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妈妈不能及时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懂得尊重他们的自主要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他们安排生活和学习上的一切,就很有可能把孩子变成一个“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人,或者是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不愿意和妈妈作过多的交流。相反,聪明的妈妈都懂得授权,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故事:冉冉是个很可爱的女孩,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冉冉说:“我已经4岁了,不再需要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我想自己做主,掌握一切事情。”“妈妈要我上床睡觉时,可我不想睡,有一个好办法可以拖延时间,比如不断提出问题,妈妈没回答完,我就不必睡觉。”冉冉希望自己控制睡觉前的活动,于是会选择性地要求妈妈讲故事、唱儿歌给她听,陪她在被窝里待一会儿,或者再回答她一个问题等。</p><p class="ql-block"> 当妈妈满足其种种要求后,准备离开她的房间时,冉冉又会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而这个“最后”的问题常常不止一个。于是,如何让可爱的女儿上床睡觉成了妈妈最头疼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冉冉的这种表现就是这个年龄段孩子要求自主的外在反映,是孩子要求妈妈接受自己意见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能从环境中慢慢地体会到“权利”的存在,也相信自己有运用“手段”的能力,如利用提问题的方式规避睡觉——在这种情况下,她感觉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肯定,甚至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重视和无奈,而这一过程是孩子非常享受的。妈妈对孩子的这种“自主”的要求,应该感到开心才对。毕竟,要培养出一个有主见、有判断力、有责任感的孩子,前提是妈妈必须懂得在可接受范围内,给予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p><p class="ql-block">孩子要求发表意见、要求自主的意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的,妈妈要给予孩子的是尊重,给他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不能压制。为此,妈妈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我意识</p><p class="ql-block"> 妈妈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人,他们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过多地限制。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让他们去尝试,自己去判断、思索、体验。当然,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我意识并不等于放任孩子。需要的时候还要及时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p> <p class="ql-block">2.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妈妈可以从孩子发表的意见中分析出孩子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要分析孩子的需要,就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而不要以成人的想法推测孩子的心理。当孩子讲述了他的需要后,妈妈应该跟孩子一起分析,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合理的、正确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对孩子讲明道理。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或者觉得事情无关紧要就放纵他。否则,孩子就会不断地强化不良行为,形成不良的品格,最终影响到他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因此,妈妈要想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独立创新的孩子,就要做有心人,为孩子创造愉悦的发表意见的氛围,以感染孩子的心灵,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他同样会体会到家长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也就能自信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