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晚上8点30分,东航5748航班从昆明准时起飞。飞行时间40分钟,在我乘坐过的数百航班中航程最短,尤其与浦东-达拉斯-布宜诺斯艾利斯那段长达5万里的航程相比,如同坐了站市内公交。到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的嘎洒国际机场也就9点多钟。</h1><h1> 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季序轮回。西双版纳属热带湿润区,又处云贵高原滇西山地,气候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双控,季序以旱季与雨季方式交替,热量丰沛,终年温差很小,暖意缠绵;又因地势高低导致温差,使这里的热带、暖热带、暖温带从低地朝高地垂直分布,使一个地区(州)同时跨越三个气候带。我们飞往西双版纳赶的是旱季后期,阳光天天灿烂,早晚凉爽,中午阳光下较热,我在沪跟踪那里的天气预报,未来半月晴朗模式持续,日最高气温30至32(摄氏)度,最低气温25或26度,与多雨、不时要披挂冬装的上海比较,灿烂和暖意缱绻。</h1><h1> 晚8点30分,“波音-700”准时起飞。</h1><h1> 我左侧(靠走廊),坐着一位身着大红外套,年约50岁、发福已有些年头的矮个女士随口问道:</h1><h1> “去西双版纳旅游?”也许是云南口音,在我听来,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方言都一个腔调。</h1><h1> “是啊,你也是?”看上去她也拥有了非节假日出游的年纪。</h1><h1> “不是,我是做生意的,现在是回甲(家)。” </h1><h1> “嗷,西双版纳的老板。”我笑了笑。这个年纪还没躺平,已坐吃等死多年的我于是惭愧,便恭维道:“现在还在经商的可全都是能人啊。”</h1><h1> 她也笑了笑:“你们在西双版纳玩几天?”</h1><h1> “4天。”</h1><h1> “时间太短啰,最少也得嘶(10)天!” </h1><h1> “10天?有那么多地方可看吗?”我旅行,主要是看不是玩。</h1><h1> “我们西双版纳太美啰,到处都是美景,很多外地来的(人)要在这里头住好多个月唻!”</h1><h1> “你看西双版纳哪些地方最美?”我想借机考核一下旅行社的安排。</h1><h1> “你们都去啦(哪)些地方?”她反问。</h1><h1> 我将记得住的景点说了几个。</h1><h1> “都是常规旅游项目。”</h1><h1> “还有更好看的地方吗?”</h1><h1> “夜晚乘船游览澜沧江,夜景特别漂亮。”</h1><h1> 我们合同里有那个项目,只是须自备银两,报价300元。此外,她也没提别的建议。这表明“国旅”W姑娘对我们还是负了责的。</h1><p class="ql-block"><br></p><h1> <b>一、野象谷</b></h1><h1> 野象谷属勐养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一部分,在“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中曾获金奖。野象谷位于景洪市勐养镇镇北的三岔河,距景洪市区20多公里,车约行半个小时。</h1><h1> 野象谷突出的特点是“野”:群山连绵,谷地林木茂密,高矮参差不齐,与东北齐整的人工森林比较,显得杂乱无章。迎着微风,走在山谷里架设的蜿蜒的游步栈道上,跨过丛林中的河滩、小溪、山谷、林地,呼吸含着朝露的清气,顿觉生命的开朗。这片广大的林地中确实生活着350多头野象,约分为50个团体,还几乎是云南境内野象“社群”的全部。记得上世纪60年代,野象几乎在云南绝迹,为此,上海动物园里的活“标本”,还是锡兰(今斯里兰卡)女总理班达奈拉克赠送的国礼。如今的野象规模,倒是对云南环境的某种肯定。依托这些天然“野”优势,尤其是那珍贵的野象群打造国家公园,便名副其实。</h1><h1> 这是一大片山谷洼地,水量充沛,是野象们传统的“饮吧”。我们上午10点入园,相当于上海的早晨,未遇见野象,据说那是因为它们喜欢傍晚、夜间来逛“夜店”,或曦微的清晨相聚此地畅饮。这些野象谷的主宰,自然要按自身的习性自由生活,随意“象生”。此外这片森林地带还有野牛、绿孔雀、猕猴、长臂猿等野生动物出没或定居,飞鸟、蝴蝶的种类更是不计其数,是云南省一个天然的野生动物园、博物馆。</h1><h1> 我们踏着游步栈道进入开阔的谷地。左侧,远处是一道长长的山脊,那山被层层绿叶遮蔽得严严实实,山脚下一条山溪静静流来,在栈道旁蓄积成一大片安宁的湖水。水中一组组睡莲若即若离、似连非连,刚出水的莲花羞答答,如海棠般绯红,颇具集体主义精神的绿色莲叶便也学着抹红。所以,那一池睡莲的新叶开始碧绿,长成以后却都微微氤红,这是自然界对睡莲叶片的写真,使人联想莫奈“光的梦想”里那些不屑争春的温良流影。</h1><h1> 进入山谷深处,我已看清这片热带雨林与亚马逊流域的雨林在规模与气势上的明显差异。野象谷虽然偶尔也见阔叶树钻天,但是林木胸径大多不足,不见原始林带粗大、勃郁、竞相拔高后那种蔽天遮日的气势。