辽县(今左权县)芹泉的摩天岭十八盘,跳出了日伪军的包围圈,转移至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三十亩村伏击战我军歼敌百余人,自身无一伤亡。</p><p class="ql-block">3、洪井村东阻击战</p><p class="ql-block">在三十亩村伏击战开战同时,彭德怀副总司令还亲自指挥2团政治处主任傅崇碧率2团2、3营在洪井村以东地区顽强阻击向西进犯的日军,成功掩护八路军指挥机构和北方局机关、后方医院等安全转移。</p><p class="ql-block">在洪岭系列战斗中,总校参战部队以不足600人的兵力,发扬了我军连续作战的作风,在3天之内以极小的代价连续打了三个胜仗,消灭日伪军近200名,并与总校全体人员(8000余人)一起顺利跳出日伪军扫荡的包围圈,创造了抗大史上的成功战例。</p><p class="ql-block">4、抗大参加的其他战斗</p><p class="ql-block">(1)武沙战役</p><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3日,抗大总校4团团长洪学智、政委穰明德率领1团3营和4团1、2营共9个连1000余人,与129师随营学校合并筹建第六分校。6月下旬129师进行武(安)沙(河)战役,六分校筹建暂停,抗大派出的干部学员与129师随营学校配合129师参加了武沙战役。</p><p class="ql-block">(2)关家垴歼灭战</p><p class="ql-block">抗大总校派遣1团的1个营参加了著名的关家垴歼灭战,主要担负监视襄垣方向日军的增援部队,以保障主力部队围歼日军冈崎大队。</p><p class="ql-block">(3)沧石路破袭战</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中,在晋察冀军区指挥下,抗大二分校3团与冀中23团一起参加了沧石路破袭战。</p><p class="ql-block">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结束后,八路军总部对抗大总校参战部队给予表扬,指出:“无论阻击、伏击、还是突围,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合理,使用得当,战术灵活,动作敏捷,有效地保存了自己,消灭了敌人。”,同时指示抗大总校在战役后续阶段,深入部队,现场学习,汇集战例,编写军事教材,帮助部队总结经验教训。</p><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是抗大总校挺进华北敌后所遇到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也是总校历史上唯一一次直接参与的大兵团作战行动,参加百团大战对抗大是一次全面考核。百团大战不仅锻炼了抗大干部学员,而且丰富了抗大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为抗大及各分校有针对性培养造就军政骨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b>2、大青山突围战</b></p><p class="ql-block">1941年11月30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0旅团及桃墟、界牌、垛庄、青驼、诸满、薛庄等据点日伪军共5000余人,先后由北、东、南三面对大青山地区进行“清剿”。陷入敌人包围的抗大一分校有第二大队、第五大队等及校部机关,共3000多人。其中,第二大队学员是山东各根据地县区乡干部,战斗经验不足;第五大队是军事大队,学员由115五师和山东纵队营连排级干部组成,战斗经验丰富,但仅有1挺机枪和几百条破旧步枪,弹药也不足。时任抗大一分校校长的周纯全同志果断提出突围方案:由第五大队的二、三中队近300人,抢占李行沟南北高地等有利地形,阻止敌人合围;由校部警卫连和山东分局警卫连负责打开突破口,掩护全体人员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西南方向突围,向西南方向突围的我方人员急速行进,沿途不断同敌人激战,撕开包围圈。阻击部队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人在阵地在,拼死挡住敌人的进攻。狭路相逢勇者胜!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黄昏,烈士们的鲜血洒满大青山战场,终于为我方大部分人员成功突围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大多数同志幸免于难。