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常明

<p class="ql-block">立秋</p><p class="ql-block">时光流逝,又到立秋。在深圳这个季节交替并不明显的城市,可能难以让人感到季节的更替,可对于农人来说,立秋,就是一道坎,一道恒量今年收成的一道坎。</p><p class="ql-block">在农村,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的心中非常明朗,多少年来,它无时不在指导着世世代代的农民何时播种,何时除草,何时松地、施肥。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劳作无不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唯独立秋,这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却是农民心中的一道坎,迈过去了,今年收成有望,迈不过去,今年的阳春(庄稼)减半。</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里的稻子每年都是种两季,每年的6、7月份是最忙的季节,这时候的农人们纷纷在“抢收、“抢种”,就是赶紧把早稻收了,赶紧犁好田抢着把晚稻秧苗插好,这就是“双抢”;一边忙着收早稻,一边忙着插晚稻,这是在跟时间赛跑。</p><p class="ql-block">立秋,就是恒量晚稻收成的一道分水岭。</p><p class="ql-block">因为“秋分”过后是“寒露”,寒露就会带来寒气,就是“寒潮”,就意味着温度下降,恰恰这个时候正是晚稻稻谷开花抽穗的时节,所以晚稻如果在立秋之前插完,等到寒潮来袭时,那时的晚稻已经抽穗结束,早已粒粒饱满,等着成熟后收割了;如果晚稻在立秋之后才插好秧苗,那就很难避开寒露带来的寒潮,轻微的收成减半,严重的颗粒无收。</p><p class="ql-block">儿时的“双抢”就是一个恶梦,父母亲每天忙着收稻谷,哥哥跟着父母亲去做农活,我的任务是在家晒稻谷,双抢期间天气也是阴晴不定的,早上还是朗朗晴天,等把谷子摊开,忽然一片乌云飘过来,大雨往往会倾盆而下,这时就要提前把稻谷收起来拿塑料膜盖好,别让雨淋湿了,那时的农村还没有建水泥房子,大家晒稻谷就在自家门前的空地铺开竹篾做的“篾垫”晒稻谷,每天晒谷子不仅要防淋雨,还要防鸡鸭等来在稻谷里找虫子吃时把稻谷刬出篾垫,父母交给我的任务就是在家带着妹妹看好晒太阳的稻谷,可我连篾垫都抬不起来,只能在每次乌云遮住半边天时,看到别的人家收起稻谷时,我也学着去收起来,抬不起篾垫就先用杷头(一种收晒稻谷的工具)把稻谷杷到篾垫中间,再用扫帚把剩下的谷子扫到中间堆好,接着和妹妹一人一边抬着篾垫扣在谷推上,上面再盖一层塑料布,等母亲顶着豆大的雨珠跑到家门口时,望着已盖好的稻谷长舒一口气,还来不及擦去脸上的雨水急忙又跑去谷堆边检查塑料布有没盖好,直到确认谷堆雨水淋不着、浸不到才冒着雨接过我和妹妹撑开的雨伞走进家门。</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贪玩,也有好多次,只顾着同小伙伴们玩耍,等到乌云完全遮住了太阳,才带着妹妹匆忙跑回家去收稻谷,看到周围邻居家的稻谷早已收好盖好,我家的稻谷还孤零零地在大雨来袭前的风里等着我去收拾,跑到篾垫前一看,傻眼了,那些稻谷不知被那只淘气的鸡刬出来一些,洒在篾垫两边到处都是,听到远处已经传来了雨声,急得我不由地哭了起来,小爷爷听到我的哭声,从门口伸出半边身子往我家门前看了看,随之便大步流星地跑了过来,边跑边骂:“鬼崽崽!半天跑那去了?雨淋湿了稻谷,看你爸爸不打死你。”小爷爷跑到篾垫边顾不上抹着眼泪的我们兄妹,一把抓过篾垫一头的边框用力往一边一㨪,这样稻谷就到中间了,小爷爷再到别一边抓过篾垫依次一边一㨪,把篾垫扣上,这样,再盖上塑料布,上面压上几根木头就行了,小爷爷在㨪篾垫的同时嘴里还喊着堂姨:“妹妹哎!快过来帮忙收谷子。”两个堂姨跑过来,分别抓过另两床篾垫依次一㨪一扣,抢过一边的塑料布盖上,还没来得及压上木头,大雨已倾盆而下,打得地上的稻谷纷纷溅了起来,小堂姨抓起一个斗笠戴上,拿着扫帚冲到雨中,把地上的稻谷扫到一起,用铁铲把稻谷和泥巴铲在一起放在门前,才对惊魂未定的我说:“好了,稻谷没淋到雨,你爸妈不会骂你啦。”