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长卷唐诗三百首 (一)2021年8月1—10日

唐怀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唐诗三百首》共11卷,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span></p> <ul class="ql-block"><li><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i>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i></b></li><li><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i>用半生熟含纤维40cm长卷纸</i></b></li><li><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i>行书书写《唐诗三百首》全文</i></b></li><li><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i>不涂抹不修改一笔到位,原味拍照拒绝ps。</i></b></li><li><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i>2021年8月1日开始</i></b></li></ul><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