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络(《美在湖南》本地资讯创作者,历史领域爱好者) 翻阅湖南各姓族谱中,很多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湖南主要姓氏的祖先大都来自江西。为什么江西人要移民湖南,湖南人又去了哪里,难道朱元璋“血洗”湖南的传说是真的吗?带着这些疑问,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一些情况,现就有关情况进行解读。 一、“血洗”湖南的几种版本 1、“湖南街杀”版本<div>传说朱元璋登基当日,南京城的湖南街上出现这样一幕:一个大脚婆婆骑着一匹马在街上游行,后面跟着一个手捧西瓜的大汉。有人把这事密告了朱元璋,说有人在湖南街故意嘲讽皇上:“骑马暗指马姓,大脚是讽刺马皇后;捧西瓜是讽刺淮西人的江山是从韩林儿手上抢来的”。朱元璋听罢大怒,吼道:“湖南街,杀。”身边的大臣误以为是“湖南皆杀”,结果就出现了“血洗湖南”的惨案。<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孝慈高皇后画像复原图</h3> 2、“血洗浏阳”版本。<div>这种版本又有三种说法:一是朱元璋为了报复浏阳人支持陈友谅,下令血洗浏阳;二是刘伯温看天象说浏阳三百年后将要出天子,朱元璋为保其万世江山,大开杀戒,诛灭浏阳全城;三是传说朱元璋在浏阳行乞时,由于饥饿偷人红薯,被人暴打,发誓报复浏阳。</div> 3、“歇息三日”版本。传说朱元璋登基后,他的手下各路人马纷纷前往南京进行祝贺'。由于人数众多,他应接不暇,感觉疲惫不堪,因而他要求各路人马按顺序进京。其中有只队伍刚好进驻长沙,他便下令这次队伍在长沙“歇息三天”,不料被误传为“血洗三天”。 二、“血洗”传说的质疑 1、“血洗”浏阳质疑。<div>首先,如果朱元璋因为浏阳人支持过陈友谅就杀掉全县百姓,那么江西人命运似乎会更惨,因为朱元璋跟陈友谅鏖战鄱阳湖时,陈友谅得到当地人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朱元璋称帝以后,虽然打击报复过江西人,不过报复的方法,不是大开杀戒,而是加征赋税,使得江西百姓纷纷逃离,涌入邻近的湖广一带,不仅是浏阳,整个湖广都有大量江西人定居,成了“江西填湖广”移民史的一部分。浏阳亦是如此。史载浏阳正常年份征粮四万石,朱元璋即位后将征粮数额增加一倍达到八万石。</div> 其次,因为风水问题而杀光全城更是荒唐,似乎只有在戏剧中才能看到;至于朱元璋行乞时在浏阳遭侮辱而发誓杀光浏阳人,似乎夸大了朱元璋的暴虐和狭隘,朱元璋行乞多年,受辱怕也不是只有一次,更何况因为被人打,就杀光整个县,也太不可思议了。 2、“误传圣旨”质疑。<div>当时朱元璋正忙着登基,古时候皇帝登基都会大赦天下,怎么还会大肆杀戮。即使下达了这样有悖常理的命令,执行命令的手下也会想想当年常遇春杀降的后果。所以,所谓的“湖南皆杀”、“血洗三天”的误听圣旨,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站不住脚的,况且,“湖南”作为地名也是在清朝以后,当时也没有湖南省。这些说法不但没有文献资料的佐证,而且版本众多,实在经不起推敲。</div> 三、“血洗”湖南传说的由来 第一、元末明初,作为两湖主战场的湖南受创严重,大量人员在战争中失去生命,湖南人口急剧减少。<br>据统计,1290年(元朝),湖南人口572万,到1396年人口仅193万,这还是“扯江西填湖南”后了。而同期江西人口分别是1423万和898万。100年之间,湖南减员380万,江西减员520万。都是陈朱战争的主战场,湖南减员三分之二,江西减员三分之一(其中含移民湖南人口)。 从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人们把战争导致的人口伤亡归结到朱元璋的残酷屠杀上,虽然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估计朱元璋对于敌人从不留情。这也从族谱中很多家族都记载有“血洗”的字样可以看出。甚至“鹅公大丘”的故事,以致妇孺皆知,特别是朱元璋血洗湖南传说家喻户晓,这恐怕跟朱元璋对敌人毫不留情有关吧。 <b>第一章 战争过后,为了弥补湖南地广人稀的缺陷,朱元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兴起了“扯江西填湖南”运动。</b> 第二,由于战争的影响,湖南各地人口减员太多,几乎十不存一。而朱元璋对江西人支持陈友谅政权相当恼火,战后加强征收赋税,以致许多江西人不堪税收重负,纷纷逃入湖南。同时,还采取“三抽二二抽一”的办法,将江西人大量迁入湖南。此外,还有四川、广东等其他省份的人口也相继迁入。 至于为什么江西人最多,这与当时江西是人口大省有关,加之距离湖南最近,在鄱阳湖大战时,很多江西人为躲避战乱,就举家移民到湖南各地。据浏阳于氏族谱记载:“始祖元成公,后唐同光2年(924)自洪州南昌丰城瓦子湾偕兄元湘公宦游来楚之武陵(今常德)……六世贤臣,字祥钦,赠光禄大夫,适元季陈友谅之乱,各省居民纷纷避寇,公挈其眷属由江西迁入浏阳”。 第三,洪武年间,朱元璋对胡惟庸和大将蓝玉案,将朝中文臣武将基本洗劫一空,后人以讹传讹,将其称作“血洗“胡蓝。丞相胡惟庸一案,牵涉人员甚广,株连人员3万余人;大将蓝玉谋反一案,牵连朝中武将及其家人门客超过1·5万人。人们在传达信息时候,称之为“血洗”胡、蓝。之后人们再次进行艺术加工,以讹传讹,逐步地演变成“血洗”湖南。 <b>综上所述,“血洗湖南”一说主要是因为陈友谅和朱元璋为争夺帝位而发动的大规模战争,导致湖南人口急剧减少 ,湖南成为地广人稀、极度缺乏劳力的地方,而江西人为了躲避战祸和逃避过重的赋税纷纷移民湖南,加之政府主导的“扯江西填湖南“运动,将江西人大批量的迁入湖南。这也是湖南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江西的原因。</b> 虽然血洗传言不大可信,但是战争还是由朱元璋和陈友谅所发起,而朱元璋最后得胜,他的名字就代表了一个时代,加上以讹传讹,“朱元璋的时候”变成了“朱元璋”,故得朱元璋血洗之说。朱元璋被加上“血洗”的罪名的确是有点冤枉。但他清理胡惟庸和蓝玉案时,诛杀朝中大臣将军及其家族四五万人,也真的算是“血洗”了,<b>也许朱元璋 “血洗湖南”的民间传说实为朱元璋“血洗胡蓝”之讹传吧。</b> <b>在古化民族大迁移中,湖南是从江西搬来的吗?这么这里有 这么一个说法,江西填湖南.湖南填四川.</b><div>关于“关于民族迁移,湖南的汉民那儿来,湘西的刘姓是从那儿来的,”答案</div> <b>答案一:</b><div>你好,我对我们祖国移民历史略知一二,汉民族是炎黄子孙,祖先在山西一带,而南方如吴国属于上海浙江一带,楚国的地方较大,如像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广东一带,由于属于北方陕西山西的秦朝统一六国后,长期北方汉族劳动人民不断南下移居南方开发农业,与少数民族杂居,语言也越来越复杂,带有北方语言。宋朝北方,因北宋被金国灭亡,很多北方汉族人民涌向南方,在南方浙江建立南宋。湖南也有从北方移民世世代代的后代。湖南由于在中原中部,是移民的交汇处。与湖南原住民一起杂居居住,语言逐渐形成独特的湖南汉语语言,到明朝和清朝时不再移民了。<b><br></b></div> <b>答案二:</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代发达的江西为什么在近代被湖南反超?<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栋哥侃历史 2019-02-13 20:13</div>湖南和江西两省是邻居,在很多方面很相似,都位于内陆,气候地形差不多,清朝时还有很多江西人移民到湖南。<br></div> <h3>在古代,尤其是宋明时期,江西的经济、文化都是领先于湖南的。然而,在近代史上,湖南却一跃超过老邻居江西,至今依然领先。<br>那么,古代落后的湖南为什么在近现代实现了反超呢?<br>1.太平天国运动和湘军的影响。<br>在古代,江西和浙江一样,文化教育发达,崇尚读书做官。而湖南文化则相对比较落后、尚武。<br>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由于种种原因,太平军两次进攻长沙都失败了,被赶出湖南。</h3> 持续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把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打成一片废墟,而湖南却得以保全。<br>再者,以湖南人为主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军的主力。战争结束后,大批湖南人跻身清朝高官行列,几十万湘军战士实现脱贫致富。此消彼长,湖南的富裕程度开始超过江西。<br>2.粤汉铁路的修建。<br>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大批湖南人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对近代武器、铁路和工商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br>在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是最支持变法的省份之一,近代工商业蓬勃发展。<br>在江西士绅对铁路还疑虑的时候,湖南士绅已经和洋务派大臣接触,商量好了修建铁路的事宜。<br>粤汉铁路的修建让湖南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省份,经济开始取得更大的发展。<br>粤汉铁路后来又与北方的铁路相连,成为现在的京广线,对沿线的经济拉动十分明显。 1996年,途径江西的京九铁路才建成通车,但晚了很多,而且重要性远不及京广线。<br>3.教育。<br>湖南人有了钱,又有了较高的视野,怎么花钱最合算呢?<br>除了修铁路,就是办教育。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以及辛亥革命后,湖南兴办了大批近代学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湖南第一师范,为湖南以及全国培养了大批人才。<br>4.人才辈出。<br>古代湖南的落后和封闭造成湖南人比较抱团,相互帮衬,一人成事,会带动一大批人。<br>清朝时期两江总督陶澍提携了左宗棠,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也不断提携后辈,造就了大批人才。<br>湖南人还涌现出大批人才,成为开国将帅,在创建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