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西沟是个小地名,全国叫“小西沟”的地方很多,而我说的这个小西沟在商南县曹营村。</p><p class="ql-block">从商南县城出发,向曹营方向,大约17公里就到一个Y型路口,左拐进去就是小西沟。</p><p class="ql-block">山路十八弯,穿行在植被茂密的大山里,在炎热的夏天,越走越凉快。</p><p class="ql-block">因为钟情于这里的风景,今年夏天,我已经去了三次。</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小西沟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进入小西沟不到一公里就能发现路边有一个巨型天外来石,吸引你停车查看。</p><p class="ql-block">巨石来历不明,或许是从河对岸山上滚落下来,因为对岸还有一个巨石直立在河边,遥望着这边俯卧着的石头。也许因为它们吵架,吵翻了,另一半生气离开了原来的家。后来想通了,还想回去。可是,面前那条鸿沟难以逾越,只有趴在那里静静的看着对方。</p><p class="ql-block">卧石下面空虚,看似只有几个小石头支撑着,玄乎的很。这些小石头也许这是它们嗷嗷待哺的孩子,万物皆有灵性,只是人类太过渺小,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初级。</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直立着的巨石</p> <p class="ql-block">这条鸿沟阻挡了一颗复原的心</p> <p class="ql-block">它们只能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再往上500米,就到了“杨泗庙”。杨泗庙很少见,不知道外地有没有,商南好像就这么一个。杨泗何许人也?有很多传说。商洛人相信与自己有关的传说。</p><p class="ql-block">以下内容来自百度,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杨泗乃荆紫人。丹江发源于秦岭南麓黑龙口,原来叫八百里黑河。河水常常暴涨,大浪滔天,航船被掀翻,渔民葬身江中。大家都说,这是水中黑龙王作的恶。</p><p class="ql-block">黑河边住着母子俩,儿子叫杨四,父亲和三哥哥都被黑龙王吞噬了。这杨四在船上长大,满月会跑,五岁在河里钻上钻下,浪尖上耍,浪窝里睡,人人都叫他神童。母亲盼他长大能挡住洪水,除恶报仇,便给他起了个小名叫挡住儿。</p><p class="ql-block">你道这杨四是谁?他是黑龙王大太子。黑龙王宠爱美人鱼,荒淫无道,残害众生。杨四多次相劝,却被黑龙王赶出龙宫,杨四决定脱胎另生,与黑龙王斗争到底。</p><p class="ql-block">杨四七岁那年,有一天,他梦见鲤鱼丞相哭诉:“黑龙王定于明天六月初六午时三刻起蛟涨水,掀船翻舟,好和美人鱼观赏淹死人的惨象。我冒死把斩龙剑盗来,希望你能大义除暴。”</p><p class="ql-block">杨四醒来,果见胸前有把斩龙剑。第二天,他带上斩龙剑,又把砍缆绳的利斧别在腰里,直奔河边。午时三刻,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杨四跳上浪尖,斩龙剑挥一挥,水头落一丈,再挥一挥,水头又落一丈,他奋力打败虾兵蟹将。黑龙王亲自出战,尾巴一扫,卷起漫天迷雾。杨四渐渐顶不住了,且战且退,洪水步步进逼。他忽听母亲喊“挡住儿、挡住儿”。杨四身上顿时长了力气,他用尽全力,用剑和利斧斩杀了黑龙王。他正在高兴之际,却被潜伏水底的美人鱼冷箭射死,鲜血染红黑河。</p><p class="ql-block">为纪念杨四,人们将黑河改名为丹江。渔民船夫还集资为杨四盖了平浪宫,塑了神像,像两侧对联为“造就七岁神童子,威镇九江平浪宫”。</p> <p class="ql-block">这个碑简单记载了杨泗庙的修建过程。看了不许笑,碑上的文字有很多问题,比如,横排的文字要从右往左看……</p> <p class="ql-block">看了这个才知道,庙会项目收费还是很高的。许我想多了,我一直认为,庙上敛财就是聪明人骗傻子的钱,所谓功德箱就是最好最快的敛财工具。一座破庙要不了几年时间,敛财所得就可以盖一座豪华别墅。</p> <p class="ql-block">这个塑像不知道能不能代表威猛的杨泗?</p> <p class="ql-block">小西沟有很多这样的石拱桥,村民为了充分利用河道两岸的土地和山林,选择最合适的地盘建造房屋,就必须在河道上搭桥。最为便宜而且坚固的桥就是石拱桥,因此,在小西沟有很多这样的石拱桥。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石拱桥,最著名的是赵州桥。小西沟有很多这样的桥。</p> <p class="ql-block">劳动人民的智慧从小处见大,他们虽然建造不了飞机大炮,但造个鸟枪手推车是没有问题的。而这些小创意,往往能够解决大问题,甚至为科学家们提供思路。</p> <p class="ql-block">小西沟的村民是勤劳智慧的村民,他们把所有能够利用起来的土地都充分利用了,平地种庄稼和蔬菜,山地种果树。山上核桃树、柿子树、板栗树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欢这家房子,坐北朝南,面积大,道场宽大,特别是门前左侧路边那片竹林,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进出路过这片竹林就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可惜,几次去都没有见到房主。真想把这座房子盘下来,余生好过几年山居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一种智慧,随用随建,坏了再建,没有多大成本。</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移民政策到来,小西沟大部分村民都在山外买了房,但他们绝对舍不得老家的一草一木。</p> <p class="ql-block">农闲时,他们进城里住一段时间;农忙时节再回来种地。老家的一切都还保留着。</p> <p class="ql-block">磨得光滑细腻的石头台阶,见证了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希望的田野上,希望的绿色。</p> <p class="ql-block">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小西沟有几百亩竹子,已经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竹林深处藏着一家一户,俨然世外桃源一样。</p> <p class="ql-block">竹林已经成了规模,有了蔓延之势,也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竹林深处有人家</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回家的路不那么漫长。</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这一家,占据了最好的地盘,视野开阔,房屋建设规划合理,地势平坦。看架势应该是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借主人凳子一坐。主人在忙着种香菇,大门敞开,随便进出。</p><p class="ql-block">我就想不明白,城里人住楼房,为啥进门就把防盗门关上?难道城里贼人很多吗?</p> <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老屋,门前那棵紫薇树开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