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课程的原义是“在跑道上奔跑”,是一个动词、一项活动、一种内心世界的旅行,课程应该让幼儿自主、自由、自在地“奔跑”,并使他们感到“奔跑”时的无比快乐,体验“奔跑”时的无限乐趣。课程游戏化是要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p> 关注幼儿真正生活 <p class="ql-block"> 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征,幼儿教育应该回归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真正生活。就像陈鹤琴先生所说的那样:“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手掌上的,如果把这只手掌当成成人的,那么儿童的身心发展就不能依据正常的途径前进,而每次活动也因此变成枯燥乏味,脱离儿童实际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种植区种上了小番茄,孩子们每天会看一看、浇一浇、量一量,照顾着番茄苗。一天天,番茄苗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胖它承受不住重量,开始“歪头斜脑”。这下可急坏了我们班的孩子。去哪里寻求救助方法呢?孩子们想去书里、种植大棚基地寻找答案。</p><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我们班的阅读区,有这样一本绘本《红通通的番茄》,书里讲了番茄变颜色的过程,还有番茄的肚子,没有找到方法,孩子们于是前往实地种植基地。大棚里结满了大大小小的番茄,孩子们特别好奇、欣喜。</p> <p class="ql-block">“我发现一个红色的番茄,它藏在叶子下边。”</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番茄长得很高,比我们还高。”</p><p class="ql-block">“番茄里面有几根棍子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这些棍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位奶奶,我们问问奶奶吧。”</p><p class="ql-block">“奶奶,番茄里面有好多棍子是干什么用的?”</p><p class="ql-block">“番茄长得很高,容易弯腰,所以需要直直的棍子和它连在一起,这样番茄就不会倒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话语都记录在了我的摘录本上,随时反馈孩子的点滴发现。</p> 用适宜的方式学习 <p class="ql-block"> “生活教育”提倡者陈鹤琴先生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而切合人这一原则的课程内容应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来源于幼儿自己的生活,来源于幼儿当下的生活,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同时,幼儿园课程要高于普通生活,对幼儿的生活具有提升的作用,立足当下并着眼于幼儿未来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对幼儿来说,学习就是行动,就是有事可做,做对他们有意义的事。因此,课程就是正在发生着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聚焦当下幼儿的生活与需要,根据活动的状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真正地实现课程的实效性。将“个人物品”转变为课程资源也是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游戏和教育教学活动状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使幼儿的活动产生更大成效的重要尝试。</p> <p class="ql-block"> 每天午睡前,孩子自己动手脱鞋子准备睡觉,天气逐渐炎热,脱下来的鞋子都放在了午睡室里,没过多久,里面布满了汗臭味。长此以往,影响着孩子们舒适的午睡环境。“学会生活”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和命题,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小班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教师要把握解决鞋子味道中多维度的学习与发展契机,将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落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决定追随幼儿的经验,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商议的形式收集初步的问题原因探究和解决方案。孩子们结合自身一天的运动轨迹和晨谈时分每日的天气预报等情况,有了初浅的设想和行动尝试。</p><p class="ql-block"> 探讨话题:</p><p class="ql-block">1.在以后的晒鞋子时分,大家是否可以确定一块干净、整齐的户外场地,便于自己寻找?</p><p class="ql-block">2.假如遇上了阴雨天,还需要晒鞋子吗?那鞋子可以存放在哪?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 有了问题,我们于是追随幼儿兴趣,开展了认知、探索、寻找、行动等,大大拓展了孩子们对于不同天气和运动会带来的一些反应,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尝试性行动,同时他们在鞋柜的收纳上还总结了小妙招:个人物品分类摆放好,鞋子放整齐,鞋头对对碰。</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鞋子“行动”体现在和新园场地的直接接触和有效利用上;教师的“行动”体现在观察思考、组织讨论、利用资源、分析评价等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通过鲜活、生动、有趣的鞋子课程使孩子遇事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得到提升,收获了动起来的快乐;教师借助“鞋子”这个话题,实现着经验的重构,也看到了自身潜在的教育力量。通过“做中学”、“玩中学”,我们变成了成长共同体,共同体验着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一场活动或许不能承载孩子们所有的体验与学习,一场活动也不能承载我们践行《指南》的所有领悟与实践,但基于儿童立场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的起点与依据,脱离了儿童立场就脱离了儿童的需要,不是儿童需要的教育就违背了教育的原则,请我们谨记:教育是为了儿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