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雨水多,蜗牛也多。草叶上蠕动,花枝上腾挪,树干上小憩……那个雨天,家里的窗玻璃上居然空降了一只蜗牛,是台风“烟花”携来同游的吧。</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那种有着螺旋型壳子,浅土色的壳子上旋着酱色条纹的蜗牛。蜗壳样子简约干净,像手指纹中可爱的斗,又像个舒缓的小漩涡。当我比划着思忖如何形容蜗壳的形状时,一下子想起了古汉语老师对“私”字右半部分的形象解读,往里画圈,自营,就是“私”。我百度了“私”字的篆书写法,发现“厶”的篆书完全像个蜗牛的写意,真是太巧了!“最是蜗牛太多事,长将宅子自相随。”那些建筑设计师们,能否把私家住宅的logo设为蜗壳样子呢。</p> <p class="ql-block"> 到处出没的蜗牛,给我提供了接近它的机会。 蜗牛摄食太阳花的情景一直在我脑海中回放。头颈伏在花盘上,算是前锋;蜗壳和尾部就留在了一旁的叶子上,压阵。小嘴巴大张,一口口噬啮了粉红的花瓣。它咀嚼食物的样子像极了老牛吃草。接着又伸长脖子贪婪地吃掉了细密的雄蕊,高高的雌蕊。一朵花转瞬支离破碎了,大有蝗虫过境之感。看资料介绍,蜗牛有25600颗牙齿呢,你也没想到吧。</p><p class="ql-block"> 许是听多了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直以为从葡萄枝刚发芽就开始行动,到了葡萄成熟才能爬到树上的备受黄鹂鸟嘲笑的蜗牛是“慢”的形象代言人,难道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速”了吗。慢中有快,我对蜗牛是刮目相看了。</p> <p class="ql-block"> 楼下的花园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也是我消遣的港湾。闲来最爱驻足期间,让一朵花开一只虫鸣解我烦恼的蛊。蜗牛并不惹眼,我只是对它怀着一种好奇。</p><p class="ql-block"> 晨光熹微中,一只蜗牛在矮女贞的叶子上跨越旅行。我蹲下来一探究竟。蜗牛头部前伸拉长身体,让一部分悬空,悬空的部分左右扭转着探寻。扭转的幅度可以超过九十度。头顶的那对触角像是举着的v形探测器,也像一个胜利的手势。“登陆”后的蜗牛就紧缩身体,蜗壳也被稳稳地拖过来了。背着房子旅行,蜗牛是不会担心侧翻失足的,它的腹足一直牢牢地吸附在枝枝叶叶上。 负重而坦然,靠的是心态是实力!蜗牛“跋山涉水”的意图,原来是为了寻叶片凹处的那点露水。头一伸,嘴巴一抿,那点闪着光的小水珠就不见了。我不能长时间蹲在草丛边,黑蚊子让我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 蜗牛不断迁徙着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地方,从小径的一边奔波到另一边。很多蜗牛也因此丧了命。那些匆匆的行人怎么会注意到脚下渺小的跋涉者呢。 我总是有意识的躲避,脚下也免不了传来蜗牛粉身碎骨的声音,这让我痛惜。我曾在长着苔藓的小径上踮起脚尖行走,呲溜一下,险些摔倒。从此我在小径上行走变得更加小心翼翼。</p> <p class="ql-block"> 蜗牛喜欢潮湿,一旦天气炎热,它就蜗居在家。如果你看到静卧的蜗牛,别以为它死了。等天气适宜的时候,它就又出来活动啦。我小时候淘气,经常在青砖上磨休眠蜗牛的薄壳,边磨边唱歌谣:“牛磨磨牛磨磨(家乡人对蜗牛的称呼)开开门,有人来偷你的小花盆。”也许是被磨痛了,好梦被打搅了,蜗牛就伸出头支开触角探望……那时候,我对敬畏生命没有丝毫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蜗牛值得敬畏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呢。百度结果如下:对于农业来说,蜗牛属于害虫,因它以各种蔬菜的叶子为食物。对于药学家来说,属于益虫,蜗牛全身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自然伦理我不懂,我只是觉得人应该尊重自然的丰富性,和自然智慧共生。</p><p class="ql-block"> 能够登上金字塔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蜗牛坚持不懈,最终它所看到的世界,所获得的成就,是跟雄鹰一模一样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只蜗牛,那还等什么,出发吧。</p><p class="ql-block">(只是个人感受,不具备科学性。图片来自网络,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