难道这片雨林已然“次生”?好在速生的小树、灌木、藤蔓早已本能地伺机扩张开来,使大多游客未必觉察。</h1><h1> 忽见栈道右侧有游客聚集,他们正朝一棵树的树冠指指点点。原来吸引他们的是两只猿猴。猿猴很小,夸张地尖嘴猴腮,浑身皮毛深黑,面颊上缀两撮对称的白毛,状态异常机警,一只上蹿下跳,难以捕捉影像,另一只相对文静,用精明的圆眼来回扫描游客,应当是为化缘而寻觅、判断可能的施主。两位应当是这里的常住猿口,身后或许还有大家族盘踞,它们在树上出示了“白颊长臂猿”的集体户口。</h1><h1> 由于两位都有多动症,我费了点功夫,才得到两张人类祖先近亲(人类学证明我们的直系祖先是倭矮猩猩,于是这种小家伙只能是某种近亲)的较清晰照片。</h1><p class="ql-block"><br></p>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睡莲-使人联想莫奈“光的梦想”里那些不屑争春的温良流影。 <p class="ql-block">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内据说有10多头野象的“野象谷”国家公园-林中的蓝孔雀与白孔雀</p> 野象谷-河里的野象一家在河中嬉闹-(百度) 野象谷-野象传统的林中“饮吧”-河里的野象一家在河中嬉闹-(百度)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内的“野象谷”国家公园-林中的白颊长臂猿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野象谷”国家公园-林中的热带植物紫葳科猫尾木-白叶非花-黄色的小五星才是花 <h1> 野象谷的花不多,却也灿烂:合欢树上那漂亮的绒球红得正欢,妖娆的黄色曼陀罗也许自知罪错而在列队低头忏悔,还有猫尾木树冠中夹杂的易被误作花瓣的雪白叶片招蜂引蝶的风头远胜其唯唯诺诺的五星小花……“兰园”里兰花品种不少,由于花期差异很难同时芳菲,只有蝴蝶兰、碧玉兰、蝉兰及不识的寥寥几种正在吐艳,真正灿烂的多是兰科植物的远亲近邻,如鲜红或蜜黄的观赏凤梨、烈焰般燃烧的三角梅、始终受人青睐的美人蕉等。<br> 野象谷的当家角色是大象,虽然野象难见,但是“大象学校”的学员每天都会兢兢业业地出来站台补缺,它们做功课的憨态可爱、可笑:体育课上能以笨拙的短粗腿精准射门;会用长鼻与人配合默契地表演跳绳;尤其是美术课上令人惊奇的“画功”,那条具有300多块肌肉(人的全身才100多块肌肉)的象鼻,不仅力大,且挥洒自如,得心应“鼻”,不仅能“握住”那微小纤细画笔,居然还能准确地描摹,并将绿色油彩点进小画板上每片树叶的轮廓。谁还会认为这是巨型动物的条件反射?我于是感叹它们的定力、笔力、眼力,甚至脑力,无法否认每件作品的像模像样。至于大象“选美”,我倒认为它们将草帽扣到任何一个女人头上,都不是因为那女人长得好看。大象自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我们这些只生两个鼻孔和一对可以被忽略的小耳朵的人类,在它们眼里不要太丑啊,哪里还够被选美的资格?它们将草帽甩来甩去,最终“落帽”,无非是在随机戏弄、挑逗丑陋的人类。倒是被大象“选中”的“美女”那种兴奋,令我哑然。<br> 在大象表演之前,阿亮和国兴买了喂象的食物,以换取与大象交流情感的机会,并拍照留念。阿亮给国兴抓拍的喂食照片恰到好处,手都伸入象鼻中去了,那庞然大物居然毫不在意。两人转换角色后,已收受好处的公象立即失去了耐心,开始敷衍,致使阿亮没能获得同样完美的照片,因而遗憾。<br> 实际上遗憾、不完美,也是旅游的魅力。</h1>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野象谷”国家公园-林中的热带植物-合欢花(红合欢)-在新西兰这种花到处都是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曼陀罗-有毒的美丽花朵-低眉顺眼地忏悔-自知有罪错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红叶不是花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常见的“滴水观音”(也有毒,毒性不强)在野外的形态 69、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兰园-园内景观-观赏凤梨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兰园-兰花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兰园-铁皮石斛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兰园-园内景观-悬在头顶的奇异植株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兰园-碧玉兰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兰园-不知其名的花 