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郑州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远离大海,一马平川,以前总感觉台风、洪涝之类的自然灾害距离很遥远,想不到今天自己成了一场严重洪灾的亲历者、见证者,成了一个“灾民”。真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但它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7月17日,郑州开始下雨。起初心里还有点窃喜,终于给郑州持续多日的高温酷暑泼点冷水了。不料雨势没完没了,愈演愈烈,大雨、暴雨、特大暴雨,老天像发狂似的向大地倾泻着雨水。站在窗前,可以看见密集的雨点狠狠砸在对面楼房外墙上,形成一道道瀑布飞流直下,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后来得知,20日下午4点到5点,郑州一个小时的降雨量高达201.8毫米,相当于150个西湖的水倾倒下来。17日到20日,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以往郑州一年的降雨量。这场暴雨究竟是多少年一遇,专家说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在郑州生活几十年,势头如此猛烈、持续如此长久的暴雨,记忆里从未有过。暴雨导致洪水泛滥成灾,最终演变成一场劫难。20日下午,我们居住的小区供水供电以及网络全部中断,手机打不出去也接不进来,只是断断续续地能收发短信。在滂沱大雨中度过漫长的一夜,凌晨5点多,手机突然收到郑州市防汛指挥部发出的短信,心里猛地一沉。短信大意是:因郭家嘴水库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求南水北调以南区域人员全部转移;南水北调以北区域二层及以下人员转移,我们小区所在区域赫然在列,平生第一次感觉灾难距离我们竟然如此之近。 洪水肆虐下的郑州,城市沦为泽国,悲伤逆流成河。我们小区附近的航海路,原本宽敞的城市主干道,几乎全部淹没,变成了一条湍急的河流。航海路上的帝湖花园小区,受灾更加严重。湖水猛涨漫出堤岸,冲毁道路,很多楼宇一层被大水倒灌,大量的汽车被淹没甚至被掀翻,居民被紧急疏散。几天后我路过此地,现场仍是一片狼藉。小区外的航海路中央,塌陷出一道长长的深坑,里面横七竖八地倒卧着一些汽车,这次洪灾损失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更惨烈的是,这场洪灾造成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据统计,截至8月2日,河南省在此次洪灾中共有302人遇难,50人失踪,其中郑州292人遇难,47人失踪。几百个鲜活的生命被洪水吞没,几百个温馨的家庭支离破碎,令人痛彻心扉,刻骨铭心。郑州市区遇难人数最多的是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14人遇难),京广路隧道(6人遇难)。7月20日,洪水阻断了他们回家的路,把他们与亲人分隔于阴阳两端。沙口路、京广路,我曾经无数次走过。我原来的家就在京广路隧道附近,工作单位又在沙口路上。想不到原本熟悉而亲切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伤心之地,成了每一个郑州人不堪回首却又难以忘却的心头之痛。 小区持续断水断电断网,生活被打回到原生态。手机里从未用过的收音机功能,现在成了宝贝。在漆黑的夜晚,打着手电筒,忐忑不安地聆听河南各地抗洪救灾的消息,时而揪心,时而痛心,时而暖心。想想挺没出息的,我一个大男人,如今却变得多愁善感,泪点很低。走在大街上,看到挂着外省车牌的救援车辆驶过,也会心情激动,眼眶湿润。因为在这些日子里,我耳闻目睹了洪灾造成的的痛苦和悲哀,也亲身感受到家乡人的淳朴和善良,更深刻体会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真情和温暖。暴雨之中,郑州酒店全线降价,郑州东方嘉禾电影院、高新万达等多家影厅,敞开大门,为避难群众免费提供热水和休息场所过夜,郑州市图书馆、科技馆点亮灯光、彻夜开放。一家民宿老板,免费开放50家店面安置雨夜无处可去的飘零者。一些酒店、餐厅敞开大门,为受困群众提供安全的避难所。暴雨之中,无数党员干部肩负使命,冲锋在前,坚守抗洪救灾第一线,7名党员干部牺牲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他们是:郑东新区金光路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冀军,郑东新区金光路办事处党政办主任翟向;巩义市米河镇村民小组长马新喜,新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俊杰,新密市城关镇安全应急管理办公室科员王宏强,新密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副科长白晓平,新密市袁庄乡卫生院院长樊彦平。暴雨之中,有许许多多的普通市民,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善举。如在京广路隧道里敲窗喊话救人的“喊话哥”候文超,在地铁5号线进水车厢里带头砸窗透气、为等待救援争取宝贵时间的老党员王彪,在洪水中奋不顾身救下一家三口的王西超,跳入水中救人的餐饮店经理崔升强,开着铲车在水中救出近70人的司机刘松峰,连救5人、游到体力透支的复员军人杨俊魁,跪地做6小时心肺复苏、挽救十几生命的医生于逸飞,危急时刻搭建救命绳索的干部于洋,暴雨中冲入急流救人的中学校长王保军等等。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两位我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微信群里常见他们发言,生活中却很少碰面。