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观日本电影《浅田家》随感

和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位东渡扶桑的尼姑,用中国这样的民俗称谓,似乎是不合佛教规仪,若称师太、法师吧,对于我这位沒烧过一支香、拜过一次佛的俗人,显然是有悖常理。我斟酌再三还是权称比丘尼较为合适。这位老友出家以后,几乎断绝了往昔的尘缘,但与我依然还保持着经常的联系,用她的话来说:你虽然不是佛道中人,但你并不排斥佛教智慧,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点!日前,她居然向我热推一部日本电影《浅田家》,我暗自思忖:这是一部怎样的艺术作品,竟让一个看破红尘的人,能够再回首,关注人世的冷暖?我决定要一探究竟。&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浅田家》这部电影由二宫和也领衔主演,主人浅田政志的原型取自真实生活,讲述的是他在家人的鼓励下,走上专业摄影师道路的故事。影片获得日本奥斯卡八项优秀奖,成为日本影视的热搜。</p><p class="ql-block">《浅田家》这部电影,对于中国的一部分观众来说,也许是味同嚼腊。欣赏这部影片,需要细细品味,如同人们经历了可口可乐、雪碧的重口味后,最后衷情于矿泉水、凉白开一般。</p><p class="ql-block">《浅田家》彰显了日本人最擅长拍摄家庭题材的优势,充满了人性关怀的温情贯穿于全剧始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政志12岁生日时,把尼康照相机送给了他,启发了政志的摄影爱好;</p><p class="ql-block">学校要求拍摄一张能展现自己的照片,作为毕业的必须要求,在政志苦思不得的时候,母亲启发,你小的时候,父亲、哥哥和自己同时受伤,去母亲医院缝针是挺有趣的,于是全家人进入角色,重演当时场景,拍下这张照片,照片获得校长奖,政志顺利毕业;</p><p class="ql-block">待业期间,政志苦闷无聊,父亲在海边与其促膝长谈,受到触动的政志,根据家人心中的愿望,开始拍“消防员”父亲,拍“黑道夫人”母亲,拍“赛车手”哥哥,从中产生了拍摄全家福的创意;</p><p class="ql-block">在政志筹备摄影展,向女友借钱时,女友提出要求,在政志成名后必须十倍奉还,这种鞭策式的大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在举办个人摄影展后,终获某出版社青睐,摄影集出版后,却卖不动,直到获得摄影界最高奖——木村伊兵卫奖。颁奖词“人类生存的意义就是我的家人”,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拍摄全家福的热情空前高涨;</p><p class="ql-block">“3·11”大地震发生后,政志到灾区做志愿者,发现地震散失的照片,便在海啸过后的泥泞中,找到一本本已经失去主人的相簿,清洗整理后,寻找失主的亲人,这一义举,感动了附近校方领导,主动为这些义工腾出房屋,开办了“写真保管所”;</p><p class="ql-block">在政志父亲逝世时,家人根据父亲的遗愿,拍摄了最后一张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全剧沿着摄影这条主线环环紧扣、层层渲染,烘托出“亲情大如天,至爱在人间”的主题,细细品味这部电影,绵柔的味道沁人心脾,激起观众的层层情感波澜,真所谓人间至味是清欢;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也是无需更多技巧的,如同真正的生猛海鲜,无需佐料,甚至于一滴料酒的掺入,照样能让人啧啧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