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今文化对父与子的关系表述截然不同,由此而熏陶出一代又一代的父亲、其角色扮演也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礼曰:君子抱孙不报子。俗话也说“教育孩子要给他个好心,不给好脸”。我感觉这种“严父”传统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直至我的父一辈。所以,当我翻遍了老照片、很难找到我的爷爷和父亲合影,更找不到我公公与丈夫的合影;而我父亲与弟弟的合影才只有一张。</p><p class="ql-block">幸而严父的形象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改变了。看着老公和儿子的合影,儿子和孙子的张张照片,才发现我更喜欢父与子之间亲密无间感情的写照。鲁迅先生有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此话道尽天下父母爱子之心。以我的理解,父与子该是那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自然亲密,还有就是师生、挚友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我的婆家与娘家两个家族中,最年长的一对父子是我爷爷和父亲。于是,着手在泛黄的老照片里翻找,试图拂去时间的尘埃、找出他们单独的父子合影。感谢抗战胜利✌60周年,国家分别给他们颁发了意义非凡的纪念章,我丈夫专门为两位老人拍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2005年,两位耄耋老人—98岁高龄的红军老爷爷与喝过延河水的小八路、已年过八旬的父亲,胸前佩带着抗战胜利60年纪念章的合影留念。这是我找到的唯一一张父子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的娘家的男丁不算多、从父亲起连续三代单传,这张是老刘家四代爷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弟弟与爷爷、父亲合影。</p> <p class="ql-block">爷爷早婚,还在保定上中学时,虚岁14就按河北的老规矩娶了大他几岁的奶奶。</p><p class="ql-block">据晚年时的奶奶说:“那时你爷爷什么都不懂,成婚那日当花轿进门的时候 ,他居然和村子里的小小子一起抢地上散落的鞭炮。”可以想见,爷爷有可能错过了人生一大乐事:洞房花烛夜。</p><p class="ql-block">父亲是长子,和他爹年龄只差17岁。尚未弱冠的爷爷,很有可能也没体会到初为人父的得意。据奶奶说: 那日从保定学堂里回来爷爷被他娘拉着去看刚出生的儿子,他拉开被角扫了一眼,就臊得蹦出了家门。晚上孩子哭,爷爷嫌闹、把父亲扔到脚边,吓得奶奶起身抱走了父亲。</p><p class="ql-block">我想,其实爷爷完全没做好当父亲的准备,父亲是怎么长大的他也不甚清楚。那段时间农村也没有照相的闲钱和意识,没有合影也正常。</p><p class="ql-block">他们是一对聚少离多的父子。之后爷爷为革命常年在外奔波,父亲则在河北老家他的姥姥家求学。再后来七七事变了,父子两个参军打日本。</p><p class="ql-block">终于他们父子俩汇集在延安,且同在359旅。然而,即使是一个部队,也是见一面很难。爷爷当他的老八路,父亲当他的小八路,各自忙自己的事。</p> <p class="ql-block">关于父子关系,父亲当年也有一段笑话。那是在延安时,父亲给他爸写信,想着都是革命队伍里的革命同志了,不必“父父子子”了。于是,信里开头写着:刘云峰同志,...... 。不料他老子看到此称呼,竟然大怒😡。</p><p class="ql-block">这两张照片的时间地点:爷爷1949年随部队进军新疆,父亲1948年在辽宁的旅大。父子间东西隔着数千公里,我将他们照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拼接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1962年,因奶奶重病,父亲携妻儿到乌鲁木齐探亲,拍了这张全家福、留下我家温馨的四世同堂合影。那时,我老奶奶还在,两个孩子是我和弟弟。</p> <p class="ql-block">我在一岁时就离开了父母,和父母共同生活是在高中以后的两年,父女关系就不必多写了。</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从中国传宗接代的理念中弟弟在家族中很重要,深得父母看重。况且弟弟小时候属蔫捣型,长大了有大局观,有担当,脾气好,处事圆滑,家里不管是姐姐妹妹他统统让着。学习也不让父母操心,除了懒点、愤青点,其他方面近乎完美。记得我上中学时和弟弟生气,甩了他一记耳光,他当时就流泪了。怕他告状,但是他没有,过后没事人一样。想想我好后悔。</p> <p class="ql-block">记得老妈说过,1960年自然灾害时期,她和老爸都是宁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省给儿子。</p><p class="ql-block">这么受父母待见的弟弟,在我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两年多,似乎没有感觉到父亲对儿子特别关爱,也没有太多的指导和交流。翻遍影集也只找到一张弟弟幼时的父子合影。和一张我和他们的合影。我想,教育儿子,是父亲们该担当的任务,让儿子的目光更长远。不必多说了,父亲也是老式男人,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男人,唉!</p> <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我在婆家的若干照片中也找不到丈夫与公公的父子合影。发在此处的这张照片是我剪裁的、不能算数。丈夫是家里的次子,可能重视度不够,只是不知道长子是否有单独父子照片的殊荣。</p><p class="ql-block">公公忙于工作和学问,想必极少关心和了解孩子们的言行。当然也不会知道一直是三好学生、班干部的次子,其实另外一面是“发小”圈里出点子拿事的人。</p> <p class="ql-block">公公十多岁参加新四军,解放后硬是靠自己努力成了大学教授,学习精神令人折服。