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石刻大全-运城市稷山县卷》之概述

金石斋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概 述</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位于山西西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得名源自后稷教民稼穑于此,在地理和文化上属河东地区。历史上的稷山既是兵要之地,也是人文繁盛之区。这里曾经是吴起、廉颇、李牧筑城练兵之地,发生过西魏与东魏之间的著名战役“玉壁之战”,留下了《敕勒歌》的千古绝唱,以及深藏文中子王通的读书洞,滋养过名门望族河东裴氏,诞生过元代名臣姚天福,有进入《清史稿》的义民吴绍先,有民国著名金石学家王堉昌,及至当代知名学者姚奠中。</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后稷大地涌现的这些彪炳千秋的名人、乡贤,无论是忠臣、良将、廉吏、名士、文豪,还是义民、孝子、儒商、能臣、高僧等等,无一不是深受“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而滋养的淳朴民风和厚重人文膏泽。在稷为宦的外籍官吏,也幸霑其泽,谨守官德,尽职有为,成就千古佳话。其在稷山活动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构成了稷山的地方历史,留下了大量珍贵石刻,成为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石刻,本书收录入册500通,按时代分为:北朝4通、隋唐16通、宋11通、金6通、元14通、明116通、清229通、民国65通、中华人民共和国36、时代不详者4通。综览全书,石刻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有以政为德、励精图治、治乱兴衰、济世安民的明君贤主;有忧乐天下、忠君爱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忠臣良将;有以民为本、勤于政事、廉洁自守、造福一方的清官廉吏;有重教兴文、乐输募资、隐居不仕、主坛讲学的先哲名儒;有以义为上、舍生取义、仗义赐舍、扶贫济困的义民义士。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民心的寄托,历史的功臣,他们为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史留名,永载千秋。</p><p class="ql-block"> 稷山石刻中记载了劳动人民为了生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战天斗地,治山治水,植树造林,在农业方面创造了物质财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乡约是由乡民自发制定的地方法规,对倡导社会文明,淳化民风,革除陋俗,维护地方安宁,起到了国家法规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诗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它的内容不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人文风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云和人们的精神境界,而且鞭笞了丑恶,揭露了黑暗,是研究我国人文、地理、风情的重要参考资料。自然灾害给历代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地震、狼鼠等灾害的惨状,令人怵目惊心。它儆示后人,痛定思痛,树立防灾、备荒观念,耕三余一,耕九余三,做到有备无患。题名是一乡一地一人的标志和荣耀,有题人名、地名、坊名等,或题于神道,或题于墓前,或题于闾里,或题于坊额、衙署,它是研究和考证历史人物生籍、生平事迹的重要佐证和参考资料,它激励着后来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前赴后继,奋发进取,不懈努力。这些石刻都真实地反映了稷山县历代的社会民情、民俗民规、社会发展、道德行为、民生风情、集市贸易等等,无疑就是一部稷山县历史的大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现存珍贵石刻,有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姚天福神道碑》、国有馆藏二级文物《梁村石幢》、国有馆藏三级文物《龙门全景图石雕影壁》等等。</p><p class="ql-block"> 东西两魏在稷山玉壁之战后,于北周保定元年(561)立《颂延寿公造像碑》,碑文载有“有佛有法,为皇为君”的字样,佛教成为维系皇权的重要支持。在碑文中署列的各州郡县僧侣、文武官员、地方领袖甚至妇女达400多人,他们超越地域、职官、身份甚至王国的界限,在信仰层面达成了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社会整合的表征。透过此碑,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在南北朝的分裂状态中,依旧蕴含着统一的内在动力。</p><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稷山隶属河东道,河东裴氏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在政坛亦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河东裴氏中稷山分支的裴耀卿、裴琮、裴行立、裴堪等人的出生与早年的成长与稷山相关联,而他们显名的事功却是与其世家的身份密不可分。唐代大诗人王维在《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中形容河东裴氏“著族期茂,衣冠未敢以争雄;继世皆贤,英彦无出其右。”郡望世家的出身,给裴氏子弟的入仕带来极大便利,裴耀卿更是位极人臣,甚至绘像凌烟阁,荣耀一时。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世家大族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受到冲击,趋于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边镇武将的崛起。稷山高秀岩就是在安史之乱中崛起的普通武将,一度升迁至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使、渤海郡王、上柱国,成为镇守一方的藩王,显系勤王有功,才得此清要的官职和崇高的荣誉。