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38军成立75周年

火枪手一海龙

<p>  今天是8月3日,75年前的今天,即1946年8月3日,38军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在吉林省敦化市成立。</p> <p>  <b style="font-size: 20px;">  敦化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可能许多人会这样问。</b></p><p> 现在的敦化市为县级市,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长白山腹地,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幅接吉林、黑龙江两省四区九县市。</p> <p>敦化高速收费站</p> <p>  敦化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是唐朝渤海国都城,明清时期称作敖东城,是满清皇室发祥地。1881年设治立县,定名为敦化。</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你也许还要问,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为什么在敦化成立呢?</b></p> <p>  话还需要从头说起。1946年1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任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总司令,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肖劲光兼任第一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陈正人任政治部主任。</p> <p>  根据新的调整,在民主联军总部管辖下,建立了东满、南满、西满、北满四大军区。林彪将战斗力最强的两个老部队——山东1师(梁兴初部,后为112师)和新四军3师7旅(彭明治部,后为127师)划归总部直属,其他各部队根据所在地区分别置于军区领导之下。</p> <p>  在东、西、南、北满四个军区中还下辖10个二级军区、3个纵队(第3、4、7纵队)等部队。其中东满军区司令员是周保中,政委林枫,辖山东2师(陈光部,后为113师)、第七纵队(万毅部,后为114师)及通化、吉东、辽北3个军分区。</p> <p>  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后,林彪连续组织指挥了三场比较著名的作战。</p> <p>  一、秀水河子歼灭战</p><p> 1946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二日),在林彪亲自指挥下,山东1师(38军112师)、新四军3师7旅(43军127师)和保安第1旅1团,在辽宁省法库县秀水河子镇歼灭国民党第13军89师266团全部、265团第1营、师属山炮连及汽车连,毙伤敌700余人,俘敌副团长罗彦勋以下900余人,包括打援共歼敌1600余人,缴各种炮38门,轻重机枪100挺,长短枪780余支,汽车30余辆。我军伤亡946名。</p> <p>  二、解放四平(一战四平)</p><p> 一个月后,1946年3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一战四平。3月17日,部队发起攻击,经10小时激战,解放四平。参加一战四平的部队有第7纵队(原东北挺进纵队,38军114师前身)56团、59团、保1旅1团、3师10旅28团、原24旅70团、辽西二分区部分部队以及梨树县大队等共6000余人。</p> <p>三、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p> <p>  四平解放后,蒋介石闻讯恼羞成怒,在4月1日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上声言“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战争,不打到长春不商谈和平”。杜聿明以新1军等5个师的兵力向四平进犯,严令郑洞国,“于4月2日前,一定要攻克四平”。</p> <p>  杜聿明倚仗新1军是"天下第一军”,根本不把东北民主联军放在眼里,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直扑四平。但是,新1军自3月19日由沈阳皇姑屯出发北犯,每前进一步都遭我东北民主联军的頑強阻击,伤亡甚大。</p> <p>  经过一个月的运动战,4月18日,国民党军新1军、第71军才逼近四平,随即向四平发起轮番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增调部队,在东起火石岭、西至八面城的百里防线上部署7个师(旅),与之形成对峙状态。</p> <p>  战场鏖战近一个月,5月15日,国民党军从本溪方向抽出1个军和2个师,总兵力达到10个师。18日,攻占四平以东咽喉要地塔子山。5月19日,东北民主联军经过英勇抵抗,但鉴于国民党军队大量增兵,坚守不利,主动撤离四平地区,接着撤出长春,主力转至松花江北岸休整,一部分部队分别转向西满和东满建立根据地。四平保卫战,是中共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为配合国共谈判斗争而进行的一次城市防御战。这次作战,东北民主联军虽付出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但赢得了整补军队、建设东北解放区的宝贵时间。