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醋可以软化血管”、“血脂高不能吃鸡蛋黄”、“红糖红枣能补血”……这些耳熟能详“养生建议”是不是感觉多年来家人一直这么强调。<br> 现在告诉你:这些 “养生知识”,很多都没有科学依据,坑了几辈人! <div><b>1、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b></div><div><b>真相:营养价值和普通鸡蛋没区别</b></div><div> 近些年,菜市场里的土鸡蛋比洋鸡蛋价格更高,有人认为散养的土鸡蛋更天然、更安全。<br></div><div>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所谓“笨鸡蛋”、“土鸡蛋”、“柴鸡蛋”,指的都是农家散养鸡蛋,并不比普通鸡蛋更营养。据畜牧学的研究资料和食品测定数据,散养鸡蛋和鸡场蛋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不大,维生素AD含量略低,omega-3脂肪酸比例略高。而蛋黄颜色与饲料原料有关,和养殖方式无关。如饲料中增加青菜叶、藻类、玉米等有色原料,或特意喂类胡萝卜素物质,蛋黄颜色自然变深。<br></div><div> 因此,从营养价值看,重要的是鸡吃什么,鸡的生活状态是否健康,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是不是农家养的笨鸡蛋并不那么重要。<br></div> <b>2、鸡蛋黄胆固醇高,血脂高不能吃<br>真相:适量吃蛋黄不会导致高胆固醇</b><div>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营养科陈彬林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很多人吃鸡蛋把蛋黄丢掉了,殊不知鸡蛋里很多营养物质其实都存在于蛋黄中。<br> 蛋黄复含多种微量元素,也是有利降胆固醇的磷脂的极好来源,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还有胆碱和甜菜碱(辅助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br>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太高引起高脂血症,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在我国成年人中,适量的鸡蛋摄入(平均每天约1个鸡蛋)与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出血性脑卒中等的风险降低有关。<b><br></b></div><div><b>3、清淡饮食就是要吃素、少吃肉!<br>真相:要口味清淡</b><br></div><div> 对于“三高”患者来说,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但并不意味着就是吃素,鱼、肉、蛋、奶一口都不吃。<br>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李全民在2019年健康时报刊文:清淡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荤”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的来源。比如,鱼肉、虾肉、鸡胸肉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b><br></b></div><div><b>4、骨汤、浓汤有营养、补身体!<br>真相:嘌呤高、导致高尿酸</b><br></div><div> 现在不少人爱“煲靓汤”。<br>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余学清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过于追求“老火汤”,或者喝汤太多,会与肾病产生一定关联。随着年龄越增长,肾小球的滤过率越逐渐降低,老年人喝太多“老火靓汤”对肾脏的损伤更大。<br> 炖煮时间过长,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高嘌呤的摄入,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血尿酸的升高、或尿酸水平的骤升骤降,除了会引发痛风急性发作外,还可能导致肾脏以及心血管的损害。<br> 此外,“靓汤”香浓,原材料里少不了鸡、鸭、猪骨、猪肺等肉类,富含蛋白质,如果饮汤再食“汤渣”,日日如是,高蛋白代谢要经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会增加肾脏负担。<b><br></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