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出身的他,不是专业画家,却以画家的身份火遍了大江南北!

墨白画舍

<p class="ql-block">他是中山大学教师,漫画家,学医出身的他,不是专业画家,却以画家的身份火遍了大江南北,除了绘画上的成就,他也是书法家、摄影师,旅行达人,同时他又是位畅销书作家,先后出了多本书。他名叫林帝浣,以“小林”一名为人熟知。</p> 小时候在海边,他看着太阳在云间的光影变幻,孤独地思考着人生的大问题。比如,别的地方也会有海吗?如果坐着一只小船,从海上笔直地开出去,会不会有尽头?这其中,最常常思考的问题是:“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渔民?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个打工做建筑的?一个饭店的厨子?还是一个收废旧轮胎的?他始终没有想出答案。小孩捡起一只尖尖的猪螺,在平滑的沙滩上,画起了各种各样的火柴棒小人,有奔跑的,有打架的,有跳舞的,有飞起来的,有耍棍的,有耍剑的,当然,更多的是半蹲着举起步枪瞄准的。 会不会成为一个画画的?他说,这是一个最荒诞的梦。因为在村里,没有一个人会画画,更别提画家了。然而,那个做梦的孩子去了联合国演讲那个在海边做梦的孩子。 <strong>林帝浣:</strong>广东湛江人,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现任职于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专栏作者,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CFP)签约摄影师, [1] 《中国摄影报》2012摄影影响力年度人物,蚂蜂窝旅行网2013年度旅行摄影家,《中国画报》、《电脑报》、《新潮电子》、《南方都市报》、《移动信息》、《照相机》人文旅行摄影及漫画专栏作者。<br></br> 他常常笑言自己是个“半路出家”的业余画家,家里世代农民,从小没钱买书,用自己省下的零花钱去废品收购站翻找,有好书有烂书,有深奥有通俗,沈从文、林语堂、丰子恺是这样进入他的视野的。从14岁开始自学书法和国画,学画画最初也是照着废品站找来的画片,临摹名山大川,渴望着能去这些地方看一看。 高考时,本来爱好美术的他竟然没报美术学院,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什么?他说:“我当时的成绩报考美院太浪费,而医学分数最高,如果去美院只是会画画的人,但学医的话则是会画画的医生,多酷呀!” 毕业后,他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成为一名医生,而是阴错阳差地成了一名设计类老师,后来,还成了一名非职业画家和摄影师。虽然林帝浣的前半生看似一次次“跑偏”,绕了不少“弯路”,但是路上的风景却成就了他独特的画风。<br></br> 上初中时,他花大把大把时间泡在图书馆,一看就是一整天。“还记得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把图书馆里的《全宋词》借回来,一口气看完。虽然是囫囵吞枣,只能记住其中几句精髓,但写作文时也隐约有了些婉约派的意思。”<br></br> 长大后,他常到各地区旅游。游走在古人走过的古典山水中,一边写生,一边拍摄。也因此创作出不少著名作品。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画作中,他要画下王安石《北陂杏花》中的“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让林帝浣想起他常去的新疆杏花沟。于是,他将记忆里的天山杏花和王安石笔下的北陂杏花相连,在一片粉色的花瓣雨中画下一辆缓缓驶过的马车,碾轧在一片粉色的花瓣海上。学医的经历也给了林帝浣艺术上的启发,他写小楷的笔法,那种轻柔而精确、蕴藏暗劲儿的笔法,和外科手术的用刀感觉极其相似。<br></br> 中国的水墨漫画自丰子恺开创以来,百年来不断发展创新,但林帝浣坦言,他并不刻意追求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认为风格是无法选择的,这与人生经历、阅读积淀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林帝浣的水墨漫画作品中,有的画出市井生活、家长里短,有的调侃都市爱情,欲说还休……简单的画面配上诙谐的文字,让人看过后能从颓丧忧伤中找到一股正能量。 在他看来,之所以能打造众多“爆款”漫画,背后是因为他能够巧妙地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其实负能量和正能量只有一念之差。通过漫画表达一个看似负能量的场景,反而让人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在经历这样的‘至暗时刻’,让人产生一种自己并不孤单的‘被认同感’,这样会让人把问题看淡一点,将‘负能量’变成‘正能量’。” 在他的画中,总是通过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表现当下都市人的生活,林帝浣坦言,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传统之美带回大家的视野,让古人的智慧和诗意,感动我们的人生”。 他说,从传统中国画演变到水墨漫画,也是有脉络相承的,当中既有新文化的时代内容,也包含了传统写意文化的意境。“像传统中国画有自家落款,我只不过把落款从注脚的位置放到画的下面,变成一句幽默的调侃。像我用的工具,也是传统的宣纸、毛笔、墨汁,我是用传统的工具写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他还正准备将《本草纲目》画成一本“好好吃的本草纲目”,以美食的角度讲中药,像《本草纲目》里不止是中药,还有很多好吃的:淮山、人参、当归……它们既是药材也是食材。同时,用现代医学的角度科普食材知识,理清保健品误区。 他还希望用更有趣的方式对《唐诗300首》进行重新注解,让古诗不再死板。“虽然时间会变,社会会变,科技会变,但人性不变,所以我希望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和唐代人其实有着共同的痛点。”他说。而他最感兴趣的就是通过观察,到不同领域寻找养分,用一条线索将不同的文化连接起来。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6cgvSFqRM81erH0-Kv8Xs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