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网络总结说90后是移动时代、互联网的原居民,以前出生的是移民。而50和60年代出生的,当时还盛行用“老人机”,只有接听电话的功能。被戏称“遗民”(遗忘)。</p><p class="ql-block"> 社会飞速发展,现在连乞丐都用上了二维码入帐。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逼着你融进数码潮流,而离开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你就寸步难行!</p> 而那时代过来的人,进入了互联网,真的是:<br>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br> 纯真少男、纯情少女入浊世,乱了方寸;<br> 不戴口罩和感染者狂欢,毫无抵抗力。 看到电视上产品推荐,那是毫无怀疑的,因为是电视上说的!<br> 看到热点热议,那是要马上跟风并义愤填膺,因为道德基因使然!<br> 看到“热心人,请你转播转发”,立马转发分享,因为心地善良!<br> 谁知这里面有太多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让你在自我感觉好心善良热情中不知不觉当了“帮凶”。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教授卡尔·伯格斯特罗姆和杰文·韦斯特,针对这种现象,专门开设了“在大数据时代抵制误导”的网络课程。<br> 他们提供了8点建议:<br> 1、多思考,少分享。<br> 2、训练最基本的批判性思维。<br> 当你看到一则信息时,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都要问自己3个问题:一是谁在告诉我这个信息?二是他/她是怎么知道的?三是他/她想向我兜售什么?<br> 3、警惕自己成为帮凶。<br> 当你对某种说法感到强烈的共鸣时,要特别警惕。<br> 4、警惕情绪激烈的热点新闻。<br> 道德义愤是最容易在网络上攫取注意力的一种情绪,也最容易被操纵。<br> 5、如果某些基于数据的说法听上去美好得不像真的,那就很可能就不是真的。<br> 6、警惕不公平的比较。<br> 因为你信息不对称,情况了解的不全面。<br> 7、谨记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br> A和B有关,不代表A是B造成的。<br> 8、谣言止于智者。 可以好好学习和体会这8条建议,努力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做互联网上阻断谣言的智者。<br><br> 图片择选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