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读书笔记

梅子黄时雨(出众传媒)

<p class="ql-block">  读书是摄影创作中最实惠、最直接、最</p><p class="ql-block">有效的“变现”路径。摄影人的思想、观念视界、技法、创意等,无不与读书有关。如果建立在对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史,以及对中外摄影师经典作品的研学中,</p><p class="ql-block">一旦具备基本的理论和实务基础,我们大脑的知识系统中就能自动检阅,就可以从知识积累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再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行之有效的创作,给照片带来质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回不去的是故乡,回得去的是家乡。</p><p class="ql-block">我们无法与时间真正对抗。我们无法真正阻止时代的发展,但照片,可以带我们回到故乡……</p> <p class="ql-block">  留给我们这一代做的时间不多了 留给我们上一代的时间更少 在古曲与现代之间 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这个时代,很多有细节的东西都在消失。这些在岁月中经历风霜的旧物,就好像时光酿的酒,沉淀了许许多多的过往,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乡土老物件随着时代的发展正越来越少,逐渐消失殆尽,我希望能把它们收藏起来,并且拍下来…</p> <p class="ql-block">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故事在身边。</p><p class="ql-block">这也最终决定了你的走向和意义。我认为人间关切必不可少,一定要关注这个社会,对人类生存生活关注、关切。这是一件长远、有意义的事情。再过二三十年,别人看到你的作品会说,在一个变迁发展的时代,他做了他的观察,而不是拍夕阳晚霞、花花草草、猫猫狗狗,风景好像每个时代的人都可以拍,过了一万年都一样。</p> <p class="ql-block">扎西拉姆多多是个广东女孩。她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已出版图书作品有《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喃喃》《小蓝本》。仓央嘉错最著名的情诗《见与不见》其实是她写的</p> <p class="ql-block">很有见解的美女摄影师,和我拍摄的东西有类似。</p> <p class="ql-block">影像里的中华美学: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给我们带来最大的视觉感受,就是思考美学,它能让你感悟到很多画外的东西,这个也是中西方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你在自己的城市里,找不到你想要的图像</p><p class="ql-block">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可能只是你没发现或者你忽略掉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想见到山上奔跑的野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见田野里成片的紫云英/</span></p><p class="ql-block">听见爷爷的锯木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8年正月初七我开车去了江西南丰石邮村,村里的跳傩声一直串烧在书中。</p><p class="ql-block">这是《大众摄影》杂志社长晋永权于二十几年前亲历现场写的书,写的很好,我忍不住一口气就看完了,三年前我带着书叫他签了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很类似</p><p class="ql-block">中国在梁庄/</p><p class="ql-block">芙蓉有个梁家桥/</p><p class="ql-block">田园将芜胡不归…</p> <p class="ql-block">一部中国脱贫攻坚战的缩影,由傅拥军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创作是一件“与我有关”的事。这个词我是听贾樟柯说的,他是小镇青年,我也是小镇青年,他拍的是“作者电影”,在电影里能看到他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 看了他的坚持和电影,希望做一个特立独行的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7月北京摄影函授学院赠书,</p><p class="ql-block">一个不会编辑图片的摄影师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专题照片恰恰表现在你编辑和拼贴的过程中。在拼贴过程中,每一幅日常的无关紧要的小照片,就相当于一幅大照片中的视觉元素,每张小照片可以是没有视觉语言编码的,但拼贴在一起之后,彼此之间就形成了编码。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什么意思的单张照片经过拼贴之后,看起来却完全不一样的原因所在。很多摄影人的思维模式,往往还停留在一种工匠式的思维上,只知道关心构图、用光之类的技巧,对摄影理念却很少探究……而专题摄影恰好是相反的,理念和思想才是关键。</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城镇化?美丽乡村才是人类最好的宜居环境。随着城市的过度发展,城市病逐渐凸显出来,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也使得人们开始逐渐将目光投入到乡村上,希望从乡村的留存中寻找在城市中早已消失不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盛世中国需要盛世乡愁。</p> <p class="ql-block">今年十月摄影师严明的《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又出新版了,这本是我5年前买的旧版,和《老家》摆在一起拍一张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老家在消失,新楼在崛起,老人哭着不愿离开老家,年轻人则陶醉在新楼的浪漫中…</p> <p class="ql-block">  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高下,是其经历、阅历、见解、感悟所决定的。摄影也是一样,如果只是在技术和后期上下功夫,却对社会对生活缺乏见识和阅历,作品也不会太好。</p><p class="ql-block"> 2021.12.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