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富林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周围地势平坦。遗址主要分布在原佘山镇富林村北、施家浜河道及两岸。广富林遗址的发现获得了“广富林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p><p class="ql-block">1977年,广富林遗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点。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富林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富林,原称旱甫林,位于松江城西北6公里,辰山塘东岸。广富林地区地处上海市松江大学城,古代属于华亭谷范畴,孕育了灿烂的广富林古文化,是上古时期东吴东部文化、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广富林有着上海几千年的历史,又被称为“上海之根”。不仅是唯一的水下博物馆,更因其丰富的人文历史遗址,吸引着一大批人来参观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骨针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天牛桥</p> <p class="ql-block">皇帝阁</p> <p class="ql-block">城隍廟</p> <p class="ql-block">金钟台</p> <p class="ql-block">三元宫</p> <p class="ql-block">富林照壁</p> <p class="ql-block">集贤坊</p> <p class="ql-block">黑渡口</p> <p class="ql-block">御舫</p> <p class="ql-block">御踢桥</p> <p class="ql-block">木艺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木艺传承展示馆是一座徽式建筑,馆内收藏、陈列着大量明清时期的木雕作品。这些精美的的木雕作品大多是徽州古民居工艺木雕。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徽州建筑木雕,以各种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等传播儒学,代表了江南明清时期木雕的巅峰水平。</p><p class="ql-block">该馆内收藏了梁桁、牛脚、额枋、门窗以及各类中式古典家具等300多件,件件都是难得珍品,值得慢慢品味。</p> <p class="ql-block">朵云书院</p> <p class="ql-block">朵云书院原址为广富林曹琛之子曹泰(曹时和)归隐故里所建“九峰书院”的旧址,原建筑已毁于战火,现在是一栋保留非常完整的徽派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书院定期举办朵云大讲坛、广富林读书会、艺术品展览鉴赏、学术交流、行业峰会论坛等活动。一楼设置主题零售区、庭院景观区、品茗休闲区、文创区等,上架图书侧重于文史、书画、古籍等领域;二楼设置艺术品、文献图书等展览区,以及读书会、阅览推广等活动区。整体以现代设计元素平衡老建筑原有的空间厚重感,打造既时尚又富有历史积淀的静雅文化空间。</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遗址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遗址馆是广富林文化遗址中十分有特色的一个博物馆,因为它的整个展览空间都设置在水下。整个展厅的设计是以“时空之旅”为主题,通过对考古记忆、上海成陆演变、上海城邑形成、松江县府形成、上海城市发展以及走向明天这几个场景,在时光隧道中感受上海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展馆的主题是“上海之根,海派之源”。人们进入展厅逐渐步入水中,展馆里会提示“您现在位于水下*米”,很神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展厅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进入(不走回头路),参观路线也是基本固定好的,只要跟着剪头走的参观方式真的太适合我这种路盲人群了。以时间为线,再现当时经典场景,见证上海从一个原始村庄到广富林古镇,华亭县,再到松江府,直至大上海滩的数千年的历史巨变过程。看到此情此景,身为魔都人真的充满自豪与骄傲。‘</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完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位于广富林文化遗址核心保护区北面,总建筑面积约为12300平方米,内部展示空间2960平方米。展馆内设正厅和“文明之源”“城市之光”“历史之脉”三个独立展厅。</p> <p class="ql-block">展品遴选了广富林考古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159组文物珍品。值得一提的是,届时三件具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的青铜尊将揭开尘封千年的面纱与世人见</p> <p class="ql-block">考古遗址展示馆整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考古发现的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样子,由三个罐体和五片陶片构成,其外表采用了新型材料和工艺,形象生动逼真。如此独特的造型,将成为又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