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21年6月21日至28日历时八天,行程2600余KM。我和老伴与好友文家姐妹同游晋、蒙、陕黄河两岸,游览名胜古迹</b>、<b style="color: inherit;">河山美景。</b></h1><p class="ql-block"><br></p> <h1><b>6月21日,游览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5A, 绵山风景区5A</b><b>抵达介休县,行程414KM。</b></h1> <h3><font color="#167efb"><b>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b><b>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2] 。<br></b><b>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约700余年的时间 [3]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 [4] 。为了巩固明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朱元璋实行移民屯田,奖励垦荒的民屯、军屯、商屯之制 [3] ,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迁徙长达五十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 [4] 。<br></b><b>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2] 。</b></font></h3> <br>“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象征大槐树儿女舍小家,取大义,扎根神州大地,为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孜孜不倦地艰辛劳作和奋斗拼搏。诠释的是移民后裔共同的根,共同的老家,是大槐树儿女的魂。 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这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道尽了凝结于归乡游子胸怀间那种复杂的故园家国之感。 碑亭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的,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这五个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刷子刷出来的。据说遗址的修建者之一刘子林一个好友非常穷,当时没有钱捐资修碑亭,只能用刷子写字,也没有留下姓名,虽然没有捐资,但是字写的非常好,就被采用了。 <br>千年槐根<br>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 新塑大槐树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建,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记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 <h3><font color="#167efb"><b>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原址在洪洞城内永安里,金承安年间迁徙贾村汾河畔。位于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内。<br></b><b>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众济济,香火旺盛。<br></b><b>广济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祖师堂、禅堂、方丈、钟鼓楼。还有斋堂、客堂、寝堂、茶座、延寿堂等。山门左侧有一棵荫蔽数亩的大槐树,这就是明初迁民之时,办理公差事务,人们不能忘怀的古大槐树。</b></font></h3> 祭祖堂是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与施工,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祭祖堂坐北朝南,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 <h3><font color="#167efb"><b>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br></b><b>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1] 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绵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br></b><b>在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绵山风景名胜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人文景观: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b></font></h3> 古藤谷,俗名“西水沟”。它地处闻名遐尔的水涛沟西侧,与水涛沟相媲美,又别具特色。据《史书》记载,这里曾经是绵山静林河的发源地之一,又曾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创办静林书院之地。谷内古藤缠绕古树,形成似伞、似尾、似洞、似桥、似网、似宫等形态各异的藤景奇观。猕猴桃、山葡萄、山樱桃、山核桃、野山楂、山梨、山杏等山珍野果,随处可见。此外,这里还是天然的中草药植物园,仅载入《本草纲目》的名贵药材就有党参、绵黄芩、五苓子、蜱藓、菖蒲、茯苓等百余种。许多天然造化的奇石千姿百态,酷似各种动物。因此,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历史名人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题留石刻,至今清晰可辩的还有唐玄宗、令狐楚、文彦博、贺知章、张煊等的手迹。由于谷内是典型的温带雨林气候,被游人称为“天然氧吧”,是消夏避暑的最佳去处。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高僧迪公经营始建,距今一千七百余年。抱腹岩坐东面西,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分上下两层,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为天下“绝无仅有”。主要景点有毗卢殿、玉皇阁、空王殿、五龙殿、迪公洞、鸾公洞、志超洞、五龙松、铁索岭、《大唐汾洲抱腹寺碑》等四十余处。寺内供奉有当地真神介子推、真佛空王佛。田志超是汉人第一个成佛的,塑像为包骨真身。寺内还保存有许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抱腹岩顶壁挂铃,场面惊心动魄,令人赞叹叫绝。铁索岭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铁索栈道。铁索岭的铁索和下方云梯悬挂于唐代之前,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当年登山的一条险径。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于崇祯十年(1637)题写的长联,清光绪三年(1877)皇帝所赐“慈云法雨”御匾,以及当代著名学者邑人张颔所题“抱腹栖云”的匾额,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4] 大罗宫游览区,当地人俗称“中岩”。“三清上,曰大罗”。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为大罗天,因此这座宫殿为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br>大罗宫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共十三层组成,总高110米,游客称赞“可以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可谓天下道家第一宫观。<br>大罗宫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在春秋时介子推来绵山隐居,就有道家人物活动的遗迹,东汉时已有部分殿庙初具规模。唐开元十一年(723),玄宗皇帝南出雀鼠谷时,专程驾幸绵山缅怀前朝圣祖功德,感戴绵山诸神护佑李唐王朝的恩典,降旨敕修大罗宫诸殿。以后宋代元佑年间、明万历年间、清代康乾年间官方与民间屡加修葺。至1940年遭日军焚毁,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修,才成为今日胜状。<br>本区内包括大罗宫主殿的讲经坛、混元殿、群仙殿。还有灵霄殿、三清殿、财神殿、救苦殿、元辰殿、三官殿、五老君殿、斗姆殿等诸殿。展厅内绵山唐、宋、元、明、清历代精品彩塑,被称为“山西的敦煌”。藏经阁是中国名胜区最大的藏书之处。宫内《道德经》木刻、石刻及英、日俄等译文,堪为《道德经》文化之大观。岩上有一天然石洞,夏日常有白云飘出,故称为“白云洞”。洞旁建一草庵,叫白云庵。庵内的《金刚经》石刻,为唐代遗留的稀世文物。 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又因唐贞观十五年(641)太宗皇帝驾幸绵山礼佛时,有双龙显灵而改为现名。区内有毓德堂、关帝庙、真武庙、南天门等名胜古迹。有《叶剑英元帅论绵山》、《左传·介子推不言禄》、屈原《九章》、宋廷魁《绵山赋》、唐太宗御制诗碑等,这些石刻是领略绵山厚重历史文化的主要景观。这里也是朝观云海,夕观日落的绝妙去处。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qlzfzks?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0621沿黄公路行之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qlwlrsr?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0621沿黄公路行之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qlwp5j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0621沿黄公路行之四</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qraji4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0621沿黄公路行之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qraox0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0621沿黄公路行之六</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qweygs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0621沿黄公路行之七</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qwf29f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0621沿黄公路行之八</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