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暾边城“和顺魂”

听雨

<p class="ql-block">走过了东西南北的一些古镇,感遇了不少鸿朴沧桑的古街老巷,赏览过形色各异的古宅老屋,领略过奇逸瑰闻的人文风情,但却惊诧地发现,位于西南边陲的腾冲和顺古镇,即便已历经600多年的风云岁月,但其仍不仅时时透逸出一缕缕古香古韵扑面而来,且四围于今时尽展清新田园风光置古色于春艳,尤凸显古镇宛若一矗幽屏似的版画,虽古益春,虽老愈灿;它没有刺耳的喧嚣,它少有商市般的鼓噪,唯显幽幽绵长,宁静和祥,痕远岁光。</p><p class="ql-block">从古镇南面甫一抵近镇头,迎面就是一矗高大凛巍的石制牌坊,牌坊顶中横额楷书四字:和顺顺和,这座牌坊应该就是参解古镇镇名的铭牌吧。其实和顺乡在古时原称“阳温暾”,这三个字乍一看,字字都散发着阳光明媚的温暖,只是后来古镇人口不断增多,人们遂沿河筑屋,逐水而居,形成了“河顺乡,乡顺河,河顺村前过”的秀丽幽境,也就有了当时因环境故而简洁冠以的“河顺”之名,再后来,古镇因充足稳定的生活,尊学崇文之儒风盛行,古镇之名即由“河顺”而又演绎为士和民顺寓意的“和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后,古镇“和顺”乃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菜花艳浪山水间,纤柳碧摇彩云烟。步过如古朴典雅仕女玉立迎万客的和顺牌坊,突宛若置身在了江南水乡。一原金黄飘艳的油菜花海氤氲盈香,一湾浅浅溪流碧澈潺潺地汩汩流淌,更见于绿柳曳烟的短堤上,两座如长虹凌波的双虹石拱桥,娴雅娇韵地跨卧于一条似若琴弦逸唱的小河上。站在拱桥上望着南来的一溜方砖步道上,只见牌坊座座,坊上“文治光昌”、“冰清玉潔”的匾额字字苍劲夺目;闾门幢幢,拱圆门额上的“鸢飛魚躍”、“穌光顺德”墨题恰如鸾翔凤翥一般。</p><p class="ql-block">这牌坊、闾门;这虹桥、流水;这翠柳、黄花,这天蓝云白下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怎就移到了这极边边陲?这一隅光熠千秋的徽派风情,怎就如画卷般展示在这西南古镇了呢?溯寻古镇风云变幻600多年的悠悠岁月,却原来现今和顺人寸、李、尹、刘、贾五姓的先祖,都是在明朝初期跟随明大将蓝玉、沐英来此一统西南江山,而后驻留从事军屯和民屯的江南人、中原人和四川人。这些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虽身已居高原极边,但毋忘家乡文化的精髓,以致早期建造和后来续建的村落风貌,坊闾屋居建筑,都浸润并融合了那江南或中原的传统文化特色,这才使得这个极边古镇一直都袭引着一股浓浓的江南风情。牌坊下古风悠悠,闾门过儒谦贤顺;小桥流水间,乡情郁郁,匾匾联联里,典雅绵长。</p><p class="ql-block">步过双虹古桥,走过正面题刻“文治光昌”匾额的闾门,迎面一座高耸的古旧建筑即映入眼帘,这就是闻名中外,一直屹立于恍如“天之尽头”若近一个世纪的“乡村大学校”——和顺图书馆。踏上一级级曲旋石阶,正中高耸的拱顶门洞的门楣上方,悬挂着胡适先生书写的“和顺图书馆”手迹馆匾;正对着大门的图书馆阅览室和藏书楼,是由两厢四角攒尖的木楼拱卫着庄重的正殿,以中西合壁式风格矗立在院子中间。据悉馆内藏有多种孤本、善本古籍,特别是清代木刻本,和传世稀少的大型丛书、地方文献及早期的东南亚史和华侨史书报,就有约计七万多册。</p><p class="ql-block">历经90多年风雨历程的和顺图书馆,曾历遭倭寇兵火劫难,也曾遇“横扫一切”年代的骤然浩劫,但都在有识之士于逆境中的倾力护佑下,惊险交切地躲过了一次次噩运和危乱。和顺人历来身受馆藏典书熏陶,加上自己努力成才的仁人智士何其多多,堪称“中国乡村文化界第一馆”的这座知识殿堂,无论是它远在明朝隆庆年间呼称“汉景殿”时,还是清朝嘉庆年间易名“三元宫”后,都慎以尊师重道,启智化愚为己任,成为和顺人谨遵儒风的民智泉源。