74、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当年的“小木工朱国兴在用买来的食物喂大象-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大象学校-表演-大象舞绳让人跳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大象学校-表演-大象作画-画作像模像样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大象学校-表演-大象选美 云南-勐养子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野象谷-大象学校-表演足球-大象精准的射门 <h1><b> 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b></h1><h1> 由于亚洲、澳洲、南欧、北美、南美、北非的热带林地我几乎都有所涉足,关于森林的规模,我有进入完达山脉和兴安岭作业或观赏的阅历,因而对于这座原始森林公园并无多高的期望值。所以,当天下午进入具有“沟谷”特点、热带丛林属性、占地26310亩的“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我便预感这会是一个乏味的下午。</h1><h1> 后来的事实表明我预感出错。</h1><h1> 入园后我们步行前往游览车站。途中,突然被一条垂直横在面前的公路和一大群连跑带飞的孔雀截住。这种在动物园常见的几只或十几只色彩斑斓、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的生灵,在此量变为数百(后来得知是300多)自由个体构成的庞大集群,其中既有原籍东南亚的蓝孔雀,也有云南、广西的“土著”绿孔雀,它们离我近在咫尺,密集、绚丽,或刚展翅升空,或在狂奔助飞,陆地、低空三维缤纷,千姿百态,美轮美奂,场景如同天籁!当时事发过于突然,我来不及卸下单反镜头盖,切换“快门优先”,也来不及掏出手机、打开照相功能,几百只美丽的小家伙便在我束手无策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h1><h1> 孔雀,是傣族人心中活的图腾,象征吉祥、幸福、美丽、善良,也是人类喜爱的最美丽的大型鸟类,是传说中的神鸟凤凰的原型。“凤凰”群如此浩荡地突如其来,又稍纵即逝,是艳阳下一个神奇的童话,一片绚丽的色彩。我当时那种失落啊,如坠云雾,几分钟后才缓过劲来:假如事先预知会有这样一场空前绝后的“艳遇”,我就能用相机永远留住这美丽的时空!</h1><h1> 此时,一位身着淡蓝色工作服、朝孔雀群发令的“导演”笑着走过面前,我顿时领悟:这座号称“原始”的森林公园的突出魅力,已然不是自然原态,而是为发展旅游业而精心设计、编排的“人文”。</h1><h1> 游览车通过狭窄的盘山小道,将我们直送山顶,自上而下计,这是景区游览主序列的第一站:“雨林吉象大嗨泼”——一个常年为游客展示傣族“泼水节”欢乐情景的互动与表演场所。</h1><h1> 泼水节,是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的节日,每年于4月中旬傣族新年第一天开始。云南(西双版纳)、广西等地的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与泰语民族和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清早会同时沐浴礼佛(以清水为佛像除去灰尘),然后城乡的大街小巷村寨以清水互泼,除旧迎新,有吉庆之意。泼水节长短因民族而异,一般3至7天(傣族3天),民族特色浓郁,由:划龙舟、放高升(焰火)、泼水、文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构成。</h1><h1> 我们走进“雨林吉象大嗨泼”现场的时候,那里上已经聚集了约六七百游客。等了不长时间,“大嗨泼”开始。</h1><h1> 在乐曲声中,广场左侧坡道上下来一支队伍,为首的是一位双手合十、身着白色傣族短袖服装的英俊青年,他稳坐大象脊背,一顶不大的金撵在他身后形式主义地晃动(举撵者难以靠近大象),几个随侍跟在左右,缓缓下坡,走向广场大楼前的舞台。有人说这是王子,有人说这是傣王。泼水节本是贵族与平民同乐的庆典,因而到场的是王子或傣王都没关系(这里权且先入为主吧)。王子身后有几个人或持或捧地操弄竹制乐器,如乐队般吹吹打打,随后是两长列穿着红、黄、蓝、绿、紫傣族彩裙的窈窕美女,身段婀娜,边走边舞。由于疫情的幽灵仍在游荡,她们都戴着口罩,只露出两只明亮的眼睛,这种简易装备反生一种奇异的审美效果:几十位姑娘就像一个模子刻出的“口罩西施”,似乎个个完美起来。</h1><h1> 简短的仪式过后,“雨林吉象大嗨泼”舞台中央两尊“大炮”开始发威,朝广场上的人群喷出漫天水雾,两边站立的大象也同时行动,它们用长鼻伸进彩色的水缸吸水,然后举鼻将水喷向人群,早已聚拢的游客立即欢呼或惊叫起来。