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市烟火*

海风

<p class="ql-block">厦门岛以前叫禾山,开禾路或许意味着是厦门岛最早的一条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同于曾厝庵、中山路那样的商业化,而是充满烟火气,很市井,很生活。</p> <p class="ql-block">第八菜市场厦门最市井的生活圈,最热闹的、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海鲜市场,也是厦门原先用数字编序唯一保留下来的一个菜市场。作为厦门一个重要地点,它承载着无数的“厦门记忆”,是当地人最爱去的集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早年的第八市场其实是很多渔民在进港之后会在此集合做海产品生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这里就成了厦门最新鲜、最便宜的海鲜集散市场。从南到北密密麻麻集合了各种新鲜的海产品,只要你叫得出名字的,都能在这里找到。</p> <p class="ql-block">通常大家所讲的八市其实是包括了两个菜市场,一个是开禾市场,还有一个是被当地人称为八市内市的十字形的营平市场。</p>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菜市场是窥探本地人生活最直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除了海鲜交易,还有海鲜代购、海鲜加工一条龙服务,在八市里面至今还保留下来一批颇有影响的厦门老字号。</p> <p class="ql-block">隐藏在八市里的竹树堂教堂。竹树堂全称厦门市竹树基督教堂,始建于1849 年,次年落成并正式开堂礼拜聚会,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现有建筑系 1935 年重建,以原街名命名为竹树脚礼拜堂。竹树堂在中国也是历史悠久的一个教堂。</p> <p class="ql-block">八市里老街小巷横七竖八。洪本部街以郑成功骁将洪旭而得名。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洪旭设“兵部衙堂”于此,简称“本部堂”,巷称“洪本部”,内有洪旭祠堂住宅。</p> <p class="ql-block">百年八市看起来有点破旧,据说不久将进行全面改造。</p> <p class="ql-block">在八市附近就有很多古老的小巷道,从一些小巷道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们曾经是有故事的。</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初,厦门供水来源对外依存度很高,市民用水,多靠水船卖水,而巷内居民则以担水、卖水为生,时人称"船仔水"。</p><p class="ql-block">"船仔水"主要来自石码、后江埭、水鸡腿、牛家村等地。</p><p class="ql-block">因水缺,理发店理发不洗头;逢雨,千家万户屋檐下、天井里,大缸小盆接水储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遇水船靠岸,常有穷人手捧竹筒向水贩哀求讨水,富户则雇苦力至码头担水,市民更成群结队肩挑水桶至此买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6年,岛内华侨筹资200万银元筑建自来水厂。卖水情景虽不见了,但是担水巷的巷名却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尽管此后厦门已经有了自来水公司,但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这种用船运水依靠水贩挑水兜售的现象还有存在,不过数量逐年减少。</p><p class="ql-block">后来,自来水公司在巷口设立了专门的卖水站,卖水行业才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八市的海鲜新鲜,源于它离第一码头不足百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