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1)路过南阳(卧龙岗、医圣祠、知府衙门)

舒展风帆

<p>  2021年6月19日到7月5日,我们夫妻俩历经17天,自驾去大西北旅游。参观游览了南阳的卧龙岗、医圣祠、知府衙门,天水的麦积山,平凉的崆峒山,会宁的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地,张掖的大佛寺、七彩丹霞,嘉峪关的关城遗址,瓜洲的大地之子雕塑,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大柴旦的翡翠湖,海西的茶卡盐湖、青海湖,湟源的丹噶尔古城,西宁的塔尔寺,海东的瞿昙寺,延安的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等景点,走马观花地领略了西北风情。</p><p> 这里汇集每个地方的主要景点照片,做为对这次旅游的纪念。</p> <p>  6月19日早上八点自南京出发,途经南京长江二桥。</p> <p>  历经8个小时680多公里的路程,于下午四点半到达南阳,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  酒店大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D1:河南省南阳市</b></p> <p>  原先南阳只是我们去西北的一个中途路过的城市。但是查阅资料,却发现这里不但是一座历史名城,而且曾经出现过诸葛亮、张仲景、张衡、百里奚、范蠡、张释之等历史名人,是一个有深厚底蕴的地方。于是决定在这里多呆一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景点1——卧龙岗武侯祠</b></p> <p>  6月20日上午,我们像刘关张当年一样,匆匆奔赴南阳卧龙岗,拜谒这位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诸葛孔明先生。</p> <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南阳是全国著名的大都会,号称“南都”。公元197年,为避乱世,诸葛亮带弟弟诸葛均从江东来到南阳,躬耕于城西的卧龙岗。在此十年间,他辛勤劳作,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吟啸待时,和兄弟一起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nbsp;</p><p class="ql-block"> 此为南阳卧龙岗景区大门。</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卧龙岗已有纪念诸葛亮的建筑,唐宋年间已名贯天下。</p> <p class="ql-block">“千古人龙”石坊</p> <p class="ql-block">  “汉昭烈皇帝三顾处”。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的故事。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诸葛亮最终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出任刘备的军师。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此乃从岳飞亲笔抄录的《出师表》中摘录。</p> <p class="ql-block">  诸葛井—诸葛亮躬耕南阳时汲水之处,六角形的井口为青石凿成,史书对此多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历朝历代都在诸葛亮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修建武侯祠。</p><p class="ql-block">  南阳武侯祠现存建筑为元、明、清时期建造。</p> <p class="ql-block"> 卧龙潭</p> <p class="ql-block"> “三代遗才”</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内的大拜殿。匾额上书“隐居求志”,“功盖三分”,“伊吕遗风”等。</p> <p class="ql-block">  诸葛草庐。看到诸葛草庐,忽然想起1971年年底,我所在的部队拉练,曾经路过湖北襄阳的隆中,也见过一座诸葛草庐。查看资料,原来诸葛亮“躬耕南阳”到底是今河南的南阳,还是湖北的襄阳,两个地方一直争执不休。我们姑且不论真假,看它一看吧。</p> <p class="ql-block"> 小虹桥</p> <p class="ql-block">  躬耕亭—据说是当年诸葛亮存放农具的地方。内置一石刻碑楼,嵌线刻武侯立像碑。</p> <p class="ql-block">  三顾堂。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晤对于此,分析时势,谈论兴汉方略。</p> <p class="ql-block">  宁远楼又称清风楼,原为诸葛亮藏书、鼓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半月台,为诸葛亮夜观天象之处。</p> <p class="ql-block">  关张殿。公元207年,刘备三顾之时,关羽、张飞在此等候,后人建殿并塑彩像,以显名将风采。</p> <p class="ql-block">  在武侯祠大殿左侧的碑廊里,镶嵌着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石刻。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石刻,石碑刻工精良,墨底白字,宛如手书,贯通长廊,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带兵渡江,痛击金兵。八月十四日,岳家军路过南阳卧龙岗,岳飞带领牛皋等人拜谒武侯祠。岳飞一向敬仰诸葛亮的为人,向祠内塑像焚香礼拜后,到院内看那些历代名人写的诗文碑刻,感慨万千,尤其是看到一块诸葛亮《出师表》的碑刻中“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禁不住热泪滚滚,提笔抄写起诸葛亮的《出师表》来。他把前后《出师表》写完,才出了一口气,好似得到了一丝安慰,但仍不尽意,又大书“还我河山”四字。事后道士请人把字刻在石上,嵌于壁间,成为传世之宝。</p> <p class="ql-block">  蜡像—岳飞书《出师表》。</p> <p class="ql-block">  三顾亭亦称“拴马亭”,为后人纪念刘关张三顾茅庐而建。亭内镶嵌有“汉诸葛武侯像”和“汉昭烈三请武侯图”石刻画像。</p> <p class="ql-block">  从武侯祠出来,向东一路走去,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地上有易经八卦图。</p> <p class="ql-block">  四周排列着石象生。</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上得几节台阶,一座诸葛亮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p> <p class="ql-block">  诸葛八卦阵,又名九宫八卦阵。是诸葛亮在易经八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军事阵法。其结构精巧,变化无穷,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前方就是由各种颜色的灌木构成的诸葛八卦阵。