人工与大象联合制造的水雾在广场中心飘逸、弥漫,凉风凉气扑面。青年男女游客在园方泼水女与小伙(即先前“王子”的随从们)带领下,连蹦带跳地舞蹈起来,开心非常。</h1><h1> 这种轻歌曼舞式的“泼水”,比傣家泼水节上用树枝蘸水轻洒在长辈、亲友身上祝福的“文泼”还要温柔、温情,一些参与感极强、满身花红柳绿的中老年游客也不断加入其中。然而,泼水节的高潮是“武泼”,青年男女用各种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又泼又浇,谁身上的水多谁就最幸福,男女之间也以此表达爱意。这天晴空万里,气温暖热,是“武泼”的好日子,原先随“王子”起舞入场的彩裙姑娘与白衣小伙开始用盆舀水,准备放手一搏的时候,曾被预警的游客便四散奔逃,由两圈彩色水缸围成的圆形场地内,只剩下“专业操盆手”在乐曲声中奋力狂泼、嬉笑、撒欢,原本衣袂蹁跹的少男少女个个成了落汤鸡,“雨林吉象大嗨泼”立刻演变成一个欢乐的大型表演节目,把整个山谷煽动得欢腾起来。</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定制小团”在园门口的合影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园旁的“湄公河水底世界”展馆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山地规模化的沟谷雨林-据说同纬度的其他地方主要地貌是沙漠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入园-路过园内“放飞孔雀”演出现场-附近设有园内游览车的起点站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游览主序列第一站-是常年展示傣族泼水节艺术的情景现场-这是傣王骑象出场的场面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游览主序列第一站-是常年展示傣族泼水节艺术的情景现场-形式主义的金撵-这是傣王的随从们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游览主序列第一站-这是傣王的仕女们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游览主序列第一站-这是傣王的仕女们-边舞边行-妙曼蹁跹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游览主序列第一站-这是泼水节场景表演-大炮里射出的水雾弥漫广场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游览主序列第一站-这是大象们上场发力-与大炮一起喷雾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游览主序列第一站-这是这可是突然朝人群喷水了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展示傣族泼水节艺术的现场-广场上水雾弥漫-游客们还能忍受的待遇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展示傣族泼水节艺术的现场-广场上水雾弥漫-游客们在雨雾中集体起舞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展示傣族泼水节艺术的现场-武泼即将开始-预警后游客纷纷逃离中心广场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展示傣族泼水节艺术的现场-此时只剩职业泼水的青年男女在操盆狂泼-互动变成表演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展示傣族泼水节艺术的现场-从高处观赏“武泼”现场-能坚持的人不多了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这是傣族群众演员与游客一起在广场周边跳民族舞 <h1> 眼看泼水已近尾声,我们登上“大嗨泼”舞台楼后的“热带沟谷雨林”入口,同行者都留下“到此一站”的照片,然后乘游览车下山,进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决不原始的第二站“爱伲族山寨”。</h1><h1> 真正的山寨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看到的已然是“山寨”的寨门、吊桥、公共活动场所、早年生火做饭的炉灶、民族喜闻乐见的活动或游戏的示范之类。阿亮还学前头“示范”的一位少妇的动作,趴下身去,在傣族炉灶前作煮饭秀,说要拍张照片,我便让他做吹火状,照片里看还装得真像是那么回事。</h1><h1> 我们到处打听山寨在什么地方,当地人嘻嘻地笑,说这里就是。我一头雾水,这哪有什么村寨的痕迹?后来,在陈列馆通往寨外大吊桥的途中的丛林里,的确看见了散落林中的几座竹木结构、茅草房顶的陈旧小吊脚楼,这一看便知是对爱伲族、傣族等少数民族过去住宅的仿制,并非真实村寨的遗存。