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曾一平 原创</b></h1> <h1><b>一、家长反馈:</b></h1> 卓妈家长:曾老师,请问小儿只有每次在喝牛奶及吃饭、水果、看有趣的课外书时,才能专注10多分钟左右,这个时间段小儿边吃边教闪卡,可以吗?其余时间就这里走走那里玩玩的,静不下来。<div><br>曾老师回答:这要学会孩子商量,让他心甘情愿接受。要“会商量”。</div><div><br>卓妈家长:这要学会跟孩子商量,让他心甘情愿接受。要“会商量”。孩子这么小怎么商量啊?</div><div><br>-------------</div><div><br>卓妈的孩子才2岁1个月,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跟他商量呢?<br>类似的问题肯定不只是这一位家长才会遇到,别的家长也可能同样会遇到。怎么解决?下面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br></div> <h1><b>二、如何跟孩子商量?</b></h1> <b>1、三岁以前的孩子是最好商量的</b><div><b><br></b>0——3岁之间,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性格秉性,以及智力潜能的诱发也是最容易见到效果的。<br>“任性”是当代孩子的一种共性。但是,这种性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强化的。三岁之前的孩子,“任性”的性格还还没有“固化”,因此是最好商量的。</div><div><br>学会跟孩子商量,不但可以大大减小亲子之间的抵触情绪,而且对培养孩子“讲理”、“以理服人”、“理性思维”等等品性更有极大的好处。<br></div> <b>2、就事论事</b><div><b><br></b>针对上面家长提出的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div><div><br>家长反映的情况是:“小儿只有每次在喝牛奶及吃饭、水果、看有趣的课外书时,才能专注10多分钟左右。”</div><div><br>这就说明孩子已经具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喜欢书籍。这就很不得了!值得赞叹!而且应该充分利用与发扬。</div><div><br>但也有一个问题:吃东西的时候“一心二用”。应该是做一件事的时候“专心专意”。</div><div><br>怎么办?很好办——商量。怎么商量?<br></div> <b>方法之一,表扬之后让孩子让自己选择。</b><div><b><br></b>跟孩子商量:“宝贝(最好称呼孩子的姓名,将孩子的姓名制作为一张字卡,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首先认识自己的姓名,下面用XXX代替孩子姓名),你这么喜欢看书,太好啦,妈妈好高兴啊!(先表扬、肯定)你看,是先吃饭,还是先看书呢?(然后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以示对孩子的尊重。)”——语言要亲切、甜蜜、和软。</div><div><br><b>方法之二,用食物作为诱因。</b></div><div><br><b>如果孩子在玩耍,却已经到吃饭的时间了。</b></div><div><br>家长:“XXX,来吃饭了。”</div><div><br>当孩子过来之后。家长先不亮出食物,先拿出孩子的姓名字卡。</div><div><br>家长:“XXX,这就是你的名字。”然后一个一个字教孩子指读。</div><div><br>然后再拿出孩子喜欢看的书。</div><div><br>家长:“XXX,这是你最喜欢的书。是现在看,还是吃了饭再看呢?”(由孩子自己选择。)</div><div><br>如果孩子主动说:“妈妈,我饿了。”</div><div><br><b>家长先拿出孩子的姓名字卡。</b></div><div><br>家长:“XXX,这就是谁的名字啊?”<br>孩子:“我的。”<br>家长便一个一个字教孩子指读。(在孩子已经认识了姓名字卡之后,可以换作别的字卡。)<br>再拿出孩子喜欢看的书。<br>家长:“先看看书,再吃饭,可以吗?” 由孩子自己选择。</div><div><br>方法并不只是这两种,在实践中摸索,还可以得到更多的方法。关键是要“用心”,培养孩子接受“商量”的习惯。</div><div><br><b>3、以此类推</b></div><div><br>家长凡事都要与孩子商量,而不是采取主观要求,更不能采用强行命令。</div><div><br>给孩子自由的权利与空间,但又不能够放任自流,这就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但家长的主管引导往往不被孩子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孩子商量,在商量中巧妙的引导非常重要。</div><div><br><b>比如:要培养孩子在使用玩具后将玩具放回原处的习惯。</b></div><div><br>家长在孩子取玩具的时候,告诉孩子:“XXX:小熊是从这里拿走的,你能够记住吗?”</div><div><br>在孩子不想继续玩的时候,家长:“XXX:还记得小熊是从哪里拿的吗?”开始时孩子大多不记得。家长教孩子拿着玩具放回原处。</div><div><br>这样多引导几次就会有效果了。</div><div><br>当孩子忘了将玩具放回原处,家长:“XXX:妈妈相信你,能够把玩具放回去的,是吗?”——这就是商量。</div><div><br>千万不要说:“把玩具放回去。”——这就是命令。</div><div><br>比如:对于字卡、书籍,也可采用类似的做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爱惜读物、书籍)。</div><div><br><b>但是要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条件:</b></div><div><b><br></b>把当前常用的字卡或书籍,放在孩子能够方便取用的地方,而且要固定,不要经常变换,就容易养成习惯。当前不用的字卡、书籍放在孩子够不着、看得见的地方,如果孩子想要,家长帮助他拿取。</div><div><br><b>还要注意的是:</b></div><div><br>家长要避免一次拿出很多的字卡或书籍给孩子随便翻玩,这就容易养成孩子“喜新厌旧”的习惯,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次拿出孩子翻读过的一本书、几张学过的字卡,让孩子反复翻玩。新书一次只给一本;新字卡,一次增加一张。<br></div> 边实践边总结,家长也就会越来越优秀,孩子也就越来越可爱。请家长们记住这一条教育格言: <h1><b><font color="#ed2308">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一定要坚信:婴幼儿个个是天才。</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