我方在突围战中伤亡近千人,其中一分校牺牲200多人。</p><p class="ql-block">战后,时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的朱瑞同志在评价这场战斗时说:“一场壮烈的拼杀换取了几千人转危为安的空前胜利。这是山东抗战史上抗大人立下的有独特意义的战功。”,时任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主任的黎玉同志说:“大青山突围战是山东抗战史上空前壮烈的一次战斗。”</p> <p class="ql-block"><b>3、陈庄歼灭战</b></p><p class="ql-block">陈庄位于灵寿县西北50公里的太行山复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察冀边区政府、八路军120师后方机关和抗大二分校的驻地。1939年9月,日军得知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抗大二分校驻扎在陈庄,便策划了偷袭陈庄的作战计划。9月23日,驻石家庄的日军独立第八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亲自指挥守备正太铁路的独立第三十一大队和驻灵寿附近的伪警备队约1500多人以及数十辆大车突然集中在灵寿县。敌人的调动很快被八路军发现,经过分析判断,认为敌人可能要突袭陈庄,八路军120师和晋察冀军区迅速部署兵力,准备伏击来犯之敌。27日拂晓,日军主力1100余人经慈山谷沿山间小路偷袭陈庄,二分校第一大队第三队发现敌情后果断开火阻击敌人,并向陈庄报警。第一大队第一支队队长张行中、教导员谢特山奉命带领第六和第七队迅速抢占敌人偷袭陈庄必经的南山头,利用山地有利地形阻击敌人,顶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掩护全校及地方机关和驻地群众安全转移。日军攻占陈庄后扑了个空,看不到一个人影,找不到一粒粮食,不敢在陈庄久留,28日拂晓,日军撤离陈庄。八路军晋察冀第四军分区第五团和120师358旅在日军回撤路上布下天罗地网,将日军包围在伏击圈内,9月2日7时,八路军发起总攻,经过一昼夜激战斗,全歼入侵日军。陈庄歼灭战历经6天5夜,歼灭日伪军1380余人,是抗战时期我党我军在河北地区一次性歼敌最多的一场战斗,被誉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敌后 “模范歼灭战” ,这场战斗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p> <p class="ql-block"><b>4、林南战役</b></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为消灭盘踞在平汉铁路以西太行山南部地区的伪第24集团军庞炳勋、孙殿英部主力,八路军太行军区发起林南战役。战役部署是:以军区第一、十、十三、三十四、七七一团和抗大六分校第一、第四大队及警备旅二团组成东集团,向林县姚村、横水等地伪军进攻;以军区第二、三、二十、三十二、七六九团和警备旅三十二团组成西集团,向林县城、合涧镇、原康等地伪军进攻。另以一部兵力组成汤安支队,在水冶、观台一线阻击来自安阳的增援之敌。8月16日,东、西集团主力由平顺、壶关地区出发,远距离奔袭林县县城及周围地区伪军。17日夜,东集团包围伪军第四师,并展开攻击,全歼该师师部和独立旅。同时,西集团迅速完成对林县县城的包围,并实施强攻,激战至18日中午,全歼伪前敌指挥部和保安司令部。20日,东、西两集团乘胜南下扩大战果,东集团收复东姚集、鹤壁集,西集团收复合涧、原康。26日,安阳、辉县日伪军1400余人进犯原康,进至连家坡一带遭到西集团第二团有力反击后撤退,林南战役至此结束。抗大六分校第一、第四大队在袁子钦政委率领下参加了此次战役,并与太行军区兄弟部队一起俘敌2500余人。</p><p class="ql-block">此役历时9天,共歼敌7000余人,缴获火炮20多门,各种枪支3200余支,并击落敌机1架,收复据点80余个,解放人口40余万。此役我军伤亡790余人。</p> <p class="ql-block"><b>5、启东五仓港袭击战</b></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底,盘踞在启东吴仓港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范巧林部与日汪勾结,破坏抗战,欺压百姓,民愤极大。