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旧口,江汉平原上一个古老的集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代又一代口述的历史逐渐被人们遗忘。闲暇之余,笔者试图从浩翰的历史资料中探寻这方土地上的文化脉络。以图文形式记载下来,给生者以谈论之话题,给来者以考献之参考。</span></p> <h1><b style="font-size: 22px;"> 一、旧口县府</b></h1> <h1> 1941年6月汪伪湖北省主席叶鹏委派熊光到旧口筹备成立县政府。7月“旧口县筹备处”正式挂牌,熊光任处长。经过近一年的筹划,1942年夏“旧口县政府”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鄂西保安司令部”。熊光任县长并兼任保安司令。</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旧口县筹备期间熊光签发的委任状。状中杨兴弟为东风村一组人,1969年去世,后人现居住大王庙村,十七小学为现京山王集小学。</span></p> <h1> 旧口县下辖五区,分别是:一区旧口,设7乡82保;二区下洋港,设9乡78保;三区雁门口,设7乡61保;四区永隆河,设15乡124保;五区田家垸,设8乡58保。前四区现在人都知道大致方位,唯五区不明,进一步查证,五区辖向场、多宝湾、罗汉寺(下)、曾文、夏家场、许公、蔡家咀、拖市店8乡。按现行管辖区域划分,5个区中,旧口属钟祥南部,下洋港、雁门口、永隆河属京山西南部,田家垸属天门西北部。</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日伪期间,日军在旧口建造的弹药仓库。</span></p> <h1> 1943年10月,县长熊光与驻旧口日军发生内讧。旧口日军向汉口宪兵司令告状,湖北省主席叶鹏将熊光调往大冶任县长,旧口县撤消。伪旧口县政府从筹备到撤消总共2年3个月时间,其间这位“县长”兼“司令”与日寇狼狈为奸干尽坏事。抗战胜利后,熊光被国民政府按汉奸论罪处死。</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旧口县府现为旧口二中所在地。</span></p> <h1> 80年前,旧口古镇作为旧口县府管辖的一些区域如屈家岭,今天的发展远远超过旧口。同为古镇的沙洋、石牌,也将旧口抛在身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旧口古镇的崛起一定不会太久,十万旧口人民翘首以盼,盼望着发展机遇的到来。</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 二、大王庙</b></h1> <h1> 大王庙位于旧口镇大王庙村三组横堤西头。据史料记载“<b>大王庙为前清道光年间钦差陈若霖所建</b>”。查陈若霖年鉴,同时满足陈若霖湖广任职和道光年间两个条件的年号仅有道光元年(1820年)和道光二年(1821年),就此可以推断大王庙建于1820年或1821年。</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地图中大王庙遗址所在位置。</span></p> <h1> 大王庙的来历与“治水”有关。450年前汉堤筑成之初,经常闹水灾。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若霖升任湖广总督。这位总督大人还有一特长,就是“兴修水利”且“颇有政绩”。当他视察汉堤时,按他固有经验,王家营险段必须修一庙宇,请来“镇水龙王”方可确保一方平安。于是在汉水迎洪顶冲的当口修一大庙“镇压”洪水,此庙取名“大王庙”。</h1> <h1> 大王庙建成后,每当洪水泛滥,当地官员带领百姓来到庙前祈求龙王保佑。1921年王家营堤破,堵口时开工典礼就是在大王庙前举行的。时任“湖北工赈局督办”的李开侁(shēn)“<b>亲率僚属恭诣大王庙祭告河神</b>”。可见当年大王庙在治水中的地位何等之高。</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古籍中,众官员大王庙祭告河神的记载。</span></p> <h1> 有意思的是大王庙毁于何时无从查证,笔者在大王庙三组走访多名80多岁的老人,也不知答案。形成文字的东西能长久保存,几百年上千年有据可查,而口述的历史100年都难以复原,文字何等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王庙毁于1921年王家营堵口开工典礼之后。</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王庙所在地现为“大王庙村”。</span></p> <h1> 大王庙于200年前湖广总督陈若霖所建,存在不过百年历史,但“大王庙村”延续了大王庙的历史,使之代代相传。</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 三、颜公矶</b></h1> <h1> 颜公矶是王家营一、二矶头的雅称,因矶头上一块石碑而得名。碑的主题文字为阳刻<b>“颜公矶</b>”三个大字。正文34字如下:<b>颜公重民,天门人也。此二矶系公建修。本地人咸感德政,故志之。甲子岁仲夏月谷旦立。</b>(标点为笔者所加)加上主题3字,共计37字。碑文中“谷旦”一词源于诗经“谷旦于差,东方之源”,这里指“良辰”之意。其它文字现代人都能读懂。从碑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二矶头是一位叫颜重民的天门人修建,石碑1924年农历五月所立。</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残缺的颜公矶碑。</span></p> <h1> 民国十年(1921年)汉堤王家营溃口,政府急调李开侁(黄冈人,曾任民国首任大总统秘书长)任“湖北工赈局督办”监修王家营大堤。据《堤工随笔》所载,该工程由三部分组成。“一曰修溃口,二曰建石矶,三曰刷沙嘴”。颜重民(姓颜,名寅亮,字重民)为“石矶工程建筑员”,负责石矶建筑施工。石矶于1922年6月19日竣工。竣工时一矶头上立有一石亭,亭柱刻一石联“<b>一弯月有空明性,万倾波无生灭心</b>”。1924年,本地人为感念颜寅亮“德政”,在石亭中央立一石碑,曰“颜公矶”。只可惜不知石亭毁几时,只留残碑在今天。</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矶头散落的石亭部件,现存农户院落。</span></p> <h1> 王家营复堤工程结束后,人们发现洪水主流通过一、二石矶转向,侧扫王家营险段,使得本已险象环生王家营段堤脚空虚。聪明的先人在一、二石矶竣工后的第五年即1927年,着手修建第三个矶头。</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存立石亭及颜公矶碑的一矶头。</span></p> <h1> 近几十年,通过汉江河道的综合治理,加上上游丹江口水库调洪调度,极大提高了汉江大堤的防洪能力。近百年来,三个石矶巍然屹立汉江堤岸,迎流顶冲,成为真正的中流砥柱。经受住了1935、1954、1964、1983年特大洪水考验,护佑着王家营险段,护佑着汉堤左岸“十一县”民众的生命安全。(未完待续)</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期待您的美评,感动您的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