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里的国家、乡土、家的厚重情感

羊羔书话

<p class="ql-block">2022年是《落花生》发表的百年时间节点。</p><p class="ql-block">落花生大地,朴实无华的文风与浅白的语言,将家国情怀写入这篇短文中。</p><p class="ql-block">它是许地山青年时期的作品,如那文章,许地山乐观向上,一生向阳,与时代同频。</p><p class="ql-block">他是台湾省台南出生的孩子,甲午割台后,随父母回到福建广东。他会闽南话、粤语,懂英语与印度语,是作家,是哲学家,是历史学家,更是一位爱国者。</p> <p class="ql-block">《落华生》之课堂内外:文本里与文本后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杨仁飞、杨淑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8月4日是中国近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许地山去世80周年的日子,有关他的生平与事迹展览原本将在重庆举行,但因为疫情关系已经暂停。原本准备参加一场座谈会的学者在线上继续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尽管这一场纪念活动画上暂休符,但是许地山的文学思想,包括《落花生》等作品里透视的家国情怀、抗战时期迁居香港依然投身抗日洪流的最后生命轨迹,仍值得我们推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落花生》是我们熟悉不过课文,是许地山众多作品里最浅白易懂的作品。他用浅白的文字诉说浓浓的家国情怀。我们需要将学术与课堂结合,讲清、讲透《落花生》,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两岸一家亲厚重历史与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以《落花生》为例读懂汉字词义背后的中国价值</p><p class="ql-block"> 《落花生》是许地山早年作品,约写于1925年,1932年他的《落花生》就被收入河北师范初级中学课本中,1939年收入《新编初中国文》,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收录其中,是小学必选文章,它也是台湾地区中小学教材中的经典课文。</p><p class="ql-block"> 小学五年级下《落花生》这篇课文里,作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特殊的家,即父母给予的家教以及作者的家国情怀。这是一个特殊的家故事。</p><p class="ql-block"> 《落花生》是一篇记叙散文,它运用对话写人记事。如在平淡如水的记叙中,蕴涵了殷殷托付的深情:收获花生的夜晚,妻子儿女、父母昆仲姊妹,数人围坐一屋,品尝着自己亲手劳动种植的花生,一灯如豆,言欢意惬,这该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而又回味不已、充满着温馨气息的阖家欢乐图啊。这里有慈母的爱,严父的情,兄姊的宽厚,小弟的聪颖。从这里,当母亲的可以寻到子女的拳拳寸草心,做父亲的可以觅得妻子的温柔,儿女的厚爱;做儿女的也不难体味出父母天高地厚的养育之恩。总之,任何人都可以从中领会到家庭的温暖,天伦的乐趣。在《落花生》一文里,父亲与膝前儿女们亲切的闲谈,热烈的讨论,家常的絮语,品评着人世间一件最常见而又微小的事物。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也无阐幽发微的“春秋”大义,看似平淡无奇,却包含了人世间所有父亲望子成龙的殷殷深情。</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落花生》背后的家国深情</p><p class="ql-block"> 《落花生》的作者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作家许地山,他出生在今天的台南市,他的父亲许南英是清代台湾25进士之一,与汪春源等人齐名。</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腐败割让台湾,那么许地山一家可能在台南种花生、吃花生的家庭温馨记忆可能仅为一人、一家、一族的个体体会,然而家国重大变故,使得许地山跟随父母来到广东、福建生活,而种花生的故事,发生在厦、漳、泉这块祖地,而不是台南。许地山出生于1894年,而他父亲于同年年底就举家逃离日本占领的台湾,可以说许地山的童年与青少年是在闽南、闽东这一块土地上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背景来读《落花生》,作者所表达的“家”,远比一般文学意义上的“家”概念更为丰满,因为作者自幼饱尝流离失散,因此一个团圆的家,一个完整的家对许地山的兄弟姐妹们尤为重要。而父亲许南英对他的爱国教育,使得许地山比别的青少年多了“国、家”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解读《落花生》文本背后的闽台血脉文脉</p><p class="ql-block"> 讲好《落花生》,需要懂得文字背后更厚重的历史细节。