粟裕决定除掉这个祸害。当时粟裕身边只有3个连,兵力不足,便增派抗大九分校三中队参战。6月3日晚,抗大九分校三中队袭击汇龙镇伪军成功后,又冒雨奔袭吴仓港范部。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下,经过40分钟的激烈战斗,生俘范巧林部200余人,缴获敌人电台一部和全部枪支弹药。这一仗为开辟启东东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七、抗大的丰功伟绩 </b></p><p class="ql-block"> 抗大自1936年6月1日在陕西瓦窑堡成立至1946年2月10日在吉林通化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经历了9年零8个月的办学历程。</p><p class="ql-block">在这期间,抗大有数千名教职员工全力以赴奋战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为我党、我军培养出超过11万名党、政、军干部,在他们之中涌现出一大批久经考验、功勋卓著的杰出领导人。其中:</p><p class="ql-block"><b>党和国家领导人有:</b></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杨尚昆、李先念、胡耀邦、滕代远、何长工、张际春、耿飚、姬鹏飞等。</p><p class="ql-block"><b>人民军队高级将领有:</b></p><p class="ql-block"><b>元帅7人</b>:</p><p class="ql-block">朱德、林彪、刘伯承、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叶剑英;</p><p class="ql-block"><b>大将8人</b>:</p><p class="ql-block">粟裕、罗瑞卿、陈赓、谭政、黄克诚、许光达、张云逸、王树声;</p><p class="ql-block"><b>上将30人</b>:</p><p class="ql-block">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傅钟、韩先楚、黄永胜、洪学智、贺炳炎、刘亚楼、刘震、赖传珠、李达、李志民、彭绍辉、苏振华、唐亮、王平、王宏坤、王建安、韦国清、许世友、谢富治、杨成武、杨得志、杨至成、周士第、周纯全、张爱萍、张宗逊、赵尔陆;</p><p class="ql-block"><b>中将106人</b>:</p><p class="ql-block">丁秋生、杜义德、顿星云、成钧、程世才、曹里怀、陈康、陈先瑞、陈正湘、陈仁麒、蔡顺礼、常乾坤、方强、方正平、郭鹏、郭化若、胡奇才、韩伟、韩振纪、黄志勇、黄新廷、孔石泉、旷伏兆、刘飞、刘忠、刘西元、刘兴元、刘光胜、刘浩天、刘转连、刘昌毅、梁必业、梁兴初、罗舜初、李耀、李天焕、李作鹏、李成芳、李寿轩、赖毅、廖容标、莫文骅、倪志亮、聂凤智、聂鹤亭、欧阳毅、皮定均、彭林、彭明治、彭嘉庆、钱钧、邱会作、饶守坤、孙毅、孙继先、陶勇、汤平、田维扬、覃健、谭冠三、谭希林、谭家述、滕海清、韦杰、王诤、王必成、王尚荣、王近山、王宗槐、吴克华、吴先恩、吴富善、文年生、温玉成、肖望东、肖新槐、徐深吉、徐斌洲、冼恒汉、袁子钦、余立金、余秋里、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晏福生、阎揆要、庄田、张震、张仁初、张令彬、张达志、张池明、张国华、张经武、张翼翔、钟汉华、钟赤兵、周彪、周仁杰、周志坚、郑维山、赵启民、曾国华、曾思玉、詹才芳。</p><p class="ql-block"><b>少将366人</b>:</p><p class="ql-block">安东、白寿康、陈宏、陈浩、陈奇、陈钦、陈仁洪、陈文彪、陈华堂、陈金钰、陈明义、陈宜贵、陈远波、陈信忠、陈美藻、陈美福、陈海涵、陈锐霆、陈德先、陈鹤桥、程业棠、程儒珍、曹广化、曹玉清、曹传赞、常玉清、蔡长元、丁世方、丁先国、丁荣昌、丁菜夫、丁武选、杜文达、杜国平、邓岳、邓克明、邓仕俊、段苏权、方正、方槐、方国南、方国安、符确坚、傅传作、傅绍甫、傅祟碧、高存信、高志荣、高朗亭、高厚良、高维嵩、郭奇、郭林祥、郭宝珊、郭卓辛、官宗礼、何正文、何光宇、何以祥、何廷一、何济林、何振亚、何辉燕、何能彬、何德庆、贺健、贺东生、贺庆积、贺吉祥、贺振新、贺晋年、贺盛桂、胡正平、胡定千、胡大荣、胡炳云、胡继成、胡登高、黄霖、黄文明、黄立清、黄作珍、黄忠诚、黄思沛、黄荣海、黄径琛、黄胜明、黄振棠、黄新友、黄曹龙、黄惠良、黄德魁、侯世奎、洪水、金世柏、金忠藩、贾若瑜、姜茂生、孔飞、康庄、康健