一位是女士,我们这个社区的党总支书记,但邻居们都喜欢叫她王主任。以前我总觉得,社区这一级组织没什么存在感。但去年的抗击新冠疫情,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王书记作为社区主要负责人,在去年抗击新冠疫情时,是她组织和带领社区里的党员和志愿者,坚守小区抗疫防线,护卫着居民的安全。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又是她在暴雨之夜带领党员挨家挨户敲门通知群众转移,组织发放赈灾物资,组织清运小区垃圾,忙前忙后,不辞辛苦。还有一位至今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在大街上给手机充电时偶然相遇,一聊天才发现他竟然是我们这个小区业主微信群的群主。就是他在暴雨之夜,发现一户人家屋里被雨水倒灌,想方设法联系上户主,经同意后打开密码锁,带领几个邻居清理屋内进水,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我在社区志愿者队伍里看到他的身影。王书记、群主,还有与他们并肩战斗的党员和志愿者,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做着平平凡凡的事,但在我的眼里,他们和那些为抗洪救灾献出生命的党员干部,那些在洪水中抢救生命的市民一样,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原生态的日子在继续,虽然生活很囧,但小区依旧平静。也许是大家心里很明白,在我们等待的分分秒秒里,一定有人正在为我们争分夺秒地奋战。小孩子们不知愁为何物,在积满雨水的水池里玩的很开心,大人们则比以往更加忙碌,到大街上找地方给手机充电,成了每一天的必修课。让人宽慰的是,街头的众多商铺来者不拒,敞开大门免费供大家充电。有的店铺干脆挂起免费充电、休息的醒目横幅,有的店铺则有工作人员站在门口热情相邀。小区里的业主微信群,这几天也格外热闹。平日里多是些家长里短的话题,还有做广告买东西的,我也很少关注。这几天闲暇之余进群浏览,却被里面的聊天内容吸引住了。我看到:社区在群里招募需要志愿者,很多人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社区发放救灾食品,有人提议留下少量食品发给困难户,其余的捐献给其他地方更需要援助的受灾群众,大家纷纷响应表态支持,最终建议被社区采纳;陕西汉中的电力救援队在小区抢修供电线路,邻居们担心师傅们吃饭不方便,有的请求掏钱请他们去饭店就餐,有的请求在家里做饭给他们送去。我和这些邻居们大多数相逢也不一定相识,但这一刻我感觉和他们很亲近。我被这些邻居的热情、善良和真诚所感动,也为身边有众多这样的邻居而感到温馨。 7月24日,小区水电设施基本修复。郑州的天色晴朗空明,但心中的阴霾仍未散去。打开电视,锁定河南地方频道,关注河南各地抗洪救灾情况,一次次感动,一次次泪目。不知从何时起,“感恩”成了一个敏感词,谁一提“感恩”,就有人讥笑你为xxx唱赞歌。但我依然要说,我很感恩,发自内心的感恩。感恩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奋不顾身,解救危难;感恩各兄弟省份紧急驰援,雪中送炭。感恩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热情相助。感恩那些义无反顾、迎难而上的逆行者,感恩那些扶危救困、传递温暖的普通市民。和妻子谈起这次洪灾,我们竟然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种负债感,总想做点什么去弥补,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和我们一样的感觉。于是赶紧忙活起来,做了一点小小的善事,虽然只是聊表寸意,微不足道,但总算心里有了稍许慰籍。大恩大德,何以为报。惟有在有生之年,坚持以真诚之心善待他人,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 7月27日的郑州,云如纱,花如海,人如潮,泪如雨。今天是郑州洪灾遇难者的头七,许多市民自发地到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献花祭奠。我们应该追悼逝者,寄托哀思,更应该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是被动的,但被动并不意味着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我们应该也必须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尽最大努力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应尽义务。理清疏漏,问责追责,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让我们的明天永远不再重复今天的伤心故事,不再重演今天的人间悲剧。唯有如此,才能安抚生者的心灵创伤,才能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 7月30日下午6点,京广路隧道恢复通车。也就在同一天,郑州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截至8月2日,已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50例,郑州市已紧急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灾情尚未结束,疫情接踵而至,刚刚有所缓和的形势又骤然紧张起来。但我坚信,我的家乡一定能够闯过难关,走出困境。<br> 祝福郑州!祝福河南!祝福我们的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