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用图画来讲党史,</font></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让伟大齐阅读,让经典共聆听!</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font color="#ed2308"><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年,是红色之年!</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风雨兼程</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我们在回首中见证</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我们继续砥砺前行!</b></div></b></font>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给广大读者打造经典红色阅读平台与内容,平顺县图书馆自1月11日起,以广大读者最熟悉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红色连环画为阅读载体,推出《红色故事绘——连环画里的中国共产党100年》专题阅读服务,根据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每天推荐一本连环画。让我们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继往开来。 <b>参与方式:关注平顺县图书馆公众号,在常用服务栏点击“红色故事绘”进入活动页面,即可阅读所有连环画,可读可听。</b> <b>8月8日(周日)</b><div><b><br></b></div><div>1952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特别推荐连环画《达吉和他的父亲》。<b><br></b></div>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快发展,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大大缩小;各少数民族不仅能够在自治地方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能够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并行使相关权利;全国各民族更加团结。实践充分证明,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达吉和他的父亲》描绘了我国民主改革初期在凉山彝族地区发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8月9日(周一)</b></div><div><b><br></b></div><div>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特别推荐连环画《平原游击队》。<b><br></b></div>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从8 月 10 日 24 时到 11 日18 时,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关于受降和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抗日武装部队向其附近的日、伪军发出通牒,限其在一定时间内向人民军队缴械投降。如遇日、伪武装部队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中共中央和延安人民军队总部的指示和命令下达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向日、伪军发出通牒,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给予负隅顽抗的日军最后一击。这也为后来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原游击队》讲述了我敌后抗日游击队英勇作战的精彩故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8月10日(周二)</b></div><div><b><br></b></div><div>今天是开国大将粟裕将军的诞辰纪念日,特别推荐连环画《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b><br></b></div>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将领,新中国首次授衔十位大将之首。粟裕一生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出生入死,为党为人民屡建奇功。他多谋善断,料敌如神,用兵灵活,善出奇兵,是华东战场上威震敌胆的“常胜将军”。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后又参与指挥了莱芜、孟良崮等战役。孟良崮战役中,我军以“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经过激烈战斗,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3.2万余人全歼于孟良崮地区,击毙师长张灵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8月11日(周三)</b></div><div><b><br></b></div><div>1945年8月11日,党中央指示全党全军立即争取和保卫抗日胜利果实,特别推荐连环画《抗日战争胜利》。<b><br></b></div>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指示全党全军立即争取和保卫抗日胜利果实。“目前阶段,应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向我投降,不投降者,按具体情况发动进攻,逐一消灭之,猛力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与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与交通要道”,“各地应将我军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成团或旅或师,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集中行动”。“将来阶段,国民党可能向我大举进攻,我党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要迅速加强城市工作;要迅速扩大民兵组织;今冬明春,必须在1万万人民中,放手发动减租,迅速巩固一切新解放区。这个指示的及时发布为抗战胜利后的全党全军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8月12日(周四)</b></div><div><b><br></b></div><div>1941年8月12日,晋察冀边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拉开了序幕,特别推荐连环画《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b><br></b></div> 1941年8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晋察冀边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正式拉开了序幕。在两个多月的反“扫荡”作战中,晋察冀军民共作战800多次,消灭日伪军5500多人,涌现出了许多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在极其艰苦的反“扫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极为有效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充分发展和丰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快速提升了边区军民的军事战斗力,成功将敌人淹没在了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8月13日(周五)</b></div><div><b><br></b></div><div>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致信毛泽东倡议建立共产党,特别推荐连环画《少年毛泽东》。<b><br></b></div> 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于法国在致毛泽东的信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而“社会主义必要之方法”为“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并特别提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这封信是两位年轻革命家对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的历史见证。青少年时代的蔡和森和毛泽东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革命家风采,为日后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div><b>8月14日(周六)</b></div><div><b><br></b></div><div>1945年8月14日,人民军队分三路急进东北,特别推荐连环画《十万大军进东北》。<b><br></b></div> 1945年8月14日,冀热辽区党委书记、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运昌召开区党委和军区紧急会议,研究部署进军东北问题。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决定由李运昌率8个团的兵力,分三路首先进入东北地区:西路由十四军分区司令员舒行率领,约2000余人向承德、围场方向进发;中路由十五军区司令员赵文进率领,约3000余人向赤峰方向进发;东路军由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率领,约4000人组成挺进东北先遣队,向锦州、沈阳方向进发。李运昌率第十五团及警卫营和大批地方干部沿北宁铁路前进。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解放东北的序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扫码即可阅读 )</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