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家陈鲁南传略

傅建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戏剧家陈鲁南(1915.11~1960.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戏剧家陈鲁南传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建平 傅建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陈建平为传主之子,傅建华为传主二女婿(该文应江西省老年艺术家协会之约而作,原载《江西文艺史料》第12辑,此处作了个別技术上的订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省著名话剧导演陈鲁南,南昌县人,1915年11月出生于一个乡村的书香门第。父亲陈瑞,字邦彦,早年留学日本,对子女教育甚严。</p><p class="ql-block"> 陈鲁南自1949年5月南昌解放后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江西省委文工团、江西省话剧团(以下简称“省话”)、江西省文艺学校、宜春专区地方剧团(以下简称“宜春剧团”)担任导演和教务工作。</p><p class="ql-block"> 1960年5月,陈鲁南因病不幸英年早逝,年仅四十五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着夏装的陈鲁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年时期的陈鲁南,在南昌市私立志成中学高中毕业后,即在其大姐陈樱南的引荐下,于1934年进入著名音乐家程懋筠创办的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音教会”)下设的话剧团任学员,参加了1934年10月在南昌都司前教育厅礼堂公演熊佛西编剧的《政大爷》和《烙痕》、《电线杆子》等话剧的演出。</p><p class="ql-block"> 1938年初,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犯我中华大地,全国燃遍抗日烽火,音教会又创办了“抗敌歌咏话剧团”,作为年轻戏剧家的陈鲁南应团长程懋筠之聘,担任该团话剧导演,并带动其弟陈荐南等一批爱国热血青年,加入了这支抗日救亡的文艺队伍。</p><p class="ql-block"> 在剧团中,陈鲁南为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导演了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和《放下你的鞭子》、《流亡三部曲》、《凤凰城》等一批进步剧目,表现了日寇蹂躏我中华沃土、屠杀我中华同胞的惨况,演出时催人泪下,激发起观众的无比愤慨,终场时总是爆发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还我山河!”等抗日口号。</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陈鲁南还在泰和等地执导了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的话剧《家》,为唤起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主义,起了积极的教育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时期,陈鲁南在完成执导任务的同时,对音教会的歌咏剧团成员进行了音乐戏剧的基本训练;还担任了音教会出版发行的双月刊《音乐与戏剧》的编委,为培养文艺人才作出了艰辛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陈鲁南他抗日烽火中,意志坚定,热情炽烈。他从事抗日演剧工作全心全意,经常带病执导,并协助后台做效果、化妆、换景以至装拆舞台等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3年9月,陈鲁南(右)和同事合影于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舞台背景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南昌解放!陈鲁南和南昌人民一道,迎来了毛主席派来的解放大军。</p><p class="ql-block"> 当年8月,陈鲁南即入“八一”革命大学文艺部戏剧系学习。从此,他就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的戏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p><p class="ql-block"> 1949至1952年,陈鲁南在江西省委文工团任导演以及导演组组长。他于1951年9月执导了五幕六场话剧《方珍珠》,为省直文艺界捐献“鲁迅号”飞机进行了义演,演出效果很好。</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陈鲁南在宁都县参加土改,身体不好,时常患胃病,但他仍坚持在贫雇农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直至任务完成。</p><p class="ql-block"> 1953至1957年,陈鲁南在省话担任导演。在省话期间的1954至1955年,他被组织选送到北京中央戏剧学校导演班进修,导演班由苏联专家任教,结业后曾受聘参与组建福建省永安地方剧团并指导演出。</p><p class="ql-block"> 在省话的五年当中,陈鲁南执导了话剧《小二黑结婚》,1953年在南昌、萍乡等地演出;担任了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的副导演,于1953至1955年在南昌、长沙、九江、赣南等地演出。他还执导了《考验》、《西望长安》、《雷雨》、《李秀成之死》等话剧,演出效果深受社会各界赞誉。</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这五年是陈鲁南从事文艺活动的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1957至1959年,陈鲁南在江西文艺学校担任教务工作,悉心培养年轻一代戏剧人才。1959年11月送走了第一批省戏曲学校培养的赣中采茶班学员。</p><p class="ql-block"> 1959至1960年逝世前,陈鲁南受江西省文化局委派,负责筹办宜春剧团(现为宜春地区采茶剧团〉,担任第一任导演。