</p> <p class="ql-block">  “诸葛读书台”石坊</p> <p class="ql-block">读书台,诸葛亮躬耕时读书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卧龙岗景区内除了与诸葛亮有关的景点外,还有东汉南阳历史展览,汉碑亭,地动仪,卧龙碑林等。</p> <p class="ql-block">  林间隐藏着一块“卧龙碑林”的巨石。</p> <p class="ql-block">  旁边是“卧龙碑林序”</p> <p class="ql-block">  东汉南阳历史展览。</p> <p class="ql-block">  汉碑亭。南阳卧龙岗碑刻书法艺术汇历代名家之手迹,集古今书法之大成,经过近两千年的积淀,成为内涵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汉碑亭内嵌有东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故郎中赵君之碑》《李孟初神祠之碑》,均为世所罕见的汉隶珍品。</p> <p class="ql-block">  仿张衡的地动仪。</p><p class="ql-block">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发明了“地动仪”、“候风仪”、“浑天仪”和“土圭”等仪器。在文学方面著有《东京赋》和《西京赋》、《南都赋》、《归田赋》、《思玄赋》、《四悉诗》等30余篇文章。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p> <p>  地动仪旁边的花朵开得正艳。</p> <p class="ql-block">  往外走,在“真神人”石坊前留影,此为“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坊背面。</p> <p class="ql-block">  回到入口的“千古人龙”石坊,背面上书“忠延汉鼎”。诸葛亮配得上这样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b style="font-size: 22px;">景点2——医圣祠</b></p><p class="ql-block"> 从卧龙岗出来,我们去了南阳的第二个景点—医圣祠。</p> <p class="ql-block">  医圣张仲景故里</p> <p class="ql-block">  中医祖庭</p> <p class="ql-block">  医圣祠是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医圣祠大门正上方镶嵌郭沫若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笔法苍劲,雄浑有力。 </p><p class="ql-block"> 1988年南阳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步入大门迎面是巨幅大理石照壁,长宽各3.5米,为当代碑林之最。照壁正面刻有张仲景生平简介;背面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仲景,东汉(公元150年—219年)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成为后世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span></p> <p class="ql-block">  进入祠内,首先看到的是十大名医塑像,岐伯、扁鹊、华佗、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等分立在路的两边,神态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路的正中间是一尊高大的医圣张仲景塑像。</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  碑亭。碑亭里屹立六块碑石,有毛主席、周总理、新中国成立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谭震林等为医圣祠的题词。园内还有毛主席、习主席、李先念、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中药的指示或题词。</p> <p class="ql-block">  医圣祠山门。</p> <p class="ql-block">  山门东侧春台亭。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后数次修缮。</p> <p class="ql-block">  西侧建有秋风阁。始建年代无确考。复建于1991年。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匱要略》犹如医学之《春秋》。故后世将医门之仲景喻比儒门之孔子,而筑春台亭、秋风阁以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山门后面即为张仲景陵墓,墓前建有拜殿,后为墓亭,各种拜谒祭祀活动均在此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仲景晚年居住岭南,写成《伤寒论》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仲景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陵墓前有顺治十三年南阳府丞张三异所立石碑,上刻“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p> <p class="ql-block">  仲景墓为正方形大理石墓基,汉砖砌成,四角镶嵌羊头,寓意吉祥。花墙环绕,凉亭盖顶,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万世医宗</p> <p class="ql-block">  人们赞誉张仲景“千古医圣,功著人寰”。还称他为“饺子始祖”、“琴祖”。</p> <p>  抗疫始祖。中医中药在今天的抗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医圣张仲景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行方斋。仲景座堂行医塑像馆。</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朝廷腐败,烽烟四起,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张仲景的家族有二百多口,自建安元年起,不到十年,就死去了一百四十多人。害伤寒病死的,占十分之七。河南疾病流行时,广大民众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张仲景立志学医,用济世活人的医术解救人民的疾苦。</p><p class="ql-block"> </p> <p>  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在任期间,他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用自己学习的医学知识为老百姓治病。