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关心的教育</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读书心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润泽</div> <h1>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博士内尔•诺丁斯,诺丁斯博士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关怀理论,在这本书中,诺丁斯描绘了一幅崭新的教育蓝图,在这幅教育蓝图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作者在这本书中强调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自己身边的一切动物、植物、环境,关心物品,关心知识和学问。</h1> <h1></h1><h1><br></h1><h1><b>一、关心教育的原因:成人关心的缺失</b></h1><h1><br></h1><h1> 诺丁斯在本书中指出,之所以需要展开关心教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而来自成人的关心的缺失,很有可能会使孩子误入歧途,所以也要让孩子学会关心。<br></h1><h1> 从家庭来看,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家庭情况,有的孩子可能父母双全,有的孩子可能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孩子拥有亲生的兄弟姐妹,有的孩子可能有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甚至有的孩子的兄弟姐妹和他毫无血缘关系,有的孩子可能有养父母,但有的孩子只能跟亲戚住在一起,正因为这些千差万别的家庭,让孩子所面对的社会存在着千差万别。固然,有很多孩子能够得到来自周围成人的爱与关心,但仍有非常大基数的孩子,得不到来自成人的关爱。作者在书中展示了一个调查结果,对美国女童子军所做的调查显示,10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声称没有成人真正关心她,而在贫困的孩子中,100个孩子中就有七个孩子,表示没有成人真正的关心她,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现象。</h1><h1> 从学校教师角度来看,在女童子军中的调查显示,只有1/3的孩子称他们的教师关心他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认为教师关心自己的人数逐渐减少。孩子内心认为教师不关心他们,导致孩子对教师缺乏信任,也缺乏最基本的对他人的尊重。这与当下的教育现状有关,也与当代社会所给予孩子的大范围的信息有关。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下,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包括儿童在内的每一个人,谋杀、打斗、性爱、战争、竞技、游戏、体育等各种内容的信息,也让孩子变得越发个性化,教师所需要付出的关心可能跟不上学生自我的成长速度。<br> 毋庸置疑,缺少关心的这种状态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这与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意识有非常重要的关联。如果让中国父母在关心和学业二者之间进行比较,肯定是后者更被重视。这长远的意识问题,并不能快速得到改变,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关心自己。</h1> <h1></h1><h1><br></h1><h1><b>二、关心教育的对策:学会关心</b></h1><h1><br></h1><h1> 正因为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关心缺乏的现象,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br>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我。教师可以将一些看起来互不关联的教学内容以关心为主题,有机的整合起来,诺丁斯提出,可以将各自为营互不联系的体育课、家政课、驾驶教育、性教育、毒品教育、健康与卫生教育以及父母准备教育结合起来,把教这些课的老师放在同一个大的团队中一起工作,共同探讨学生如何学会关心自我的问题。这其实与我们当下所推行的STEAM课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找到在同一个主题下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共同点。在诺丁斯看来,对自我的关心是十分重要的,其中诺丁斯特别强调了运动和锻炼的重要性,他认为身体是我们体验生活与成长的前提,从身体出发,可以经历长大与成熟、快乐与痛苦。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锻炼身体的意义,自己学会健身,这是学会关心中的重要一步,学会自我关心,就是要学会关心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在追寻理想的路上进行有序可循的职业规划,在人生各个发展阶段,做各个阶段应该做的事。</h1><h1>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其中包括自己爱的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同事、自己的邻居以及自己的父母、老师。诺丁斯指出,关心身边的人,适用于所有情境里的关心关系,它强调这种探索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关心关系,在本质上可能是平等的,但也可能是不平等的,因此都需要关心者和被关心者能够收到恰当的回应。在面对竞争关系时,学生需要对整个行动都保持兴趣,这会让对手也能够体会到参与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共同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这就是有益的竞争。诺丁斯认为前者是平等的关心关系,而在亲子和师生之间的关心关系,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在亲子和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孩子和学生往往扮演者被关心者的身份,家长和老师往往扮演着关心者的身份,这种长期固定维持的关心关系也是一种必要的关心关系。<br> 再者,要教会学生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诺丁斯指出,学会关心的一个重要准备,是认识到一个人可以站在争论的双方,很多情况下,我们所面对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站在自己这边,而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接受各种各样的人,也要学会关心各种各样的人,在事物和人处于自己对立面的时候,要客观的做出评价和判断,确保了解的信息全面并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h1> <h1>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借鉴,学会关心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在反思中前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