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记忆 绘画情结

王子欣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宅居在家,清理自己的画作,竟翻出了1976年-1978年左右的部分画作。</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末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江岸区文化馆的美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非常活跃。文化馆程业浩老师组织了多类活动,当年指导我们学西画的有:中流(著名画家)、徐芒耀(华东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何波(江大教授)李全武(旅居美国)等人,国画方面有王文农、汤文选、鲁永欢、陈作丁等,在这些大师耳提面命、现场示范中领会到许多绘画的精髓。同我们一起学画的还有郭润文(后为广东美院教授)、余熙(后为长江日报记者,水彩画家)等,陈军生当年学国画,经常一起切磋。</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江岸区教育局主办了一个教育革命成果展,我有幸参与办展览,与程业浩老师、陈中江、李邦朝、黄壮等市区一些知名画家三个月朝夕相处,学到不少绘画技巧。</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漫画流行,我画了大量漫画,四处投稿,有数十幅发表在省市报刊上。经王心耀介绍,我加入武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当时的主席是李国俊,后王心耀任青年美协主席。</p><p class="ql-block">40多年前的十几年中,我每天花几小时画画,也临摹了不少名家名作,还为朋友装饰家庭画了不少大幅风景油画,其中大量的比较理想的都丢失了或是送人了(可惜那时照相不方便),现存的这些习作多是早期的,十分稚嫩、功底不深、粗糙生硬,但它们也倾注了我的心血。</p><p class="ql-block">1982年我考上电大中文专业,后又在厦门大学新闻系进修本科,开始转向新闻采写之路(中国电子报记者、长江日报、武汉晚报、青年人报特约撰稿人、楚天都市报、电视台、经济信息报专栏作者等)发表数百万字文章,画画的时间少了。这些,只能作为尘封记忆,记录了我的追求和绘画情结。</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小景</p> <p class="ql-block">硚口运沙码头 1977年油画写生</p> <p class="ql-block">粤汉码头 1977年油画写生</p> <p class="ql-block">硚口天然游泳池 1978年水粉写生</p> <p class="ql-block">解放公园一角 1978年</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写生</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 1978年</p> <p class="ql-block">粤汉码头 1977年</p> <p class="ql-block">市委宿舍 1977年油画写生</p> <p class="ql-block">硚口码头 1978年</p> <p class="ql-block">素描 1976年</p> <p class="ql-block">素描 1976年</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女孩 油画1977年 临摹</p> <p class="ql-block">斯拉特凡大公 1978年油画临摹</p> <p class="ql-block">少数民族妇女</p> <p class="ql-block">女军人</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p> <p class="ql-block">男青年 1977年水粉</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发表于各报刊的漫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