</p><p class="ql-block">在耕读传家的古训教化环境里,和顺人历来就有成年之后前往缅甸经商淘生活,称之为“走夷方”的传统,并因此出现过蜚声海内外的“翡翠大王”,以及著名的跨国商号“永茂和”、“福盛隆”等雄商巨贾创业者,这些和顺人中的精英们不仅成就卓越,而且在那个国度贫弱的时代里,从来都是竟相举以助乡爱国之义功,故而历来乡梓士绅百姓都把不辞艰辛立志“走夷方”,作为成长出息的一条“碧霄路”。史载远在清末时,乡里一名秀才自恃考取了功名,贪恋舒适不愿出门谋生,秀才娘子多方苦劝喻比无果,即憤将其冠帽蒸在甑子中端给秀才,寓意要他吃“功名”。秀才于此顿悟娘子对己励志并期冀的一片苦心,一时惭愧不已,后即随乡邻们一起出门走夷方,从此奋发开始了他建功立业的历程。 这段励志篇在和顺一直都传为百年佳话。&nbsp;</p><p class="ql-block">和顺乡境内多为明时就来此屯垦戍边的将士之后,他们秉承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执传统忠肝义胆报国之志情撼云天。清末武举人寸大进,就曾率边地军民多次抗击入侵英军,1942年他八十八岁时,因仇憤日寇侵占乡里,而直以绝食赴死昭彰民族气节。老人育有九子,此前此后均奋勇走上了抗日战场,其中就有三男为国捐躯。尤以第三子寸性奇官至国民党部队第3军第12师师长,在抗战中誉为军中虎将,多次率部拼杀抗击日军,后于1941年5月在山西中条山战役中,因伤重不退而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耕读传家远,书香继世长。和顺古镇历来地灵人杰,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其人杰历来犹如繁星一般闪耀着这座边陲小镇。近代以来,自明清两朝科甲题名的就有800多人,在朝庭任过职官者更达180多人,回乡办私塾、设义学、建女子学堂,蔚然成风。后来者如更有被缅王礼聘为国师的华侨尹蓉先生;由孙中山先生亲赠寿词赞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的老同盟会员寸海亭先生;有曾任云南护国军司令蔡锷将军第一秘书长的民国元老李曰垓先生;还有一位颇具声名,自延安时期就被毛主席力为推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他也是李曰垓先生的第二子。和顺古镇的志士名人很多很多,他们尽管少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从一处边陲小镇却走出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仁人志士,真是古镇“地灵”才产生的“人杰”吗?虽无从考究古镇的地脉风水,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造就一方英才,确是雄辩不争并被引以为傲的勋绩史事。</p><p class="ql-block">古镇房屋自东而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独有枕山,环水,面黛屏的风情。我每日里自北面的后山民宿走上古镇呈丫字形的街头,这南向仅能并行两人的逼仄街道却是一溜斜坡,坡度倾斜到下坡时要微往后仰才能挺住脚步,回来时却是要前倾躬步喘吁徒登。沿着这由火烧石铺就的巷弄样街道,走过一段摆在一沿民宿与早餐店门前,贩售菜蔬和土特产的摊位街面,就到了“丫”字分岔口的古镇街道中心。由这里自一条横街从东端往西头分布着南去的五条曲折街巷,犹像一根根流淌的血管分支一样,弯弯转转地分路直抵南来镇边的那条东西向的河畔。</p><p class="ql-block">街面古朴静谧,尽管两侧经营玉石珠宝、山货土产的店铺集中于各条街巷联接段,却少见街面熙熙攘攘,也难见喧嚣闹腾,相比江南有的古镇,多了一些典雅大气,少了很多商烟气息,唯见一片安祥顺和。街道绵延的火烧石路面因人们脚板和岁月风雨经年不断的磨砺,尤显乌亮幽光;而路面杂铺于火烧石中间一溜铮亮的青石板尤以格外显眼,其被当地人称之为“灯芯石”。据说中间的这条青石板路,是专门留给老人、妇女和孩子行走的,不管你有多么富裕、还是多么显贵,遇有老人、妇女和小孩在侧,也必须让道,仅这一点就彰显了和顺人溶入骨子里的道德境界。</p><p class="ql-block">我突然想到,和顺古时定名“阳温暾”时,即是最初来此开山立基的寸、李、尹、刘、贾五姓的先祖所探所为,不然这里怎么会是曲延着犹如淌流五条血脉样的街道呢。