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中央与地方藩镇变得更加紧张,高氏在上元二年(761)去世后,只得暂殡幽陵,直到元和二年(807)才得以归葬稷山。这次归葬,也可视为唐朝中央政府与藩镇关系调整的信号,成为唐宪宗开启“元和中兴”的一段序幕。此段故事颇值得玩味,如果展开,必定十分精彩。就基层社会而言,从稷山留存的碑刻来看,唐中叶以来儒家伦理和佛教信仰占据主导地位。 </p><p class="ql-block"> 元代稷山最知名的人物是姚天福,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而入仕,其事迹载入《元史》。姚天福神道碑,其碑文字数长达5023字,由当时翰林直学士、知制诰虞集撰写,立于元统元年(1333)三月,《山右石刻丛编》全文收入,是现存山西元代名碑之最。姚天福神道碑,立于身离尘世后三十余年。可见姚公在元代早期名动朝野,影响之巨。有人称他为官一生的事迹,完全可与宋代的包拯媲美,可是由于人们认识、发掘及宣传等诸多历史缘故,其知名度远不及包拯,实令人慨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唯一载入《清史稿》的人物,是清康熙年间义民吴绍先。他的父母早亡,两个弟弟在很小的时候被拐卖失踪,从此踏上了寻访失踪兄弟的道路,在十余年时间里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最终在北京和宁古塔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全家团圆。他的事迹被大学士李光地和陈廷敬知悉后,分别留有记文和题诗。而就稷山当地而言,一位普通老百姓能够进入正史的列传,成为大历史记录的一部分,并保留在民众的历史记忆中不断传承和称颂。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时任稷山县知县郭象蒙,为彰显吴绍先万里寻弟之孝悌义行,呈报山西省长阎锡山批准,在稷山城内西街内为吴绍先树碑、造像,阎锡山并亲自写了“稷山吴绍先义行碑”碑名。碑像成后,并建亭保护,亭名为“吴绍先义民亭”。此碑规制宏大,共四经:1923年山西省长阎锡山题碑名;清康熙时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撰写的《吴伯宗寻弟事》;清康熙时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撰《稷山义民寻弟诗》和1923年稷山县知事郭象蒙撰《稷山吴绍先义行碑》。全碑无论文还是字,皆为上品。特别是李光地、陈廷敬两个大学士同时为一个普通农民的义行撰文作诗并勒石,这在民间十分罕见。充分说明吴绍先万里寻弟,不辞艰辛,骨肉终于聚首的感人肺腑的事迹,足以辉照人间,昭示千古。</p><p class="ql-block"> 禁止擅受告示碑,是一通理顺民间争讼断案渠道、强调“国家设官分只、各有专司”的德政碑。立于清光绪五年(1879),应是清王朝整顿吏治、淳化社会风气的一个佐证。光绪三年,山西大旱,晋南河东一带,泉涸川竭,树死土焦,赤地千里,稼禾无收,造成人民百姓生活极度贫困。该碑虽然立于大灾过后二年,但社会元气大伤,仍然危机四伏。经济崩溃,纲常无序。民间百姓劫后余生,因婚丧嫁娶、争田夺地、人丁力役、钱债纠纷等争讼上诉,连绵不绝。加上清朝末年,社会矛盾重重,内忧外患,官场腐败,吏治贪鄙,僭越权限。百姓打官司、起诉状,多陷入无视无序状态。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赈灾,安抚百姓,加强吏治,严肃法律,整齐人伦。尤其是在稳定社会方面,对“凡地方词讼案件”,强调“应归县官管理”,不得典史、印官人等擅受饬差,恣意妄为,横行不法。我们从铲除邪恶、强化吏治角度看,碑文中杜灿等人禀奏告示,勒于碑石,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p><p class="ql-block"> 《尚老夫子德教碑》,刊于民国十年(1921)三月。尚士彦,字俊卿,清光绪五年(1879)举人,任稷山县儒学教諭。他品端学嘉,学识渊博,在治学方面又有独到之处,晋南不少学士接踵登门,拜师求学。他对稷山及周边各县的文化发展起了直接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其一生为稷山县培养了大量人才,可谓一代良师。民国九年(1920)六月,时任大总统徐世昌为尚士彦在儒学教育方面的功绩书题“任卹可风”,树为楷模,予以褒奖。</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山西著名金石家和晋学家王堉昌(1876~1938),字养斋,号高凉愚叟,稷山县南街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毕业于山西大学堂中斋。历任河北省武安县知县、山西省榆社、盂县、太谷、汾阳、五寨等县县长、山西省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科长、第二科科长及省政府代秘书长等职。他在所历各县,从政之余,携二三随从,以驴代步,躬历乡村,拔山涉水,风餐露宿,亲作征访,调查抄录,积成巨帙。著有《盂县造像录》、《盂县金石志略》、《汾阳金石类编目录》十卷(补遗六卷)、《稷山金石类编目录》等。这位骑毛驴的县长,身逢乱世,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难能可贵!他通过一生辛勤的努力,以劲拔历史风尘的学识和眼力,不为己私,为后人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文化瑰宝。正如他所说:“余之隐于吏,亦竭其愚以维仁化于金石中,其有益于世耶,其无益于世也耶,则非吾之所知也”,“虽抉择未能精审,而发潜表幽亦聊以供考古之助,并藉表仁义忠孝之行耳。后有起者,其亦有继于斯乎!”</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稷山县人民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竖立了不少碑刻。在此次收录过程中,我们除录入部分记载修路、修水库、文化广场建设碑记外,选择部分文化名人题刻录入书中,以体现优秀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总之,稷山县的石刻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绘画书法、人文宗教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它真实地反映了稷山县历代社会民情、民俗、民风,既可以补史之阙,正史之谬,又对于后人挖掘研究后稷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