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雨,给河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巨额财产损失尚且不论 ,几百条鲜活的生命进程因此而中断。可这场水灾 ,又恰恰考验着河南。事实终将证明 ,河南人是刚刚的!虽经历了一霎时的慌乱 ,但在多方的支援下 ,很快就会顽强的站起来 。倘若如此,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翻开河南碑刻史,你就会发现 :在5000年的文明进程 ,河南人早已经承受了中国人几乎所应承受的一切灾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部河南史,分明就是一部水旱交替灾害史。“人为鱼鳖”或“赤地千里”的惨剧,不断的在这里上演。据史料记载,自公元1279--1911年的632年中,曾出现大涝69年,大旱88年,平均9年左右一遇大涝,7年左右一遇大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把黄河称作母亲河,说她养育了中华民族。可谁又知道?正是这位桀骜不驯的母亲 ,在漫长的岁月中,曾多次给河南带来巨大的灾患。据不完全统计,自先秦到1945年的2500多年间,其决口共计1590余次,河南占2/3,大的改道26次,有20次在河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喜欢碑刻的人都知道,现存与治黄有关的重要碑刻,大都在河南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启母阙铭》《八里庙治黄碑》《黄陵岗塞河功完碑》《嘉应观御碑》《杨桥河神祠碑》《郑工合龙处碑》《朱仙镇新河记碑》等,其存立点都在河南。可你是否仔细想过 ?这每一通彰显后人治黄业绩的碑刻,哪一通不包含有万千河南人的血汗?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河南济源现存一通《重修蚩尤观碑记碑》,记载着“光绪三年大旱”。从光绪二年(1876)到五年(1879),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由于这次大旱以光绪三年、四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随着旱情的发展,可食之物的罄尽,人们不得不易子而食。 甚至有活人吃死人肉的,还有将老人或小孩杀吃的……无情的旱魔,早已把灾区变成了地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现存辉县百泉碑廊的《辉县荒年实录碑》,刻立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高2.25米,宽0.75米,厚0.16米。碑文反映了清光绪二至十四年(1875~188)间,因清政府的横征暴敛,造成百姓饿死、冻死甚至亲骨肉相食的悲惨情景,从而具有重要的经济史料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如今的郑州花园口记事广场上,矗立着两座纪念碑:一座是1946年3月15日国民政府所立的“民国堵口合龙纪事碑”,碑身正面刻着蒋介石“济国安澜”四个大字。另一座则是1997年8月28日由河南省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所立的“黄河花园口决堤堵口记事碑”,碑身刻着当年扒口的经过及由此引发的黄河泛滥灾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徐州失守,日本侵略军沿陇海路西犯。中国国民政府下令掘黄河堤放水,试图阻滞日军。花园口大堤掘开后,泛区滔滔,一股沿贾鲁河,经中牟、尉氏、开封、扶沟、西华、淮阳、周口入颍河至安徽阜阳,由正阳关入淮河。另一股自中牟顺涡河,过通许、太康至安徽亳县,由怀远入淮,泛水波及四十四个县市。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统计,此次决堤共淹耕地八十四万四千二百五十九公顷;逃离三百九十一万一千三百五十四人;死亡八十九万三千三百零三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更为残忍的是,花园口决堤造成了大量黄泛区,从而侵蚀着大量农田。加之河南多地又连续遭遇旱灾。至使近千万人衣食无着,只得外出讨饭。许多人走出了家门 ,冻饿而死, 就再也没有回来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国民党政府决堤黄河,虽给日军造成几千人的死伤,但对整个抗日战局显得着实无力。从结果的角度讲,是严重的得不偿失 。1946年决堤处复堵后,国民政府立碑记事 ,蒋介石竟恬不知耻的题了“济国安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尽管上苍强加在河南人身上的灾难远远没有结束 。比如1942年的大灾荒 、</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31, 31, 31);">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尤其是1975年8月8日的驻马店洪灾,至使板桥等水库漫溢垮坝,六亿多立方洪水,五丈多高的洪峰咆哮而下。由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大洪水》中这样描述这次灾难:倒塌房屋596万间,1100万人受灾,1700万亩农田被淹,超过2.6万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31, 31, 31); font-size: 22px;"> 尽管上苍强加于河南人身上太多的不公和苦难,但河南人在灾难面前并没有屈服。正是靠坚韧不拔的气概和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英勇不屈的河南人 ,硬是一次次从灾难中顽强地挺了过来。 从而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我们坚信 ,曾经创造无数辉煌的河南人,必将有更大更加灿烂的辉煌在前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