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有点儿乱

善良米兰

<p class="ql-block">  1983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农民的日子有了一点儿起色,我家也不用天天吃玉米饼子,高米饭,大米饭想吃就能吃到了。在这一年我升上了初中,很庆幸,我是最后一批小学五年制的学生,三分之二的同学留下来读六年级。</p><p class="ql-block"> 刚上初一的时候只有四个班级,我被分在了一年二班。班主任刚从小学调上来,是教历史的,人很和蔼,但是学生就是欺负这样的老师,所以班级乱成一锅粥。我是数学科代表,没有老师愿意给我班上课,清楚地记得一个学期,我一趟趟跑办公室,找校长,一共有九个老师教过我初一数学。初二的时候,农村戴帽中学的学生就过来了,年部就有六个班,按成绩重新分班,有两个快班,我就是二年一班的学生了。班级的老师很稳定,不过考试一次就会有同学被淘汰,又有新的同学加入。我的成绩始终在班级前十名,不过那时候不懂得学习,认识不到学习有多么重要,回到家里有干不完的农活,父母没什么手艺,就靠种地为生,包了十亩大地,还要种菜地,单单是全国闻名的开原大蒜就把我累惨了,刚放暑假就开始起蒜,晾蒜,挑蒜,编蒜,一头蒜不知道要摸多少遍。每天还要和姐姐给牲口铡草,秋收的时候,每天要搭玉米墙,二十亩地的玉米一干就是半夜。有点儿跑题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只有在学校,在家从来没有学习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初三来到了,又换了班主任,也更换了好多的新同学,(这时候应该有八个平行班了,仍然是两个快班)尤其是增加二十多名的补习生,我的名次也一下子被挤到了三十名,对于学习仍然没有概念,不过就是跟着转,早晨五点多就开始上早自习,晚上九点下自习,中午要回家吃饭,这时候我也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溜溜哒哒,看上便宜的烂苹果也要买上一堆,边走边吃。每天踩着电铃进班级,班级同学给我们起外号叫“钟点儿”。晚上放学街里有路灯,进入村子有月亮,几个同学结伴走也不害怕。回到家里,妈妈开着灯,给我炒个鸡蛋,说是上学累,得补充点儿营养,姐姐和妹妹早已经睡着了。可是我根本不知道学习有多累,我也不知道天天做题的同学在哪儿弄到那么多的习题。</p><p class="ql-block"> 中考临近,家里生活还是那么拮据,因为村里家家都翻盖了砖瓦房,我家还是两间茅草房,父母希望我读完初中就下来帮他们干活,或者出去学手艺。我无所谓,不过教我的老师在最后阶段总是鼓励我,夸我聪明,可是我自己知道和前边的好学生比差太多了。一个叫郝燕的同学教我背题不要出声要用心记,晚上睡觉前过一遍电影第二天就都能记住了,这个方法果然好,不过中考已经来临,我以半分之差与重点高中无缘。看着平时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都上了高中,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傻啊,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如果我考上重点高中,家里无论怎样困难也一定会让我读书啊!回家种地吧!</p><p class="ql-block">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好多的同学都选择复读。邻居任大娘找到我妈,让孩子复读吧,人家差一百多分都复读呢,没有钱,我给孩子拿;初二时的班主任冯老师找到我,他正好教初三,这一年是四个快班,十二个平行班,补习班就有四个,他让我不上补习班,可以直接到他们班插班读。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复读生,从那一刻起,我知道自己不能对不起这些关心我的人!我坐在班级的第一桌,每天埋头苦读,不和同学交流,以至于多年后,同学见面和我打招呼,我竟然说没和他一班过,他开玩笑地说:“你那时候就是揿着脑袋学习,都不看我们一眼啊!”的确如此,把每本书都吃在心里,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中师最先招生,当老师也是我最大的愿望,因为不用家里拿一分钱。我也如愿以偿,以开原市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铁岭市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初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同学换了一拨又一拨,也没有人能张罗起同学聚会,因为我们的同学始终在变,共同的记忆实在是少,所以说是初中生活有点儿乱。</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