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剑川石钟寺石窟、宝相寺 <p class="ql-block">在沙溪多次有人建议我们去沙登箐观光,当我们说准备去石钟山看石窟时,他们说那也一样。后来才明白,沙登箐就是石钟山石窟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石宝山南部文峰,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中国游侠徐霞客亦曾到此,他在《游石宝山记》就说∶“石面有纹如龙鳞。”</p> 石钟山石窟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共发现17个窟,造像200多躯,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和沙登箐三个区域。石窟始凿于南诏劝丰佑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止于大理国段智兴盛德四年(1179年)。造像内容有南诏王及其侍从,佛、菩萨、明王、天王、力士等佛教神祗,古代外国人造像,女性生殖崇拜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构思独特,雕刻技术精湛,是研究南诏大理国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白族和国内各少数民族及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由沙溪古镇至石宝山很近,且同我们返程的路线是顺路,很快就到了,山门似城墙门一般高大雄壮。进入景区乘坐观光车前往石钟寺石窟,到达石钟寺站,有一观景亭,在这里可远眺沙溪古镇,远山薄雾冥冥,灰白的村庄在青绿的田野之中,黑惠江蜿蜒流过广阔的坝子。 由观光车站台至石钟寺有不到一公里的石阶路,穿过“南诏胜境”石坊,沿台阶下行,一直按石钟寺的指示牌而走,路边的岩石上有一些石刻,似乎年代不一,有些模糊痕迹掩藏在石苔之下。 石钟寺内有一巨石,西面镶有石阶,巨石上部凿壁刻文,东边石面犹如龟背皲裂,石顶佛龛中供一坐佛。由寺院的侧门而出,在寺院后陡峭的山崖上面就是石刻洞窟。 有资料介绍:“远眺石钟山像是如来的头部,花状的突起物更像如来头部的卷贝发,或许古人就因此殊胜奇景而发愿开窟。”一号洞窟修在观音岩上,这块观音岩使我想到乐山大佛的发髻,导游带着一群游客在游览,游客们说像菠萝、像松果、荔枝、开花馒头、龟背,我觉得他们所说的都很形象。看其供龛应是筑砌的,而雕刻却是直接在观音岩上形成的。 第一窟“南诏第六代国王异牟寻议政图”,位于石钟寺后石壁上,雕有南诏王六代王异牟寻造像,为全窟的重点,其将国王塑造成一位如来天子,享有香火供奉。异牟寻修复了与大唐的关系,广拓疆域,其主政期为南诏较为繁盛时期。这个石窟记录了南沼宫廷政治生活的若干侧面,再现了当时的衣冠相貌、用具器物及风俗,是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第二窟“阁逻凤”,共雕像16,中心人物是阁逻凤,雕凿反映了当时政权欣欣向荣的气氛。阁罗凤是南诏第五代王,消灭了其东方的东爨、西爨,控制滇东地区。200年前的纳西族诗人桑映斗诗曰:“南诏阁逻凤,留像此山谷。有唐中叶来,耀武武已黩。衣冠是耶非,俨然帝者服。”我忙着听导游的讲解,竟忘了拍这个洞窟,还是莲花姐姐心细,把全部洞窟都拍全了。 第三窟“地藏王菩萨”,其主善恶,深受当地人所喜爱,当地有很多供奉。雕凿的菩萨背后圆形身光色彩绚烂,内饰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纹。 第四窟“华严三圣”,雕凿技法细腻,形象生动传神。 第五窟“维摩诘问疾品”,雕像展现了《维摩诘所说经》中的经典场景,石窟中的维摩诘面带愁容、无美髯、坐于山岩之间,此形象与自东晋画家顾恺之始作以来,维摩诘面有美髯、执扇凭几而坐的经典形象大有不同。此特殊处,在全国其他石窟中绝无仅有,遗憾的是文殊菩萨雕于佛龛侧面,手执经书,上身已损毁。这雕凿中的建筑也是非常精美的,房上饰纹流畅,斗拱清晰,柱子中使用的莲花坐,表明了当时的建筑水平是相当发达的。 第六窟“明王堂”,造像场面宏大,是石钟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窟,并且窟中在释迦佛祖及弟子的两侧雕凿了完整的八大明王的全身像。石钟山石窟中明王堂造像在国内造像艺术有着极为珍贵地位,国内以明王为题材的石雕造像,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四川大足宝顶山石窟中的十大明王造像,而后者为半身像且年代较之更晚。 第七窟“甘露观音”,此尊观音双脚立地倚坐像,左手置腹前捧钵,右手上扬执柳作洒甘露状,头戴宝冠,冠中有化佛,身着天衣垂于座下,背后有桃形头光及圆形身光,雕刻着蔓草与火焰光图案。中间的孔据说是原来藏经书宝物的,后来被人盗走了。 石钟寺区有石窟8龛,石窟群的最后是“阿央白”石刻,是反映白族奇特的生殖崇拜,在佛教圣地雕刻女性生殖器崇拜是全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这些石窟的雕凿中匠师考虑了很多细节,诸如为防雨水,在洞顶凿了排水缝。 站在石窟廊道看向对面的山间,低矮的树木间奇石遍布,形象奇异。上到玉皇阁,可以观石钟寺全景。 石钟山石窟是南方石窟的代表,曾被称为“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剑川石钟山石窟,荣入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与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等蜚声海外的著名石窟齐名。这些石窟艺术精湛,历史悠久,虽然其价值很高,似乎尚没有得到世人的关注,来这里游览的客人还是不多。 <p class="ql-block">整个石宝山有三处石窟群,除石钟山外,狮子关区有石窟3处,由于山石跨落,道路封闭。沙登箐有石窟6处,我同邵哥看到路口指示牌,至沙登箐区有3.5公里,商量准备前去,后受大家劝阻放弃,等到了停车场才知道也是封闭不能参观,算是没去白跑。</p> 我们很是幸运,听导游说过去景区的石窟是禁止拍照的,现在这个限制暂时解除了。我们在游览时不仅可以现场观摩,还能把这些精美的雕刻拍了下来,以供今后慢慢欣赏。 石钟寺的参观线路是环线,不需原路返回,由玉皇阁至观光车站的路较来平坦,在松树林间行走,空气清新。离开石钟寺,我们乘观光车去宝相寺,宝相寺是在景区山门至石钟山的中间,相距约6公里。 资料介绍:“宝相寺是明正统年间所建,初为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外,大多庙宇均祭佛像,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寺建在佛顶山高耸险峻的悬崖上,令人目眩,寺坐西朝东,进山门而至天王殿,大雄宝殿层层升高,弥勒殿与玉皇阁则凌空建造在崖内,需从左右攀岩扶壁方能到达。” 在宝相寺站台刚下车,便见到了许多猴子,或坐地观望,或树间攀援,还有许多母猴身前吊着小猴,买来的猴食散去,它们便过去抢食。导游告诉我们只要不手拿塑料袋,猴子是不会来抢包的,康大爹买了几包拎着边走边喂,就被猴子偷袭了多次。 在沿路猴子的陪伴下,沿石阶而上,途中有个巨石形成的罗汉榻,细看还是很形象的。山间长着许多大树,奇特的是有不少都长在山石间。 宝相寺以寺附崖,地藏殿依崖而建,昂然雄伟,三层阁楼飞檐翘立,山上的细流飞落廊顶,直落寺前。崖上布满题刻诗章,弥勒金光灿烂,菩萨服饰艳丽,悬空普渡桥凌空飞架,行走其间,无不感慨筑建者的智慧与艰辛。(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