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冯友兰文集》的“中国哲学史(上)”,原以为挺沉闷的,故纸堆里翻腾,找不出多少新鲜事。可是我错了,先是为其分类法所折服,后为墨子的新知而惊奇,现在又被对孟子的新了解而振奋,真是惊喜不断,感受接二连三地涌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①以民为贵。孟子主张以德服人,推崇王事。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均系为民,故民皆悦而从之,进而建立理想的王治。那么,各种角色中,孰轻孰重?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也就是统治阶级,君轻,也就是为民服务的。谁轻谁重,一目了然,自不待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②劳心劳力。和我差不多年纪的人,提起孟子,大抵张嘴就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单纯理解这段话,可能把劳心者归于剥削阶级,劳力者归于被剥削阶级。我们当时就是被这样教的,也是这样理解的。现在看来,如此解释不免武断,可能失于片面。因为这段话前边还有一段话,如果将之叙述全了,再来考虑,可能就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前一段是,“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身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接下来才是,“劳心者……”冯友兰先生说,在社会中,一人之生活,需用许多工艺之出产,一个人不可能承担所有之事,故必分工互助。我的理解,劳心和劳力,分工不同而已,往阶级的剥削和被剥削上硬靠,有断章取义之嫌,也或许是特殊环境下别有用心的需要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③公田私田。孟子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土地是人的命脉,有土地就能活人,把土地分给老百姓,使之都有活路。冯先生曰,此就原有之井田制度,转移观点,将其变为含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也。依孟子之理想,土地乃为国家所公有,人民受土地于国家而自由耕种之。这与古代的井田制不同,那时的土地归贵族所有,而此刻这种制度下的土地为国有。但是,管理方式仿照了井田制的做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④义务教育。孟子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不用冯先生解读,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和家庭教育,我们都再熟悉不过,我们都能想象得出来。我的眼前还特别浮现了“普九”扫盲时的景象,没有受过教育的成人,国家专门组织办学习班,扫除青壮年文盲。这不就是“庠序学校”吗?难道说,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设计蓝图了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让我们复习一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要点。公有制,人民当家做主,劳动分工,按劳分配,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相似的惊人,惊人的相似!难道是巧合吗?历史不容巧合,但真的巧合了,必有缘故。孟子,社会主义制度之先驱乎?是也?非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