而《落花生》的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着重要的意义。教书育人,首先要懂作者,懂他的人生经历,这样才能感动自己,打动学生。</p><p class="ql-block"> 许南英、许地山父子对厦门海沧霞阳小学、漳州他曾经任职的小学具有与众不同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许地山一家与海沧及海沧霞阳小学有特别的因缘。1894年参与抵抗日军侵占的许南英誓死不当亡国奴,在参与抵抗失败后,全家放弃在台南的一切财产回到汕头、厦门、漳州生活。</p><p class="ql-block"> 1912-1913年期间许地山一家在海沧(今天海沧镇老街)生活。许地山父亲许南英与海沧霞阳小学第二任校长马亦籛交情极好,曾在马家住了3天,期间一同看书、赏花、对诗,许南英暂时忘却了生活颠簸流离的凄苦,暂时忘记了台湾被割让后举家漂泊的人生。在许南英的诗文里,这样记载道:“壬子春日过霞阳访马君亦籛,得观所藏图书,复赏所植花木。信宿三日,踰苏岭,归海沧。”归后写长诗一首:“霞阳达海沧,苏岭贯其腹。昨自霞阳归,笋舆入林麓。山灵讶俗客,足音响空谷。鼓吹海山花,东风送香馥。拾纷上翠微,俯瞰高人屋:屋中何所有?图书千万轴;屋外何所有?春兰与秋菊。主人不出山,甘为花之仆。花下自读书,消受山中福。我欲从主人,来往山路熟。伫立苏岭头,天风吹野服;翘首望八荒,龙蛇满大陆!”在此诗中,许南英描写了海沧的地理风貌以及与好友相处时的心境,更以“翘首望八荒,龙蛇满大陆”来表达他对国家强大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此外1912年许南英在厦漳期间留下153首诗,1913年仍有95首,可谓高产之年。其中1912年1-8月有描写海沧的诗有好几首,这些地景式描写为后人保存了民国初年海沧的风貌,是重要的史料。</p><p class="ql-block"> 在海沧居住的日子里,虽然还有几个儿子读书就学花费不少,但长子与第二子开始工作,许南英的生活还算安定,但是他心里装着故土,装着国家,每逢节日不免思念故乡。</p><p class="ql-block"> 如今重读许南英诗文,不仅看到的是诗人本身对国家羸弱山河破碎国土割让的悲愤之情,更看到了一代爱国知识分子身上的铮铮铁骨,看到了一代台湾人反抗日本侵略与殖民统治的顽强意志。我们通过寻找许南英在厦门、漳州的足迹,感恩许地山的《落花生》给闽台后世百姓,给中华民族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余音袅绕《落花生》</p><p class="ql-block">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刚出生不久便随父内渡落籍漳州龙溪。3岁时,在漳州读私塾,他深受其父许南英的影响,博览群书,才华出众。1911年随父亲回到漳州,年仅17岁的他开始自谋生活,任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员。1916年、1917年短暂任教于福建漳州的华英中学、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平私立汇文大学(1919与北通州协和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后进入英国牛津大学。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拓荒者,更因精通多国语言,著作等身,而成一代文化宗师。他还作词曲“文天祥”,借歌颂表达他的赤子爱国之心,“文山肝胆永在人境,不用千古文章万代名,忧时热泪,爱国丹心,令人景仰陆丰方化饭亭。危局支持,孤城强保,守堞只剩下饥兵。虽然知道恶敌难胜,也得抗拒,也得拼命”。抗战爆发后,他出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的常务理事兼总务。1941年心脏病发,不幸去世,全港为之鸣钟送行,宋庆龄先生第一个送来花圈,连港英政府也降半旗致哀。国民政府褒奖他“学术淹通”“比年在香港阐扬我国文化,倡导任民教育,并于社会公益事业,无不尽力协助,尤见热忱”。新加坡华侨各界组织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论思想文化析中西异同惟求实用君虽作古亦长存”,对许地山评价极高。</p><p class="ql-block"> 百年前许地山号召大家不做“伟大体面”的人,学要落花生,做有用的人。百年后,这句话,依然掷地有声。</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会鼓励更多的语文教师在《落花生》这一课堂上,除了“说文解字”外,还会用心串解许地山一家内渡的特殊历史背景与作者一家丰沛厚重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台湾问题的研究者,我希望通过这样历史背景的介绍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产生由衷的自豪感,而且听完解说之后,一定会记住原来这个大作家的父亲许南英、许地山作者本人曾在海沧居住过,还来过自己的学校。这是举一反三,是汉字、语文教学的拓展,也是一堂很好校史与地方爱国主义文化课。相信除了让学生增进课文的记忆、理解外,还将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