</p> <p>  东汉末年王朝动荡不安,为了避乱,张仲景辞官来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他的《伤寒杂病论》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p><p> 除此之外,张仲景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p> <p class="ql-block">  医圣祠内,珍藏着三大镇馆之宝,分别是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针灸陶人、国家二级文物东晋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墓碑和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医圣祠出土了东汉针灸陶人,陶人为女体,身高24厘米,胸宽7厘米,造型质朴,浑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针灸穴位,堪称稀世珍宝。(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医圣祠内陈列着东晋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墓碑。墓碑古朴厚重,圆额,长方底座,楷书阴刻“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碑文雄伟潇洒,字体遒逸。这块公元330年的墓碑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既是孤本,也是绝本。据传,此木刻版本为张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传于桂林名医左盛德。后历经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又回到南阳医圣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历代传抄,共13个版本,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是第十二稿,属于晚期版本,比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多载方88首,其内容应该比早期版本更完善。</span> </p><p class="ql-block"> (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景点3——南阳知府衙门</b></p> <p class="ql-block">  豫南首郡。</p> <p class="ql-block">  南阳府衙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历经元、明、清时期,共历199任知府。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00余间,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面积7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封建社会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  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两侧辅助,布局多路,院落数进。</p> <p class="ql-block">  仪门为礼仪之门,凡新官到任,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内。嘉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也要大开仪门。</p> <p class="ql-block">  仪门之后便是大堂。</p> <p class="ql-block">  大堂是知府开读诏书,接见官吏,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堂正中设公案,两侧列“肃静”、“回避”及其它仪仗等。</p> <p class="ql-block">  大堂前至仪门,两侧各建排房十间,为各执事房,及东西二公廨。</p> <p class="ql-block">  大堂的北面是寅恭门。内书“清慎勤”。穿过寅恭门,进入二堂“思补堂”。</p> <p class="ql-block">  思补堂,取退而思过之意。是府衙长官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有庄重威严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思补堂内。</p> <p class="ql-block">  康熙御制诗:“齊民但示蒲鞭辱,报国应同竹节坚。莫恃才名轻庶物,冥冥之中有青天。”</p> <p class="ql-block">  从二堂向后面走,又是一个宽敞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燕思堂</p> <p class="ql-block">  燕思堂就是三堂,也称后堂、三省堂等。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公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知府的卧榻。</p> <p class="ql-block">  沿着长长的走廊,我们在一个又一个院子当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  知府书房为知府平日著书立说、修身养性或教子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三堂东边的偏院,为知府眷属住所。</p> <p class="ql-block">  南阳府衙内的福寿碑和元宝石。“福寿”二字为慈禧太后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  廊房。</p> <p class="ql-block">  南阳府地牢。</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不少雕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  清代铁炮。清咸同年间,南阳知府顾嘉蘅、傅寿彤等修城练勇,在城墙上修筑炮台30处。由知县钮㵢征召当地铁匠铸造铁炮。这两门大炮为当时的城防设施,于2005年出土于南阳旧城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院子居然是当年的王莽造币厂。2017年,一场意外的连绵暴雨,使南阳府衙地下惊现一座新莽造币厂。这个2000多年之前的铸币厂,位于南阳府衙东南部的一个院子。调查表明,宛城内新莽铸钱作坊以府衙东区为中心,规模巨大,其总面积约在10万平方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发掘部分发现烘范窑一座,内有冶铸器具坩埚、铜钱,其中有未流通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p><p class="ql-block"> 王莽制造了恶性通货膨胀。这些货币有以下用途:其一,用于他的财政金融改革;其二,土地国有化改革;其三,对外战争;其四,用于他的儒家理想主义实验。</p> <p class="ql-block">  参观到此,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p><p class="ql-block">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p><p class="ql-block">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