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区关工委、区委老干部局、区教体局、团区委、区少工委共同组织开展了“学党史、颂党恩、忆党情、跟党走”征文活动。全区离退休干部、老干部工作者、各方面老同志、青少年学生、教育工作者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爱心人士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充分展现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发扬红色基因的良好精神面貌。 <b> 今天推出二等奖征文:《我想对党说句心里话》《党的光辉照我家》</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想对党说句心里话</b></h1><div><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张其兴</div><div><br> 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46年了。我1975年7月1日在部队入党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共产党是我从小的夙愿,18岁在枣园镇庆元村当村团支部书记时我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村党支部委员会通过并上交给了公社党委,但由于批林批孔耽搁了下来。我74年入伍,第二年在连队当文书时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年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知道虽然已经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行动上距离一个合格的党员还有很远的距离。我坚定一个信念,一辈子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种信念伴随了我46年。今后的余生还会一直陪伴着我。<br> 我当兵13年,在乡镇工作13年,机关工作9年,离岗退休14年。我想对党说:是党把我从一个单纯无知的农村青年培养成了一个合格的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离岗退休闲不住的老人。<br> 回忆走过的路程,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教育与培养。记得在新兵连上政治课,指导员讲我党的历史,讲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我的心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参军当兵的光荣。下到连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军事训练。大小工作积极主动。当兵第一年因各方面都很优秀,便到新兵连当班长。我所带的班队列训练、实弹射击考核都是连队第一名。回到老连队,担任了文书,一年后提为一班班长,一干就是五年。这五年参加炮兵比武取得第一名,五公里武装越野为新战士背枪,有时肩上最少3枝冲锋枪,单杠双杠1-5练习全部达标,木马1-2练习全部完成,武装泅渡训练以及每年的打靶拉练都取得优异成绩。<br> 由于党的教育培养,我进步很快,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当兵9年,29岁时,已经逐步从一个战士成为了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直到副营长。这期间参加过军工、军农生产,毛主席逝世战备值班、黄河抗洪救灾、唐山大地震抢救伤员等项工作,我没有给党丢脸。<br> 由于裁军200万,我服从党的安排,86年12月底转业到枣园镇工作。87年1月1号上班,先在办公室打杂,过了春节也没有参加转业干部培训,镇委副书记找我谈话,安排我去朱各务办事处任主任,我与书记谈培训的事,由于我取得了山东师范大学毕业证书,书记说你都山师毕业了还培训啥,马上去上班吧。于是我到办事处,干了13个月,跑遍了13个村。计划生育、催公粮、收提留三提五通。胡迪村从来没有交公粮的习惯,我回家借了拖拉机免费给农户送公粮。由于工作到家,大家积极交上了提留。王曹王姓村民不按计划生育政策办事,我领着镇计划生育工作组冒雨入户开展工作,感动了计划生育对象,主动接受了处罚。88年组织安排我任工业公司经理、经委主任。前后8年,首先对镇办企业进行了租赁承包,我离开时对镇办企业进行了陪卖。经过努力,镇经济有了很大的增长,财政收入规模进入市前几名。章丘第一家乡镇企业的合资企业就是我跑成的。由于党的培养,我很快适应了乡镇工作,组织上培养我担任了副镇长、副书记。工作期间无论负责城镇建设还是党群工作,我都干得比较优秀,尤其在担任副书记期间,我负责的党员示范服务基地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那一年我分管党群、政法、办公室。分管的组织、宣传、武装、司法工作被各个部门树为典型。组织部长对分管书记说:“这个人咱用晚了!”那一年我45岁。<br> 章丘有个千禧龙大酒店,那是我领着7个人用时14个月建成的。千禧龙是章丘的标志,一般迎来送往都在千禧龙会面,现在外出旅游乘车还在千禧龙集合。我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建千禧龙的,千禧龙当时是供电局建的培训中心,主体完工后因电业局垂直,这块资产就无偿划拨归政府办公室所有。95年划拨后停了4年。99年根据章丘的发展,市委决定将千禧龙建成一处3星级酒店,当时定名为龙盘山大酒店。我从枣园调来任政府办公室副秘书长兼龙盘山大酒店筹备处主任。后来快建成时市委领导在现场定名为千禧龙大酒店,因为2000年是千禧之年。施工的那一年没有休息一天,不是外出考察就是盯在工地上。一年下来新买的桑塔纳轿车就跑了7万公里。2000年10月1号千禧龙大酒店正式开业,我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千禧龙大酒店总经理。供电局主体建设投资2000万,后来装饰工程加设施设备投入4700万元。供货商加施工单位有80家。我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经得住考验,不能一个楼起来一群人倒下。我们邀请山东省成套设备局招标中心对所有装饰工程队伍与所有设备进行公开招标(防止当地领导插手招标),最后经济南市审计局审计全面交付,我经受住了考验。通过这个工程我觉得做人就要在党的领导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br> 2003年11月7号回到了市委办公室。然后担任档案局局长,期间将明清六部县志制作成电子版,十六个光盘装成了线装书的样式,现在用硬盘储存。当年电子版的明清六部县志成了市领导做宣传的好物品,章丘8个副军级领导每人一份,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我们搞得农业农村档案受到国家档案局的表彰,我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典型发言。我在档案馆举办的书法绘画展览开了档案局办书画展的先河。</div><div> 任副秘书长期间一心为同志们着想,无论生活上、家庭上,有病就医、孩子工作只要能帮忙的都尽量去帮,取得了良好的口碑。<br> 离岗退休后继续乐意为大家服务,党培养了我,我就要积极为党做点事。<br> 现在虽然步入古稀之年,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继续为党工作,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系:区委办退休)</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党的光辉照我家</b></h1><div><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万经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每当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声情并茂的歌曲时,我便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我们一家新旧社会生活的变迁史。