几年前,我和老温从曼谷往芭提雅的途中,曾顺道参观过原溃退缅甸的国军93师、后被泰国安置到北部美斯乐的残部建立的“风情园”。规模不大的寨子里,吊脚楼里生活场景依旧,孩子还会伸出小脑袋来窥探我们。虽说他们也只是供观赏的活道具,但村寨却是当年的遗体。眼前挂着漂亮名牌的“爱伲族山寨”,居然连那国军残部演绎当年生活的规模、场景都没有,不免使人失望。</h1><h1> 出了“山寨”的山寨,落在最后的我和老温走向游览车站,但发现阿亮、国兴他们四人都去了公路对面的一座露天小剧场,我俩也随即变线,也坐进小剧场。原来,台上7位姑娘、小伙正在表演云南民族民间器乐节目,吸引了听到丝竹乐就兴奋的国兴,他喜欢那些琴瑟箫笛中的“竹”音,半个多世纪前“入行”,自然成了资深“演奏家”,至今仍以吹奏竹管类乐器为日常乐趣。</h1><h1> 舞台虽小,却也精致:这是山崖绝壁下的一个池塘,舞台设在塘后,比蓝绿色的水面略高,由两个吊脚楼的三角茅草顶覆盖、装饰。台前台后,台上台下都有花草藤蔓簇拥,右侧是一组英武青年挥刀斩杀恶龙的雕塑,雕塑后头的绝壁上,是一溜细瀑在静静地流淌,小环境便愈加生动、文艺起来。</h1><h1>听完一位小伙吹奏之后,我提醒该去等车了,按导游X介绍,山下还有最精彩的节目呢。</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泼水节展示现场大楼后的景观-热带沟谷雨林的入口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登临热带沟谷雨林-这只猴子可以伸出单臂用“手”灵巧地接住游客每次抛下的水果、食物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泼水节展示现场大楼后的景观-热带沟谷雨林的入口-看上去像一对中年人呢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主序列第二站-进入“山寨”的爱伲族山寨-这是寨门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车在山腰里的第二站-进入“山寨”的爱伲族山寨-这是阿亮在仿造的爱伲族吊脚楼内的灶火前佯装吹火煮饭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公园游览车在山腰里的第二站-进入“山寨”的爱伲族山寨-这是爱伲族居住的吊脚楼-复制展示建筑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游览主序列第二站-进入“山寨”的爱伲族山寨-这是走出山寨的许愿桥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进入“山寨”的爱伲族山寨-这是寨外搭设的爱伲族多钟民族乐器演奏的剧场-台上正在演出 <h1> 山脚的第三站“孔雀山庄”,把我们当天的游览推向高潮。</h1><h1> 孔雀山庄建在山下的金湖。</h1><h1> 金湖,是傣族佛教典籍《贝叶经•召树屯》传说故事。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有点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叙事的悲怆味道,因长诗非叙史,是单一故事,因而篇幅、艺术高度、历史地位,世界影响都无法与荷马类比,但结局却比荷马史诗更温馨、光明:召树屯王子与神女孔雀公主喃诺娜在勐板加的金湖畔偶遇、相爱,公主“乐不思蜀”滞留人间。失去爱女的孔雀国王震怒,发动战争夺女。王子率军出战,获胜而归,但此时公主已因家中奸人侮辱飞回天上的家乡勐董板。王子历经千难万险,999天后来到勐董板,化解翁婿矛盾,牵手公主,回到勐板加幸福生活。</h1><h1> 金湖,正是王子和公主相遇、相识、相爱的地方。我想,眼前这金湖应是按《召树屯》中“密密丛丛的树林里,一个镜子般的金湖碧波荡漾”的意境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山寨”的。我还觉得王子的音译名字“召树屯”既“树”又“屯”,还别扭(翻了字典,的确也无更合适的汉字可选),可这三个汉字的发音却是傣族“坚强勇敢的王子”的符号,很阳春白雪。</h1><h1> 金湖选址与建筑景物设计都还有些意境。背景翠岚幽深,天地间圣洁的美默默流泻,宛如仙境。我虽没在湖畔的傣式建筑中找到长诗里的古寺,但湖边、湖中,涂饰金色的尖顶、屋脊、孔雀图案的傣式屋宇及其亭、台、栏、廊都闪耀着小乘佛教的光芒;水面静浮着一座金色绿坪的舞台,两旁各有一条金色孔雀船;通过200mm焦距的镜头,还能清晰地看到金湖左侧花团锦簇的半圆形孔雀园园门,园内10只拖着闭合长屏的孔雀亭亭玉立,其中最优雅的是两只风度翩跹的白孔雀。</h1><h1> 金湖前的观众席上已基本满员,我提议舍弃阳光暴晒的座位,紧贴最后一排坐席站立。演出只有20分钟,选择正中站位优势明显:前面无法站人,高度差让视野一览无余,可尽情摄影录像,坐席上空的棚顶还替我们将太阳过分的热情婉拒在外。