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波:俺爹俺娘的故事

我是一棵树

<h3>     著名摄影师焦波用质朴的文字和图片、影像真实地记录了父母一辈子的生活片断,以及对家庭、父老乡亲的深沉记忆,用真挚深厚的情感打动人心;在30年时间里,他为两个世纪老人拍摄了12000多张照片,并从中精选出百余幅还原出一个个真情瞬间,图文并茂地勾画出一个游子思念家乡、想念爹娘的影像故事,还原出典型的村风民俗和家庭境遇,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家庭生活典范标本。</h3></br><h3>     这既是儿子用镜头留住日渐年迈父母容颜的温暖过程,也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完整记录了普通中国人的原生家庭状态,呈现了世代相传的中国人血脉情怀。透过这些文字和老照片(纪录片),我们看到了父母颤巍的身影、百姓民生、故土乡情温暖的记忆,感受到了中国寻常百姓家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炽热情感。</h3></br><h3>     《俺爹俺娘》是我看过的最为感人的表现中国农村乡土生活以及富有人性光辉的图片故事和纪录片。这是焦波先生利用30年时间记录下他亲爹亲娘的真实生活。在纪录片里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煽情的旁白,更没有那些夸张做作的瞬间。有的只是爹娘平常但恩爱的生活细节,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但这些平实而琐碎的生活影像却感动了每一位观看者的心。自从纪录片和相关图书面世十多年以来,它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而且还将不断的延续,那就是人类恒古不变博大的爱一一父母的爱,夫妻的爱,儿女的爱,兄弟姐妹的爱,人与人之间的博爱!<br></br>     《俺爹俺娘》是值得一读的好故事,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近日获悉这一部同名纪录片将在电影院与全国广大的观众见面,这是可喜可贺的大事情,期待焦波取得再次的成功。<h3>  黄一鸣(著名纪实摄影家、高级记者、作家)</h3></br></h3></br><h3> <h3>俺娘,一个身高1.41米,体重36公斤的弱小女人。她叫乔花桂,生于1913年,属牛。她也是姊弟中的老大。爹常说,你娘她特“韧”!(1998)</h3></br><h3> <h3>1978年,我给爹娘拍的第一张合影。这差不多是他们的“金婚照”了。他们结婚时,爹17岁,娘19岁。看着一天天变老的爹娘,我想怎么样才能留住他们呢,我想到了照相机,我想只有镜头才能留住爹娘。</h3></br><h3> <h3>这是1985年我拍的第一张全家福。那年我考进了淄博日报成了摄影记者。爹娘注重以良好的家风教育后代,孙子辈的大多是大学生,还有的是硕士、博士。</h3></br><h3> <h3>跟了爹一辈子,娘也成了爹的好下手。爹时常说,大锯要一锯一锯地拉,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两个人做事,要讲究相互配合。 (1980)</h3></br><h3> <h3>按照鲁中山区农家习惯,爹娘一辈子通腿而眠,分开一天都不习惯。(1998)</h3></br><h3> <h3>每天窗户纸一亮,爹娘就起身干活,一天都不闲着。(1998)</h3></br><h3> <h3>把成熟的葫芦摘下来,中间锯开成为两半,再放到锅里煮一煮,葫芦瓤是一道极好的菜,葫芦瓢用作舀水的勺,娘说比买的铁勺好使。(1998)</h3></br><h3> <h3>80多岁的爹娘干完场里的活,又上山下地去了,劝也劝不住。(1998)</h3></br><h3> <h3>“娘,你还下地啊?”“去,人活着不干活干啥!”拾麦穗的娘就像矗立在田地里的一尊雕像!(1998)</h3></br><h3> <h3>世上的人,娘最美。顶天立地的娘啊,儿子用照相机歌颂你!(1998)</h3></br><h3> <h3>男在前,女在后,爹在家里任何时候都是唱“主角”。(1998)</h3></br><h3> <h3>你看,娘给爹挠痒痒,多温馨啊!(1996)</h3></br><h3> <h3>娘从6岁缠脚,脚趾长得像蜗牛,爹经常给她修剪。(1996)</h3></br><h3> <h3>天怪热的,爹娘关上大门相互搓澡。(1997)</h3></br><h3> <h3>爹干活手指上扎了刺,娘戴上老花镜给他慢慢挑。(1998)</h3></br><h3> <h3> 对爹的“旨意”,娘言听计从,有时尽管不情愿。(1998)</h3></br><h3> <h3>娘生了爹的气,又受了风寒,病倒了。爹一辈子没认过错。