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谢幕,女排精神永远都在!

赫(He)先生🤩

<p class="ql-block">8月2日下午,中国女排3:0击败阿根廷队,结束了东京奥运会征程,<b>这也是郎平指导的谢幕之战。</b>在过去的40多年里,女排的高峰与低谷、成与败,郎平都亲历过。她说:“起起起伏伏的,对自己真是一个磨炼。<b>经历了风雨,有眼泪有欢笑,但觉得其实还是挺值得的。</b>”</p> <p class="ql-block">图&nbsp;| 新华社记者&nbsp;丁汀 摄有人曾问郎平,女排精神是什么?她的答案是:“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b>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b>”<b>“有一种坚持叫郎平,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b></p> </strong><strong>天下英雄谁敌手?</strong>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最后一场比赛在日本大阪体育馆开打。比赛双方分别是中国队,和有着“东洋魔女”之称的东道主日本队。一开场,中国姑娘就打出了气势,连赢两局,眼看比赛要以3:0结束,背水一战的日本队愈战愈勇,连扳两局。来到决胜局第五局后,比分仍旧胶着,15:14,日本领先。千钧一发之际,郎平斜线扣杀得手,15平。随后,中国队夺回发球权,两次拦网得分,最终以17∶15拿下最后一局。 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排球冠军,也是中国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一时举国欢腾。据统计,7场比赛,中国队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命中率接近50%。球迷们称她为“铁榔头”,她扣球的英姿也被画成漫画印上了邮票。 <strong>但是,没有百炼成钢,</strong><strong>又哪来的一朝成名呢?</strong>1960年出生在天津的她,年少时只能以小米粥补充营养,练习排球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枯燥、乏味,还极易受伤:练习接球,双臂常常会被打得又红又肿,练习传球,头和脸也会免不了被球砸,头青脸肿、流鼻血都是家常便饭。对体能、精神都是一种考验。看着队友陆续离开,她也有过动摇,但还是坚持了下来。那时,常有人开她玩笑,<strong>“郎平,你的球鞋又露脚趾头了。”</strong>因为每天长时间奔跑跳跃,她脚上的鞋几乎一个月穿破一双。 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她陆续被选入北京队、国家队,最后扬名世界赛场。日本夺冠后为了众人期许,郎平更是训练地比谁都努力,几乎每天都要在发球、拦球等动作上练习无数次。 1982年,秘鲁女排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1985年,日本世界杯冠军;198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世锦赛冠军。至此,中国女排造就了载入史册的“五连冠”神话。 这五支冠军队伍里,始终都有郎平的身影。前四年,她是队内的头号主攻手,1986年,她以助理教练身份出征。“女排精神,振兴中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strong>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strong><strong>那是属于郎平的时代。</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心若在,梦就在</strong>也是1986年,为国出战8年、年仅26岁的郎平因伤病,宣布退役。以她在中国排球史上的地位,在国内得到一份人人艳羡的工作,实在是轻而易举。 但她始终还有别的想法:<strong>“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strong><strong>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strong><strong>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strong><strong>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strong><strong>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strong><strong>我得重新开始生活,</strong><strong>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strong>她放弃了北京市体委副主任一职,选择了自费去美国读书。那时,她刚结婚,带着全部身家三四百美元到了美国,寄住在朋友家,过上了清苦的留学生活。最穷的时候,自己到超市买面包片夹着西红柿、沙拉酱吃,以致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h3> 为了生活,她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后来,找到了一份大学排球队助教的工作。<strong>“说是做助教,其实就是</strong><strong>在哄着一些水平很差的队员。</strong><strong>一开始我心里很难接受:</strong><strong>我是世界冠军队队员,</strong><strong>跑到这儿来哄一群几乎不会打球的大学生,</strong><strong>位置整个是颠倒。</strong><strong>但我不得不说服自己:</strong><strong>不想颠倒,回中国去,</strong><strong>你来美国,就是找颠倒来的。”</strong>曾经的“世界冠军”的头衔被踩到了地上,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则是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郎平,学历没有任何水分。然后,以教练的身份重新出发。 世间有一种勇者,即使有一天一无所有,也不缺重新开始的勇气。郎平就是如此,<strong>“如果没有这些起落浮沉,</strong><strong>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strong><strong>听从自己的内心,</strong><strong>不畏将来,不念过往。