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闹洞房趣闻

河南 旗开得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咱们中国人结婚当天,图个热闹,闹个喜庆,可以说最热闹的环节莫过于闹洞房。各地都有各地不同的闹洞房习俗,但是习俗过分了,闹洞房闹过了、反倒成了闹剧,甚至酿成悲剧、惨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闹洞房又称“逗媳妇”、“吵房”,在迎亲的当天晚上进行。先由小姑送灯,寓意早早抱学生。送罢灯,无论长辈、平辈、小辈,聚在新房中,祝贺新人,戏闹异常,多无禁忌,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改革开放之前,生活在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已久,但是因为历史等原因闹洞房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潮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在我的记忆中,每年除了村里偶尔能免费看一场电影,调剂一下人们精神上的状态,村里谁家娶媳妇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希望,这种“雷打不动”的愉悦不仅仅能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而且对于贫穷落后的山村也是一种促进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金色的田野上,硕果累累的庄稼和瓜果蔬菜已经被勤劳朴实的村里人收割后,运送到家。趁着腊月,娶妻嫁女是那个时代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记得有一年的中午,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阵唢呐的伴奏声;根据以往经验,我知道村里又有年轻后生娶媳妇了。为了一睹新媳妇的风采,我加快脚步往前走去。十多分钟后,在村头看到近门红权叔开着村里唯一的手扶拖拉机,车斗里站着十几个上了年纪的男女,他们簇拥着一位长相清秀的姑娘,从她的打扮上我马上猜到就是娶来的红权妻子。看着新娘子漂亮的模样,那时候我的脑海里竟然产生这样一个念头——一定努力学习,将来找到一个好工作,也娶像红权婶子一样漂亮的新娘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五十年代,村里还没有电。听村里上年纪的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那时候没有电,一切文化活动与村里的人无缘。唯一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就是村里谁家娶新媳妇了,大家可以去闹洞房。贫穷是文化的毒瘤,落后是愚昧的父母。不知什么时候,当地流传下来一句不成文的规矩——新媳妇进门村里没有大小。用当时的话解释,就是谁家娶了媳妇,村里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动手动脚或者开开玩笑。可能那时候人们太缺少精神需求了。到了晚上,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去红权叔家闹洞房,这一闹竟然玩到了天明。平时,思想保守的人也放开了手脚,看上去很老实的人这时也“调皮”起来。因为有——新媳妇进门村里男女老少无大小做“思想后盾”,在红权叔的婚房里一群男女嘴里吆喝着,发出肆无忌惮的低俗的声音。还有的老光棍可能平时得不到女人的滋润,太渴了;趁人不注意也敢伸手去新媳妇的身上摸一把。村里人真能折腾,闹洞房的花样百出。印象中有过独木桥——找来一根条凳,让结婚的男女站在凳子上,从两头往中间走、中途不得停下来,如果从凳子上掉下来或者失败了,要重新再来,直到顺利通过才算罢休。数肋骨,也是一种取笑新媳妇的游戏;闹洞房的人专捡新媳妇敏感的部位去摸,明曰数肋骨,如果实话实说就是变相耍流氓。编织布袋的游戏更绝,三五个大汉把新媳妇按在床上,另外几个人伸手从她的臀部往上开始,沿着脊背往上“移动”,很多人不是按照常规出牌,而是以“联通”咯吱为目的。不堪忍受的新娘子哭笑不得,骂不得,只能默默忍受别人的非礼。往衣领里投花生,在裤裆里塞核桃已经不是闹洞房人的专利,很多地方都在上演这些精彩的“片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六十年代,村里人闹洞房出了人命。洞房花烛夜原本是幸福的日子,但是脑袋被驴踢了的大有人在。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把人家的新郎官推出新婚的房间,找到一根绳子绑在门外的一棵树上。然后,大家掉头回去在房间里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者用下三滥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岂不知门外的新郎遭殃了。腊月的季节天寒地冻,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只狼,看到树上绑着一个人,狼竟然没有多做思考,然后就张开饥饿的嘴巴,开始用锋利的牙齿对新郎展开猛烈的进攻。遭到狼的攻击,新郎挣扎也没用,只好大声呼喊——狼来了、吃人呢!寒风呼啸,雪花飘飘。屋子里闹洞房的人听而不闻,有人说出门看看,还有人阻止——不让玩他媳妇,用这样笨拙的手段骗我们饶过他,哈哈!我们才不上当呢,伙计们……上,随着大家的一起动手,被大家七手八脚抬起的新媳妇从空中落下来,新婚的床板从中间一断为二,这就是当年农村闹洞房的真实写照。等大家精疲力尽,从洞房出来时,门外的新郎官已经被狼咬死,而且血肉模糊的躯体让人目不忍睹。那时候,人的法律意识淡薄,新郎官被狼咬死,主家自认倒霉,如果是现在法律法规健全的时代,当年“亲力亲为”的几个人可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遭受牢狱之灾那是铁板钉钉之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七十年代,村里有的地方不通电,闹洞房纯属胡来。结婚的人家只能用煤油灯照明。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大家的兴奋心情。听村里上年纪的人讲述,有一年春天村里的老光棍——年全大伯,娶了一个老寡妇。村里的人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情绪波动,大家吃过晚饭三三两两去闹洞房。那时候,动手动脚已经成为闹洞房的“看家神器”,多数人趁闹洞房,在寡妇身上“占便宜”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可能物质匮乏的原因,或者说寡妇门前是非多,那晚“耍流氓”的人因为摸了寡妇的裤裆,被人家拿起桌子上的煤油灯摔在了额头上。还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太主动”等原因,被人家把裤子也撕擦了。这些付出都是不值得的,付出再多“回报更多”,是那个年代的精彩演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七十年代,人们的恶习还在继续。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更多的人已经从单纯的武斗转变到继续为经济发展而努力上来。农村结婚闹洞房的习俗还在继续。那时候,村里有了电,寂寞冷清的山村也开始热闹起来。村里谁家的孩子结婚,当天要好酒好菜招待亲人好友,晚上还要放电影庆祝。但是,闹洞房的习俗还在继续,可能看电影是个别人的爱好,闹洞房的人岂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叔,可能是闹洞房的“高手”。村里谁家娶媳妇,他每场必到,而且坏主意比使出的花样还多。过去是煤油灯,晚上黑灯瞎火,他可以趁机占点便宜,如今在明亮的灯光下,他都有点不好意思。在别人还没明白时,电灯开关的绳子已经被他扯掉了。人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用时下的话来说,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闹洞房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烈。谁家新燕啄春泥,村里人除了去主家帮忙,偶尔透过窗户看一眼新娘子,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更多的是新郎新娘的亲朋好友在敬酒或者开开玩笑。昔日那种,看见新娘子眼放绿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进入九十年代,流行集体婚礼和旅行结婚,这给闹洞房的人遭到致命一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今流行主持人主持现场婚礼进行曲,这让闹洞房的习俗无处可藏。如果现在还有闹洞房的习俗,还是早点结束比较好。与时代潮流不和谐的感受,已经没有藏身之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后记——新人结婚图个喜庆、热闹是人之常情,很多亲朋好友性格开朗,希望借着“闹”活跃气氛也可以被人理解。但这种“闹”应该至少有个度、有个界限,如果兴奋过度,闹洞房出现闹剧、悲剧甚至是惨剧,这样的事还是少做一些为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