但我发现,在娘打吊瓶的那几天,从来不下厨房的爹又烧水,又做饭,特别勤快。(1998)</h3></br><h3> <h3>家里人筹划用旧婚俗的过门仪式来为娘冲病消灾。爹身缠花床单,拉着红绸布,在婶子们的簇拥下一步跨过了放在门槛上的马鞍。爹对娘说:“马鞍我跨过去了,门槛我迈过去了,你的病很快就好了。(1998)  </h3></br><h3> <h3>要过年了,娘肺气肿病复发住进医院,爹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整天打不起精神来。(1998)</h3></br><h3> <h3>大年初一,爹去医院看娘,进门就抹眼泪:“咱俩结婚68年来,这是第一次不在一起过年。”(1999)</h3></br><h3> <h3>正月十八,娘病危,医生说娘再有两个小时就走了。家里人赶忙给她穿上寿衣,架到灵床上。邻居也赶来为娘送行。(1999)</h3></br><h3> <h3>爹佯装试试娘的体温高不高,其实……他用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娘告别.</h3></br><h3> <h3>也许就是爹的这个动作,又把娘唤回来了。经过几个月住院治疗,春暖花开的时候,娘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到她92岁去世,又整整多活了五年。(1999)</h3></br><h3> <h3>娘壮实后,我给她和爹拍了这张合影,“俺从小的夫妻到老亲。”爹搂着娘说。(1999)</h3></br><h3> <h3>娘还是闲不住,又和爹下地干活了。爹常说,你娘是小脚,走路却特别快,每次走着走着,俺就落在她的后边。(1999)</h3></br><h3> <h3>爹说他喜欢这张照片:“你娘病重时,全家人都悲戚戚的,她病好了,再看看这张照片又让人乐,这叫“悲喜相生” 。(1998)</h3></br><h3> <h3>娘85大寿,娘吹蜡烛怎么也吹不灭。娘说,没牙了,嘴漏风。(1997)</h3></br><h3> <h3>爹80 大寿,我给他拍了这张照片。乡亲们说,爹像电影上的英国首相丘吉尔。(1994)</h3></br><h3> <h3>相伴一辈子,爹娘的坐姿和动作都这么一致!(1996)</h3></br><h3> <h3>一对加拿大夫妇对爹娘手拉手登上长城羡慕不已。(1996)</h3></br><h3> <h3>爹带着爷爷的像登上了泰山,让从没有来过泰山的爷爷看看泰山风景。(1998)</h3></br><h3> <h3>爹娘双双登上泰山极顶,遇到了一对青春恋人。(1998)</h3></br><h3> <h3>娘想儿孙了,就每天坐在村口等。尤其我到北京工作后,村口这块石头就成了“望儿石”。(1997)</h3></br><h3> <h3>要过年了,爹娘整理盛满全家照片的相框,也算过个团圆年吧。(1998)</h3></br><h3> <h3>娘会到山上宛野菜让我尝尝新鲜。(1998)</h3></br><h3> <h3>过完年我要回京了,为了联系方便,我给家里安了一部电话。电话刚安上,爹娘就想打一个试试。结果娘说听不见,埋怨爹拨的电话号码不对,晶晶在一旁直乐。(1998)</h3></br><h3> <h3> 每当我离家时都不让娘送,娘也答应不送,但往往到了村头,回头一看,娘就跟在身后。(1992)</h3></br><h3> <h3>上了飞机,爹娘怎么也扣不上安全带。爹研究了半天,终于扣上了,又帮娘扣上。娘说:“还是你这老木匠能啊!”(2001)</h3></br><h3> <h3>在北京天坛,爹深情地拉着娘的手,唱了一句戏词:咱手把手儿把话拉……(2001)</h3></br><h3> <h3>2002年农历十月初七,是娘的90大寿,我给爹娘拍了这张光彩照人的合影。没想到竟成为爹娘最后一张合影……</h3></br><h3> <h3>我用镜头留住了忧愁的娘。(1998)</h3></br><h3> <h3>爹娘没有走!他们永远生活在全村福里,爹娘和乡亲们永远续写着平凡的经典与传奇。永远的日月!永远的爹娘!爹娘万岁!天下爹娘万岁!(2002)</h3></br><h3> <h3>“娘,你抱了我一辈子了,我也抱抱你吧!”(1996)</h3></br><h3> <p class="ql-block">娘,儿子永远给你和爹“聂影”……(199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焦波,出生于山东淄博市,著名摄影家、导演。1998年8月,组照《俺爹俺娘》获首届国际民俗摄影比赛最高奖“人类贡献奖”大奖,2010年荣获香港摄影展览摄影终身成就奖。近百次获得国际、国家级、省级摄影比赛奖、新闻奖。2014年由焦波导演的纪录片电影《乡村里的中国》共获得包括中国电影华表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在内的近23项国际国内大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