民、李贞(女)、李平、李发、李勃、李人林、李士才、李文清、李中权、李木生、李夫克、李书茂、李书全、李光辉、李兆炳、李庆柳、李呈瑞、李佐玉、李良汉、李钟奇、李迎希、李赤然、李俭珠、李国厚、李荆璞、李继开、李家益、李道之、李逸民、李致远、刘兴、刘汉、刘何、刘春、刘涌、刘彬、刘子奇、刘文学、刘少卿、刘其人、刘华香、刘绍文、刘清明、刘振球、刘辉山、刘健挺、刘毓标、刘懋功、林伟、林彬、卢克、龙潜、龙飞虎、龙开富、龙道权、龙福オ、罗通、罗斌、罗仁全、罗文坊、罗华生、罗应怀、罗野岗、雷震、雷永通、栗在山、黎光、黎有章、黎锡福、赖光勋、赖春风、廖海光、廖政国、廖冠贤、廖鼎祥、廖鼎琳、隆罗云、蓝侨、马龙、马文波、马泽迎、孟庆山、闵鸿友、欧阳平、欧致富、欧阳家祥、彭盛、彭寿生、潘焱、潘峰、裴志耕、邱蔚、邱先通、邱会魁、钱江、阙中一、任荣、任昌辉、石志本、石忠汉、沙克、孙三、孙光、孙仪之、孙超群、苏进、苏鳌、苏焕清、宋玉林、宋维拭、沈启贤、帅荣、舒行、盛治华、田厚义、汤池、汤光恢、陶汉章、唐凯、唐子安、唐青山、涂则生、涂锡道、童陆生、童国贵、覃土冕、覃国翰、谭开云、谭友夫、谭友林、谭知耕、谭善和、万振西、王才贵、王光华、王兆相、王学清、王明坤、王英高、王奇才、王政柱、王振祥、王奎先、王集成、王诚汉、王智涛、汪乃贵、汪洪清、吴忠、吴烈、吴世安、吴宗先、吴华夺、吴荣正、吴保山、吴林焕、吴瑞山、吴诚忠、魏天禄、魏洪亮、翁祥初、向守志、肖文玖、肖永正、肖全夫、肖学林、肖远久、肖思明、徐文烈、徐体山、徐绍华、徐国夫、徐德操、幸元林、胥光义、谢良、谢锐、谢斌、谢云晖、谢立全、谢正荣、谢胜坤、谢振华、谢锡玉、谢镗忠、熊伯涛、叶明、叶长庚、叶运高、叶荫庭、叶楚屏、余光茂、余成斌、余克勤、余洪远、易耀彩、严光、严政、严俊、杨大易、杨中行、杨尚高、杨永松、杨焕民、杨树根、袁光、袁也烈、袁克服、袁佩爵、姚国民、颜东山、颜德明、阎捷三、朱火华、朱云谦、朱绍田、朱绍清、朱耀华、赵杰、赵文进、赵国泰、张雄、张广オ、张太生、张云龙、张开基、张日清、张元培、张正光、张平凯、张百春、张吉厚、张汉丞、张学思、张英辉、张宗胜、张希オ、张秀龙、张培荣、张济民、张崇文、张驾伍、张新华、张树芝、张铚秀、张震东、张潮夫、周彬、周长胜、周发田、周明国、祝世风、郑大林、邹善芳、钟伟、钟辉、钟人仿、钟元辉、钟明彪、曾美、曾光明、曾克林、曾保堂、曾旭清、曾宪池、曾雍雅。</p><p class="ql-block">在这期间,抗大不仅为我党我军创办军事院校积累了宝贵经验,还历练出世界上任何院校都无法比拟的抗大精神。抗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放射出的璀璨光芒。历史将把抗大精神永远铭刻,抗大校歌将被人们永远传唱,抗大旗帜将在人民心中永远飘扬。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大精神的核心;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是抗大精神的精华;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大精神的特色;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抗大精神的崇高风范。</p><p class="ql-block">美篇以弘扬抗大精神为宗旨,让子孙后代们了解抗大在战火纷飞年代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了解抗大前辈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了解抗大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b>向在抗大工作、学习期间牺牲的前辈们致敬!</b></p><p class="ql-block"><b>向在抗大工作、学习过的前辈们致敬!</b></p><p class="ql-block"><b>抗大前辈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美篇由八路军研究会抗大分会编制</p><p class="ql-block">注:美篇中的资料主要来自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浆水抗大陈列馆、白鸿森教授所著《抗大在华北敌后史纲》、抗大前辈写的回忆录和抗大分会会员收集整理的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有些资料难免有误,望读者予以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