在短暂的一年半中,导演了高安采茶戏《南瓜记》、大型古装戏《白玉带》和小型古装戏《扫窗会》、《闹瓜园》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9年5月,陈鲁南(左)参加农业生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7年10月,传主在江西省文艺学校工作期间校方赠送的茶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鲁南对文艺事业有着无限的热爱之情,他在执导工作中认真负责,勤奋肯干,表现了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要交给他导演的戏,领导可以放心,他会认真地进行排练准备,按照剧团要求完成任务,如期搬上舞台演出。每排练一部新剧,他总是事先对剧情日夜揣摩,翻阅有关参考资料,深入研究该剧的时代背景,风情习俗,戏理脉络等;对剧中不同角色的表演,琢磨分寸尺度、举止台步、语言容貌,力争准确传神,务求达到各个角色“自传”烂熟于心,演来适度自如,富有个性。</p><p class="ql-block"> 陈鲁南在排演过程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对戏中表演人物思想、感情性格、表演招式等,严格要求,从不放松,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以至多次。有的演员一句话的表达不合适,连续排练十几次才满意;有的演员一个字的吐音不合适,连续排练三天才放过。</p><p class="ql-block"> 例如,1960年春节,宜春剧团在当地演出了由陈鲁南首排的《南瓜记》,由于排练成功,有着很高的质量,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轰动了宜春全城,连演半个月,场场爆满,观众达一万六千人次。</p><p class="ql-block"> 初战告捷,宜春地委、专署领导同志很高兴,地委第一书记张国震特邀陈鲁南和全团主要演职人员去他家做客。新生的宜春剧团能够较快地打开局面,扩大影响,陈鲁南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陈鲁南在人际关系上待人诚恳,忠厚诚挚,他和演员之间有意见,从不倚仗职务大声训斥,与同事之间有不同看法,也很少变脸争吵,而总是以漫谈方式,拉家常似的,把意见或看法说清楚并妥善加以解决。他不是一个活跃狂热的艺术家,而是一位老成持重、踏踏实实的实干家。他平常拙于言词,不甚健谈,从不夸夸其谈说大话,有着“讷于言,敏于行”的性格特征。</p><p class="ql-block"> 陈鲁南在日常生活中俭朴异常,一身清廉。仅以住房为例,1950年代中,全家老小全挤在南昌市西万宜巷一幢屋的阁楼上,之后迁往南昌市桂旺巷十七号平房。尽管早在1951年4月,省政府主席邵式平就给在省委文艺工作团任职的陈鲁南颁发了光荣的《革命工作人员家属证明书》,书中提出在生活上“按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照顾”,剧团领导也曾多次考虑给他分配住房,他总是表示:“剧团还有比我更困难的同志,先解决他们的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着冬装的陈鲁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纵观戏剧家陈鲁南的一生,始终与文艺事业联系在一起。他不是一匹扬尘飞奔、日行千里的骏马,却是一头能够负重致远、跋涉前行的骆驼。</p><p class="ql-block"> 在短暂的四十五年当中,陈鲁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江西文艺事业。他终于走完了抗日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救亡宣传工作直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繁荣人民文艺黙默奉献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2年5月于南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老年文艺家协会编《江西文艺史料》第12辑刊登的《戏剧家陈鲁南传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件 与传主有关的出版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警官教育出版社《南昌之最》(1992年5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西人民出版社《吕玉堃传》(2012年10月)</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陈鲁南收藏的进步书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录 传主与家人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主婚仪照(摄于1937年12月)</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陈楚南(二妹),陈京南(大妹),姚淑贞(姚绍南)、陈鲁南,陈樱南(姐姐),陈荐南(弟弟);</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3袁桂香(母亲),左5陈瑞(父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主与家人合影(摄于1955年)</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陈建英(次女),陈建平(子),陈建华(长女);</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姚绍南,袁桂香,陈鲁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主与家人合影(摄于1958年)</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姚绍南,陈建平,陈樱南,陈建英;</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陈建华,陈鲁南,彭水生(陈樱南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