在情感方面和婆婆伉俪情深,处事方式也很细腻。记得初到婆家,物质不够丰富,公公经常分配我几把瓜子,几个水果以示关心。此事,我告诉过爷爷奶奶,爷爷当年359旅南下时和新四军共同作战过,笑呵呵的评论说,分配原则很明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新四军的作风,</span>如分香烟排级干部一包,连级干部两包;班长和战士则按支分。询问丈夫,他们小时候家里也是这样分配食品的。没说的,我跟进吧。</p><p class="ql-block">我分明看到公公情感表达,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孙子、哄孙子,一边呢喃一边晃者孙子,画面很温馨。这点婆婆都跟不上。我儿子一直和爷爷很亲近的。但是对他的子女又变成了老式父亲,不苟言笑。我的几个小姑子都没有和父亲撒娇的习惯。丈夫和他爸亦很少交流。真是遗憾啊!</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剪裁下来的公公、丈夫和儿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时间终于把严父的模板翻篇了。二十世纪中新晋级的父亲们纷纷放下架子,把对子女的爱展示出来,于是,家庭趋于平和,平等,互敬互爱。</p><p class="ql-block">当然,我的丈夫必须和上时代的节拍,抱着幼小的儿子时,满心满脸绽放着都是为人父的喜悦,得意,温情。和长大了的儿子相处时更是如朋友一样促膝长谈,娓娓道来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当年在医院生产,妇产科的好友将儿子从产房抱出来,新生命睡意正酣,褶皱的小脸无视他父母的存在。我抱起软软的他,轻轻移交到丈夫手里,却让刚刚升级的他显得手足无措,平托着儿子问怎么抱。那一幕仿佛是昨天的事啊。</p> <p class="ql-block">儿子的到来,似乎是当爹的希望。不然怎么时时用自己的肩头扛起儿子,恨不得用一己之力撑起孩子的一片天来。</p><p class="ql-block">丈夫比我有耐心,从来没有骂过儿子,更舍不得动他一手指头。我评论过当父亲的他:一个人拍马屁的功能就那么多,你完全用到儿子身上了,就没有剩余精力用在领导面前了。那种对儿子呵护是打心眼里发出的。</p> <p class="ql-block">儿子三岁多,我们一家在兴庆湖上划船。</p> <p class="ql-block">添丁的日子虽劳碌,但依旧不满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借用小姑子家的乖乖女拍照,满足一下多子女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既然当爸爸了,那就俯首甘为孺子牛吧。</p> <p class="ql-block">1989年,丈夫陪儿子在青岛海边的沙滩上玩耍。</p> <p class="ql-block">常言说父爱如山,是儿女的依仗。古训云:养不教父之过。想想当爹也不容易,有了儿子就多出一份牵绊,既要引导,还要教育,又要上班挣钱,又要言传身教,真挺累。儿子在长大,其中贯穿着父亲的担当和慈爱,表率和耐心,心血铺成孩子长长的成长路。</p> <p class="ql-block">背负受伤的儿子上学校。</p> <p class="ql-block">2004年,终于到了儿子穿上学士服拍毕业照的时候了。当爹的,我可提醒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继续加油!</p> <p class="ql-block">1999年,春节到南京探亲时,在莫愁湖畔快乐的父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7年,我和丈夫陪留学期间回国的儿子游览陕西富平县陶艺村,看看稳健型的父亲和踌躇满志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儿媳历尽艰苦迎来了孙孙。</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家因为孙孙的到来都升级了。</p><p class="ql-block">我想说,当初我儿子大摇大摆,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成为我家第三位成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后潇洒的和老爸老妈挥挥手、组建自己的家庭。有儿子了,过好小日子。我家又有了父与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看,儿子和孙子有着一模一样的眉毛,这就是遗传的力量造成的吧</p> <p class="ql-block">粑粑麻麻快来呦!哭声就是命令。</p> <p class="ql-block">2017年,父子俩在上海儿子家的小区里。婆家娘家和孩子三家合力凑钱加贷款、儿子购买了一间小房,条件不错。丈夫说"看到儿子娶妻生子安居乐业,感觉作为老子的使命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从此开始,我和丈夫的享受之一就是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我儿子和他儿子的父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自从有了孩子,儿子和媳妇的外出不再轻松潇洒、一家三口的旅游变成这种模式了。</p> <p class="ql-block">我的儿子带着他的儿子成长,有苦也有乐、个中滋味唯有自知。</p> <p class="ql-block">瞧这父子俩,是在搞笑还是搞怪呢。</p> <p class="ql-block">父子交流中。</p> <p class="ql-block">1988年,丈夫到北京出公差。4岁多的儿子骑在肩头上逛北京,参观了天安门、八达岭长城等地。</p> <p class="ql-block">2019年,儿子媳妇带着孙子到北京旅游。受到前一张照片的影响,这父子俩专门到天安门、在同一位置拍了照片,非常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照片是我在上海儿子家里拍的,我将其命名为“爷爸孙合影”,子嗣延绵不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