这里每一大姓为一巷,分支于街弄路口,而每一路口都建有一座古朴典雅的闾门。我在西向蜿蜒曲折的街道一路口,就迎面看见正南向筑立着一座门脸上镌有“李家巷”三字的闾门,庄重厚朴的门楣上方镌书着“景物和煦”的横批;闾门两侧门柱上赫然咫书着一副虽斑驳但仍可辩识出的古旧楹联,右边上联为:四時佳景薰染三五陶朱户;左边下联是:六经章句孕育幾多禮讓家。联语将古镇丽景与儒经雅风有机联结到一众陶朱乡邻家,每进一座座闾门,人必见此一类楹联,由是秉儒诲,倡礼家,其儒训昭昭,其儒风泱泱,终是儒贤林林。</p><p class="ql-block">徜徉在古镇街道上,犹如穿回到了近古时空隧道。在街道上弯弯曲曲的小巷里,就散布着一栋栋据说计有千余间已显斑剥苍痕,却仍彰凝朴而气派的古旧民居建筑群。这些民居依山傍水,既相互毗邻,又高低和谐的各自独立。不少民居八字门脸威势大开,门楼叠檐古冠庄肃;一溜黝黑的火山石墙基高筑,一色如江南的粉墙黛瓦静踞山麓。更有一处岿耸的“弯楼子”古民居,即是和顺首创“永茂和”商号李必成先生几代人的家宅,但它顺街巷弧弯而建,却不倚势于路中方切横断,因而被乡邻谐称为“弯楼子”。于此也足见其融溶儒道“仁义礼智信”于弧弯里的谦和之风,已是烙印在了和顺人的骨血里。依明清年代次第建筑的这些民居,在600多年风雨岁月的侵蚀洗礼中,虽恒远地留下了让人唏嘘不已的沧桑痕影,却也啧啧赞叹地不仅留下了极具厚重历史价值的古建风物,更是留下了和顺古建永续的木石本色,人文精神那“和顺魂”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走出曲曲绕绕坡度街巷,再跨出一道闾门,突显天光日和,田畴茂艳。沿着村头的河道漫步,春风徐徐拂面。沿河于碧丝曳舞的垂柳树间,远见长长的河道上,间隔耸立着一处处伸出河岸,于河面筑成“井”字形台架样的木柱瓦顶亭廊。偶见有妇女蹲在亭间里的井形台面上捣衣浣衫,我忽然明白了,这就是和顺古镇里津津乐道的又一方特色风情的“洗衣亭”了。</p><p class="ql-block">亭廊里没有龙雕凤画,也无刻诗题句,尽显陋简素朴。这洗衣亭不仅具有位离河岸可以清水浣衣,还具遮风挡雨之效能,虽也走过许多地方,但这种极具爱心的便利性功能建筑也确实尤属仅见。相传很早以前,和顺的男人们外出淘生活,虽朝朝艰难也夕夕未忘家中女人的艰辛,故而他们回乡后,就陆续建造了这一间间经久实用的洗衣亭子。走进洗衣亭,可感受到和顺男人那一怀浓情热念萦涌于胸,唯想盛下女人撑家的娇弱和委屈而置存带不走的亲情;走进洗衣亭,也像走进了留守女人那孤寂却也无怨无悔的悠悠情怀,她们总会在捣衣时,情不自禁地停下棒槌,痴痴地顺着河道,遥望远方,寄托着那一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幽幽相思情天。</p><p class="ql-block">走在古镇里,一束束和煦的阳光柔和地洒在火烧石路面上,那一圈圈的光团似乎在绽着笑颜迎接着来往宾客;那一线线光影交映如同跳动着的五线谱,宛若在悄悄地弹拨着欢快的迎宾曲。火烧石块铺成的街面,既时时发散着它火热本质的属性,也不失柔情地释出着防护路人摔滑的细腻。几近磨平的石面痕纹,几欲凸显的石街辙印,把个古镇600多年岁月沉淀的磨难沧桑得几近辛酸。当几次站在一处处街巷出口的闾门外,回望上延远去的街道,那于阳光折射下袅绕泛腾的一缕缕光烟,似乎在漾悠中缅念着和顺人家那荡气回肠的故事;那于两侧房屋檐沿间仄露出来的一线蓝天,似乎也在苏醒着人们或许淡去的记忆,敬天地永恒,唯古镇恒远,骄炳辉历史,追灿焕未来。</p><p class="ql-block">六百年的沧桑变迁,催生出了一座令世人自豪又向往的边陲古镇;宏儒乡的谐和奋发,雄起了一代代灿耀古今的志士仁人。葱绿山峦上的风声,还在响彻着远古殷切的不息呼唤;明艳如画的田园清流,孕润着边城江南的水乡风光,大盈江哗哗地经久流淌着高黎贡山西侧恬畅的气息。和顺人百年来倾情书写的内涵厚重的人生典籍,正在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份骄傲,也将成为中华文化启迪和振兴路上的一劲精神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