是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一家幸福的今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一次忆苦思甜教育活动中,从大人们的口中了解到了我们家解放前有段雪上加霜的冰点岁月,这段苦难的家史在我当年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了。当时,我们家只有几亩贫瘠的山坡地。为了养家糊口,爷爷、大爷和父亲只好靠外出打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4年冬,年仅29岁的大爷不幸染疾英年早逝。到1940年初夏,爷爷又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短短6年时间,一个家庭先后失去两位顶梁柱男人,犹如大厦倾倒。那年,奶奶已经年过半百,叔叔还是个十来岁的孩童,30来岁的老娘(方言称呼,即大娘)孤身一人还带着年幼的堂姐,一家老小寡母,唯有刚成家的20岁的父亲成为了家里的支柱,肩负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就在我们家遭遇如此厄运的境况下,也没有躲过日伪土顽的敲诈勒索。当年因为交不起摊派的苛捐杂税,奶奶曾被当地孙文赞匪部绑架到伪乡公所毒打,并抢走了家里值钱的禽畜。好在街坊邻里们同情我家的遭遇,及时凑钱凑粮代我们家交上,此事才得以平息……</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共产党。1948年秋,家乡获得解放。为了报答共产党的恩情,这年冬天,奶奶送刚满18岁的叔叔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年后,叔叔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们家中的第一名共产党员。</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950年以后,我们家开始过上好日子,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期间,出生在解放前的哥哥开始入学读书,姐姐和我、弟弟相继出生,这些,都给家里带来了生机和希望。1955年,在天津一带打铁谋生的父亲进入了当地一家农机具厂,因技艺精湛被定为7级锻工。叔叔也于此前成家,从部队复员后进了天津这家工厂。此后,父亲和叔叔他们以厂为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技术革新能手和劳动模范,直至光荣退休。</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兄弟姊妹秉持了前辈淳朴善良,甘于奉献的优良家风,凭借着知恩图报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哥哥1967年于北京外语学院(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先后在外国驻华机构、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和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1992年以后,经中国政府推荐至联合国总部任高级政务官,协助秘书长和主管部门处理联合国安理会政治领域的事务,并主管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委员会的工作,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2004年退休后回国定居,现任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等职,是一名驰骋于外交战线上的老共产党员。姐姐1968年底高中毕业于章丘四中后,回乡担任村办初中民办教师,由于教学工作优异,1971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成为我们家中第一名女共产党员。翌年,被推荐选拔到“华东石油学院“(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上学,1975年毕业后分配到胜利油田地质研究所工作,退休前为地质所中层干部,高级工程师。为了报答党给予我们家带来的幸福和荣耀之恩,在中苏边境战事一触即发的1970年冬,我积极报名应征入伍。在解放军这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里,锻炼成长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先后入党,提干,直至1985年“百万大裁军”解甲归乡。退休前是章丘市政府办公室的一名正科级干部。弟弟七十年代初于章丘七中高中毕业,后担任村里的民办教师。得益于1977年的恢复高考,成为了当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中专生。八十年代初毕业后,分配到淄博市工作,先后就职于某企业和张店区经委机关,退休前是某街道办事处的科级干部,中共党员。</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们兄妹4人全部是中共党员,另外,我的姐夫和我的妻子也都是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更可喜的是,我80后的儿子前几年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有朋友羡慕的跟我开玩笑,说我们家可以成立一个最基层的党支部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目前,我们兄弟姊妹各自都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分别定居在首都北京和山东济南、淄博、东营等地。前些年,我的母亲和老娘在世时,曾经如孔子“周游列国”般的分别在我们姐弟几家安享晚年,享受到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只可惜我辛劳一生的父亲因为八十年代初不幸染上再障贫血病而离开了人世,没能享受到晚年的幸福。如今,我们兄弟姊妹虽然都已步入了花甲和古稀之年,但始终沐浴着党的光辉,享受着党和政府给予的多项养老待遇。在帮助子女照管孩子发挥余热的同时,也尽享着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我想,我的爷爷奶奶和英年早逝的大爷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我们能过上如此幸福美满的生活,应该含笑九泉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回顾我们家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变化历程,无不让我倍加感恩中国共产党,倍加感恩开国领袖毛主席和革命老前辈。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在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我要学习党史,铭记党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告诫子孙们,我们老万家要永远跟党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系:区政府办退休)</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