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我是晚熟的人

胡付彪

<h3>  莫言获奖后,有人反对就有人支持,面对褒贬不一的文坛现状,莫言没有去争论,他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很多人认为莫言就此“认怂”了,可他没有,在经历了很多流言蜚语,甚至不少还是亲戚朋友以后,莫言显得更成熟了。他潜心9年带着《晚熟的人》正式回归,这是他获奖后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他用“晚熟的人”定义自己,以此来回答嘲讽和争议,他告诉人们,作家靠得不是口才取胜,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文章来发声。<br><br>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谈到: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后来虽然开窍了,也是被坏人催熟的,但是他们仍然可以保持善良赤诚。<br><br> 莫言讲自己就是晚熟的人。他出身于普通的农村家庭,因为喜欢文字走上文学之路,一辈子孜孜不倦,《红高粱》《蛙》《檀香刑》等等作品的问世,才有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机会,他的成功靠的不是天才般的成就,而是一步一步的成就,莫言认为晚熟的人晚熟的人走的反而更久更稳!<br>而晚熟的人有一点非常不一样,就是晚熟的人哪怕经历了社会的“毒打”,遭受了各种流言蜚语,不会陷入进去,更不会沉沦下去,甚至到后面可以渐渐看开,无论怎样,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这才是一个晚熟的人该有的态度。<br><br> 正如莫言说的一样,如今很多人身上背负着太多的压力,承受着很多责任。比如工作上来自领导的批评指责,来自同事的排挤;生活中来自妻子的不理解,来自孩子渴望的眼神,来自年迈父母的期望等。而我们能做的是:不要害怕,不要迷茫,一切都不晚,让自己做一个晚熟的人。<br> 莫言先生把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和经历以及如何面对这些事情的感想感受都写了进去,莫言先生仍然用自己擅长“讲故事”的手法,不过这次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也诉说着别人的故事,而每一个人在阅读时,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br> 莫言的新作品回归,更是轰动了文坛,曾经那些质疑声早已经消失,也赢得了更多人尊重和佩服,我们没理由让这样一位为国争光的文坛作家寒心。<br> 正如来自日本的前诺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说到:我最佩服的两位作家,一位是鲁迅,还有一位就是莫言,莫言的作品可以给人生活的希望,我很佩服他。<br>  莫言表示:“我能否超越自己,能否打破诺奖‘魔咒’现在还不好判断。但是我一直在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