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乌旗 摄影那达慕(上)

东方红

<p class="ql-block">七月,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参加由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摄影家协会和白马文化园联办的摄影那达慕采风活动,我们一行四人7月21号一早就出发了。</p><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经过科尔沁左翼后旗,通辽市后,一望无际的草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空飘过朵朵白云,碧绿的山峦,辽阔的草地,蜿蜒的河流,还有那成群的牛羊。</p><p class="ql-block">野兔蹦蹦跳跳的穿过公路,被惊动的土拨鼠在我们车前四散奔逃。只有目中无人的老牛,悠闲自在、不紧不慢的在公路上散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霍林郭勒阿日昆都楞山地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草原一直在延伸,无边无际,偶尔会遇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一座蒙古包,一群悠闲吃草的马儿,天地之间,只有风儿在沙沙响。</p> <p class="ql-block">22日,来到了西乌旗。西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被誉为“搏克健将摇篮,蒙古长调之乡,蒙古民族服饰之都,中国百灵鸟之乡,游牧文化之源和中国白马之乡”。</p><p class="ql-block">报道时间尚早,先到乌兰五台景区。</p> <p class="ql-block">乌兰五台,与山西五台(黄五台)同时成为了佛教胜地,乌兰五台中的“乌兰”蒙古语译为“红”,乌兰五台景区属历史上的“五个五台山”之一,与山西五台山齐名。当时五台分为红黄蓝绿白,山西为黄五台,乌兰五台为红五台。</p><p class="ql-block">乌兰五台在上世纪动荡年代遭受了严重的损坏,2006年西乌旗融资1500万元修缮了乌兰五台景区,修建了“天下第一大敖包”,广场、停车场、综合服务区、砂石路、游览人行道、佛塔等。每年农历5月13日为乌兰五台祭敖包日,进行佛事、摔跤、赛马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广场</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大敖包</p> <p class="ql-block">23日,白马文化园摄影那达慕正式开始了,早上3点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就来到了白马文化园,在凉风习习中等待着日出的美丽时刻。</p> <p class="ql-block">清晨,袅袅炊烟,在晨曦中牧民开始了一天的劳作。</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牧马人驾驭着骏马在晨光中飞驰。</p> <p class="ql-block">乌珠穆沁旗自古以来就因盛产白色骏马而闻名,是名副其实的“白马之乡”。</p><p class="ql-block">“乌珠穆沁查干阿都”翻译成汉语就是乌珠穆沁白马,是自古以来生存在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马中的一个类群,是蒙古马四大名马之一。</p><p class="ql-block">“乌珠穆沁查干阿都”也曾是成吉思汗时期宫廷专属的御马,据说,成吉思汗的81匹白色战马就来自乌珠穆沁。</p><p class="ql-block">关于乌珠穆沁白马的神奇故事举不胜收。经数百年驯化,此品种马具备了体形优美、聪明睿智、耐力十足的特性,品相和毛色均堪称稀世绝品。</p> <p class="ql-block">牧民转场</p> <p class="ql-block">套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牧民放马时的一种技能。长期的放牧生活,使得他们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套马本领。</p><p class="ql-block">小伙子们骑上最好的马,挥舞着手中的套马杆,飞驰着追套烈马。</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民俗表演,挤马奶。</p> <p class="ql-block">锡林郭勒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以独特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表达草原儿女对美好婚姻的热情追求。</p> <p class="ql-block">缝制蒙古袍</p> <p class="ql-block">手工制作奶茶</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搏克(摔跤),西乌旗是搏克健将摇篮。西乌旗的搏克手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比赛中,</p> <p class="ql-block">2021.7.21.~23日拍摄于西乌旗白马文化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