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新教师”

南郑区初中数学学科基地

读《高手教师》有感 <p class="ql-block">  魏校的《高手教师》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其实于我一个语文不好的数学老师而言,文字这东西着实让我有点害怕。所以,喜欢读的书和读过的书大多是那些案例式的,抒情式的,总之简单一点的,理论性不是很强的那种。而这本书是基于理论,但很少有抽象的理论阐释,很少有一线教师读不懂的专有名词、特殊概念。即,融教育随笔、教育经验、技术策略、理论著作为一体的匠心之作。</p> <p class="ql-block">一、新教师</p><p class="ql-block"> 魏校提出的新教师,是有着自觉的文化根基,并对教育拥有信仰的教师,是终身学习者,是合作者。新教师不愿意全盘接受市场主义,不愿意全盘接受成功学的逻辑。新教师认为,学习不只是谋求世俗利益的工具,更是生命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所谓“不只是”,意味着新教育不反应试,而反唯应试,不反市场,而反唯市场,不把应试或试场作为教育的基础甚至终极目标。新教师总是通过不断的创造来发展学生生命,并在发展学生生命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以及新的可能性,从而体验到自由和获得幸福。</p><p class="ql-block"> 新教师,多美的样子,多少家庭所期待的样子,也许这样的教师在现行的大环境下少之又少,但不影响少数人的脚步,不影响魏校团队追求的理念,与朝向美好的初心。我也相信在魏校的追随者中会有更多的老师朝向新教师发展。</p> <p class="ql-block">二、只有不成熟的人才渴望信任</p><p class="ql-block"> 父母爱子女,这是一定的,但父母信任子女,往往就未必了。爱到信任还需要双方因素的支撑。</p> <p class="ql-block">  怨妇思维,这一点何止在我们成人的圈子里,在学生的关系中也是如此。有的孩子常常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和其他同学的关系,背地里指责,说他人坏话,矛盾出来后又全部将责任推给对方将自己推的干干净净,接着就是委屈的大喊,“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而相信他”……。其实,孩子的内心都不是恶的,只是这些孩子缺乏自信,缺乏担当,某种层面来说处于自卑。所以他们并不开心,而他们的这种不开心很多时候是将自己的感觉建立在外在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自信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三、如何设计一门课程</p><p class="ql-block"> 在文章《如何设计一门课程》一文中魏校用农民种庄稼的闭环过程,形象的让读者理解要设计好一门课程必须回答四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p><p class="ql-block">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p><p class="ql-block">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p> <p class="ql-block">  课件中的场景是不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反思?</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一个孩子,一个班级比作土壤,那么,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知道播种什么。</p> <p class="ql-block">四、相信种子,相信岁月</p><p class="ql-block"> 《高手教师》中还有很多共鸣的文章,如《不要总觉得家长不懂教育》,《寒假了,怎么解决好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为什么要教学生会鼓掌》等等,这些文章无不让读者眼前一亮,魏校总能从问题最根本,最底层出发剖析的淋漓尽致。最后一章《高手教师的自我修炼》更是干货满满。</p><p class="ql-block"> 了解魏校的人,了解南明教育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教育核心是人的完整教育,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而且兼顾情感、道德、精神的均衡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