我和妹妹才破涕为笑!</p><p class="ql-block">母亲带着哥哥冒着雨跑回来,望着淋湿的堂姨拉着堂姨的手表示感谢,晚上父亲回来,看到那一大铲子裹着泥巴的谷子瞪着眼睛问我:“叫你在家看谷子,你跑那去了?”吓得我惭愧地低着头躲到了母亲身后,妹妹已经被吓得裂嘴哭了起来,母亲挡着父亲说:“行了,稻谷没淋到雨,小叔一家帮收了,这些淋湿了的谷子用来喂鸭。”父亲这才转过身忙去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我长大一些了,也能像哥哥一样跟着父母亲去田里插秧苗了,此后每年的双抢就由母亲带着妹妹在家晒稻谷做饭。双抢期间的天气不仅阴晴多变,还很闷热,一双手脚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里,往往被泡得起泡脱皮,皮肤上还起痱子,一抓就出血,还烂指逢,又痒又疼,记得有一年雨水特别多,那时虽然家里已经建了水泥平房,晒谷子方便了许多,天气却阴雨绵绵,太阳公公偶尔在云隙间露个脸,让晒稻谷的人们刚高兴一会儿,一阵风吹来,绵绵细雨便又下了起来,那一年,大家的稻谷都发芽了,我家的稻谷被沤发芽的足有一千斤,发过芽的稻谷打成米都是粉多米少,煮的饭也不好吃,只好拿来喂猪了,好在那年的晚稻获得了大丰收。</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双抢”是个农忙季节,大约是一个半月时间,这期间能让人暴瘦十几斤。但是,望着那丰收的早稻,和那已渐成行的秧苗,所有的劳累已微不足道,脸上早已被那丰收在望的喜悦填满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家里有好几亩水稻田,每年家里都要种两季水稻,后来随着气侯多变,有部分田已不再适合种晚稻了,可父亲依然执拗地要插晚稻秧苗,可每年插好了秧苗,还不到抽穗就因天旱而颗粒无收了,最后那些夭折的秧苗不得不拿来喂牛,父亲默默地望着吃得正欢的老黄牛边默默地抽着早烟,父亲是有着“中国式”传统的农民,为人老实忠厚,还带些执拗和固执,对晚稻的夭折正如他的固执去买了县政府种子公司所卖的假稻谷种子一样无能为力,记得那年父亲不听邻居叔叔劝告,非要去县里种子公司去买稻谷种子,还说信得过政府,可到抽穗时,那些稻谷是分三次抽穗的,等最后一层抽穗时,先前抽穗的稻谷已经成熟掉到水里发芽了,这样下来眼睁睁地看着收成减半,父亲急得去找“种子公司”算帐,可种子公司的人却相互扯淡,互相踢皮球,最后父亲也只能失望地不去找它们了,那年的阳春收成减半。</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兄妹早已长大成年,都在忙着各自的生活,我也飘在深圳忙碌,父亲也老了,电话里听父亲说今年仅种了不到两亩田水稻够自己吃就行了,也不再种两季,现在产量高,一季已经够吃了。确实,父亲母亲都老了,劳苦了一辈子,也该歇歇脚了。</p><p class="ql-block">前几天看新闻里有“专家”说:“农民不种田就是不务正业,是失职。”的话语,对此,我不禁感叹!这可真是“砖家”呀!</p><p class="ql-block">试问你种过田吗?你知道种田程序和成本吗?要知道农民每种一粒粮食出来就要付出十粒粮食都不止的汗水和成本,当农民把辛辛苦苦种出来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粮食卖出去的时侯,价格还不到三元钱一斤,超市里的大米却卖四到五元一斤,甚至还不止,钱全让中间商赚去了,或许你又有了理由说:“你也可以加工后卖呀!”,那你就真的是砖家叫兽了,农民卖米可没超市贵,因为不成规模,这永远没有任何竞争力,这就好比一亩田的收成能跟一百亩田的收成比吗?</p><p class="ql-block">当农民每个月的收成还不到那些吃着粮食却不知粮食从那里来,满嘴喊着:“农民不种田是失职,不务正业”的砖家叫兽们收入的百分之一的情况下,你觉得谁还愿意去辛辛苦苦种田呢?晃然,这不是农民的问题,这是宏观调控,价值失控了。</p><p class="ql-block">转眼,又是立秋,我却感受到了那阵早来的寒露风。</p> <p class="ql-block">顺便附上几张凤凰相机205拍的胶卷胶片,未加任何后期,纯作观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