</p> <p>  三场作战虽然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对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来讲在指挥上头绪过多,秀水河子歼灭战林彪亲自指挥两个师,作为关键一战还是需要的;解放四平用了西满军区和东满军区等部队;四平保卫战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接指挥7个师正面防御作战,确实精疲力尽。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纵队(野战军)以适应大规模的战役作战。但是,当时部队都在转移途中,还来不及调整编制。</p> <p>  <b style="font-size: 20px;">  二战四平结束后,我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114师前身)转移至吉林敦化地区,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暂住敦化,敦化也是中共吉敦地委所在地,位置十分重要,是东满政治、军事中心。</b></p><p> 同时,东北民主联军第1师(112师,下同)、第2师(113师,下同)已转移至吉林蛟河县城及其东南地区。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四平保卫战和十多天的辗转奔走,行程达700里,已极度疲劳(1师还剩5000人,保持战斗力;2师伤亡较大,尚保持战斗力),准备利用这一机会稍事休整,并对国民党军的军事动向保持着高度的警惕。</p> <p>  国民党军尾随1师、2师部队攻击,6月6日,敌攻占了拉吉、拉滨、拉图三条铁路干线的重要枢纽——拉法、新站。敌人又猛烈炮击蛟河县城,向我继续进攻。</p><p> 此时,据我侦察分队报告:进占拉法、新站地区的是国民党军第88师第263团和第264团1个营,共2000余人,其目的是要控制这一地区作为继续进攻的基地。</p> <p> 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我指战员义愤填膺。1师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和2师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等一起研究分析,认为这股敌人远离主力,孤军冒进,且立足未稳,而我军求战情绪极高,又五倍于敌,消灭它有绝对把握,便一面部署,一面接连两次向东总发电请战。</p><p> 上级批复后,部队随即于7日夜晚对敌发起攻击,10日7时结束战斗。第1、第2两师共毙伤俘敌1900余人(其中敌团长韦耀东被俘),缴获各种火炮10门、轻重机枪70余挺,以及大批军用物资。</p> <p>  拉法、新站战斗的胜利是我东北民主联军在战略撤退中第一个胜仗,1师、2师的部队回撤700里,给敌一个回马枪,严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向我进犯的疯狂气焰,粉碎了敌人长驱直入、强占东满的企图,迫使蒋介石在东北改变为“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同时,保全了东满同北满根据地铁路交通枢纽,使盛产粮、煤、木材的富庶地区免遭国民党军的破坏,为我东北民主联军尔后进行的三下江南、夏季攻势奠定了前进基地。</p> <p>  拉法、新站战斗结束后,1师奉命进至黑龙江拉林地区布防,2师驻防蛟河地区。</p> <p> 1946年下半年,战场局势稍微稳定,东北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对部队进行整编,组建1、2、6三个纵队。在此之前,东北民主联军已有第3、4、7纵队。</p><p> 1946年8月3日,38军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奉命在吉林敦化成立,下辖3个师。</p> <p>  以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队部编为第1纵队队部,司令员万毅,副司令员李作鹏兼参谋长,副司令员梁兴初兼1师师长,副政治委员周赤萍兼政治部主任,后勤(供给)部长杨尚儒,政治部副主任王振乾。直属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机关及侦察连、通信队、警卫营。</p> <p>万毅</p> <p>李作鹏</p> <p>梁兴初</p> <p>周赤萍</p> <p>杨尚儒</p> <p>王振乾</p> <p>  原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2师分别编为第1纵队第1、2师。1师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2师师长罗华生,政治委员刘兴元;以7纵19旅和20旅58团合编为第3师,师长彭景文,政治委员黄一平。1师所辖之1、2、3团和2师所辖之4、5、6团番号未动。第7纵队19旅所辖之55团改称7团,56团改称9团,20旅58团改为8团。每团3个营,每营4个连(3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p> <p>梁必业</p> <p>罗华生</p> <p>刘兴元</p> <p>彭景文</p> <p>黄一平</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以此为标志,38军前身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光荣诞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向英勇善战的38军的前辈们致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