</h1><h1> 漂浮的舞台移动到观众视觉中心,舞台后的喷泉以孔雀开屏、漫天云雾、鲜花盛开等各种造型变幻,呼应剧情。演出以金湖为主线索,用舞剧方式摘要表达王子与公主在湖边一见倾心,公主无奈回到天庭的痛苦相思,王子与公主悲喜重逢、携手步入幸福殿堂等几个主要场景。在旅游景点演出的一般是草台班子,孔雀山庄的演员看上去却有一定的专业功底,艺术上民族舞与芭蕾融合,舞蹈基本功到位,关键技术动作幅度较大,故事情节紧凑、一气呵成。演员登台、离台,都由装饰华美的蓝孔雀船接送,当王子与公主最终携手向观众致意时,300多只孔雀从山峦高处的沟谷雨林中飞来,呈现百鸟朝凤(凰)的美好寓意和恢弘的喜庆场景,为传说中的王子与公主完美的爱情结局助兴。原来,我们刚入园时的拦路孔雀,就是为参加上一场表演、正在按程序往山上运动的群体,也即现在飞落到我们面前的300多“群众演员”!</h1><h1> 王子(或青年国王)爱公主,公主恋王子的故事,古今中外绵延不绝,都是“高富帅”与“白富美”理想爱情的古典版。由于古代物质匮乏,温饱是当时民众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与现代人追求富有乃至暴富不同,古典版将“富”的理想落实于王族、仙境的富足、高贵,因而审美也清纯,由形而下的年青、美貌、英俊,朝形而上的勇敢、善良、忠诚、久远迁延。因此在当下的浮躁俗世,这种古代叙事仍有它清新的价值。西双版纳演绎的王子与公主还别具当地特色,浓郁的傣族风情与孔雀的艺术元素为旅游景点的演出增色,让我们有过了过把瘾的感觉。</h1><h1><br></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按照民间叙事长诗缩编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这是金湖左侧花团锦簇的半圆形孔雀园园门内的孔雀群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演绎孔雀公主与俊美王子的爱情故事-露天舞台后的喷泉呼应剧情如孔雀开屏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来到金湖游历的孔雀公主七姐妹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孔雀公主七姐妹翩翩起舞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召树屯王子与最小的公主喃诺娜一见倾心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孔雀公主们欢乐的群舞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活动舞台按剧情消失-喷泉随着音乐变幻造型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孔雀公主的家乡-天境“勐董板”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七公主出场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七公主出场-与经历千难万险到来的召树屯王子相见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演绎惊喜相见的情景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述说别离后的遭遇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海誓山盟、永不分离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召树屯王子携孔雀小公主回家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雨林中飞来的孔雀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孔雀还在源源不断地飞来祝福王子和公主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空中飞翔的孔雀群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这是放大的孔雀飞翔的姿态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演出结束了,孔雀们还在兴奋地在此汇聚 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孔雀山庄”-小舞剧《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演出现场-孔雀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这也是百鸟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