</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举身赴“国难”</strong>就在郎平的海外执教生涯风风火火之时,中国女排却开始陷入低谷。不仅丢掉了亚洲冠军,世锦赛也落到了第八。这时,有人想起了郎平。一句“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她毅然放弃当时年薪20万美元的工作,不顾丈夫劝阻,回国领3000工资,执教中国女排。 ▲郎平与前夫白帆,女儿白浪<br></br>郎平为中国女排倾尽了全力,几乎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甚至半夜一点睡下之后都会再起来研究比赛录像...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获得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8年世锦赛银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眼见中国女排日渐崛起,思女心切,再加旧伤复发的郎平,于1999年,辞去国家队主教练职位。2003年,她曾经的助手陈忠和,带领女排连拿三大赛冠军,2004年,夺雅典奥运会冠军。 然而,盛极而衰总是不变的规律。2012年以后,中国女排再次一蹶不振。核心队员纷纷因伤病退役,中国女排进入青黄不接的尴尬期。不仅接连输给世界强队,连在亚洲都步履维艰,排在日本、韩国、泰国之后,居第4位。这一次,接手的仍旧是郎平。人们说这是块“烫手山芋”,都劝她,不要去接。<strong>“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strong><strong>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strong>在女排最危难的关头,郎平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当时媒体打出的题目是“郎平要带领女排重回巅峰”。 但重新出山的路,并不好走,当时的女排有多差?没有基本功没有心理素质,没有防守没有移动也没有串联,“你们现在有多差,以后就会有多出色!”于是训练馆变成了炼狱,没有人知道姑娘们花了多少时间修炼内功,只知道中国女排,好像,慢慢回来了。。。<strong> </strong>2015年,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夺冠的中国女排,第一时间获得里约奥运参赛资格。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带领中国姑娘从“魔鬼主场”逆袭东道主巴西队,再到半决赛力克荷兰队,再到夺冠,看似幸运,其实更像是命运之神对不懈努力历经挫折的郎平和中国女排的奖赏。 ▲2016年里约奥运会若有需,召必回,郎平用实际行动。打消所有的质疑。<strong> </strong><strong>人生不是一定会赢</strong><strong>但要努力去赢</strong>2019排球世界杯,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十一战全胜!很多人都说是实力碾压,其实哪有什么「毫不费力」,「没有意外」背后是姑娘们无数咬紧牙关的练习,也是郎平无数次夜深人静后数据分析的结果。 就拿最后一场比赛来说,已经提前夺冠的中国女排其实输赢都无所谓,再加上对手实力并不强,完全可以让大家放松下来。郎平却说:<strong>“我觉得这球也挺难打的,</strong><strong>因为知道自己是冠军了嘛,</strong><strong>可是比赛没结束,</strong><strong>所以我们要压制住自己兴奋的心情,</strong><strong>把球打好。”</strong>她熟悉所有主要对手的情况,她永远做最详尽的准备,给予所有对手最大的尊重,从不轻敌,所以没有意外看似是上帝给她的眷顾,其实一切都来自于这个女人辛勤的付出。<strong> </strong><h3>郎平的弟子最清楚她执教中国女排的付出。</h3></br><h3>徐云丽说:“郎导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玩命。</h3></br><h3>她本身就有当运动员时候留下的伤,</h3></br><h3>但是坚持带我们训练。</h3></br><h3>身体指标也不是很好,岁数不小了,</h3></br><h3>可晚上训练回去,我们休息了,</h3></br><h3>她还要熬夜研究对手。她的工作量是比我们大的。”</h3></br>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strong>郎平的人生,</strong><strong>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strong><strong> </strong><br></br><strong>若青春有张不老的脸</strong><br></br>参加《朗读者》时,郎平曾念过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文字:<strong>对于那些在一生中永远感到渴望的人,渴望着征服的人,人生就是这样,专注于攫取更多的土地,得到更宽阔的事业,更充分的经验。</strong><strong>他们是不知足的,不可预测的,强有力的。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斗争,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strong><strong>好像鲑鱼迎着激流,他们天赋的本性就是迎向岁月的激流。</strong>——勃兰兑斯的《人生》 今年,郎平61岁了,她说:<h3>“<strong>这些年,我对于排球的梦想也实现得差不多了。</strong></h3></br><h3><strong>我不能再追求了,这年龄也追求不下去了。</strong></h3></br><h3>我一次次离开家,都是义无反顾地去奔事业。</h3></br><h3>我觉得其实对家人真的很亏欠,</h3></br><h3>也希望到这个年龄收一收。”<br></br></h3></br><h3>追逐梦想的时候,</h3></br><h3>郎平从不考虑结果,</h3></br><h3>只是竭尽全力去做,不虚度每一天,<br></br></h3></br><h3>“<strong>至于结果,最后该是什么就是什么。</strong>”</h3></br> <p class="ql-block">图 |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不知道当告别真正到来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脑海中是否回想起自己40年前的样子。青春有张不老的脸,一定是郎平这样,永远绽放着21岁时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