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荣耀军旅 情牵战友 005</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河,岁月如歌。在原空军高炮11师将士的军旅生涯中,有一首难忘的歌,它的名字叫“台梁” 。</p><p class="ql-block"> 台梁,其实是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明安乡的一个村,位于包头市西北方向70多公里的乌拉山脚下。</p><p class="ql-block"> 台梁村附近,有一片靠近沙漠的开阔地。那儿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夏天,风雨说来就来,冬季,朔风凌厉,寒凝大地。</p><p class="ql-block"> 当年,这一片开阔地就是包头二机厂的一个地面火炮试射基地,据说是前苏联援助建设的,后来不知何时成为高炮靶场。</p> <p class="ql-block"> 1959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内蒙古包头二机厂视察工作。图为周恩来从国产100毫米高射炮生产车间走过。(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原空军高炮11师驻防包头后,每年都要组织部队进驻台梁靶场,实施综合演练和实弹射击考核, 完成包括摩托行军、占领阵地、射击准备、实弹射击和撤离战场等训练科目。</p> <p class="ql-block"> 1969年夏,作者(右)与连队战友在通往包钢的钢铁大街上留影(中为金河,左为王水林)。</p> <p class="ql-block"> 驻防期间, 全师上至师团机关,下至基层连队,几乎所有的11师将士,都在台梁流过汗吃过苦,受到近似实战的严格锻炼。</p><p class="ql-block"> 从1968年至1975年,我一直在这个师32团100毫米高射炮连服役,几乎每年都要进入台梁参加一次实弹打靶。</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所在炮连装备的59式100毫米口徑高射炮,是一种雷达和射击指挥仪控制的自动高射炮。配用电击发装置,可实现全连火炮齐射,最大射程21千米,主要用于对付12000米以内的水陆空目标。</p> <p class="ql-block"> 59式100毫米口径高炮连对空射击时的情形。(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进台梁靶场,最让新兵紧张的是火炮射击时发出的巨响。</p><p class="ql-block"> 那时,为了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连队要求在发射阵地一律不得堵耳塞、捂耳朵。</p><p class="ql-block"> 要说不怕,那是假的,一串鞭炮炸响都会让人吓一跳,何况一枚重达30.4公斤重的炮弹,是在耳边近距离炮膛炸响。</p><p class="ql-block"> 随着打靶射击时机的临近,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p><p class="ql-block"> “都不许认怂!我和你们一样都不准捂耳朵。”班长胡继远黑着脸,以训诫的口吻,对我们班4个新炮手说道。</p><p class="ql-block"> 班长个不高,头上颞部有块3公分见方的伤疤。那天他说话时,我见到那块伤疤一闪一闪地发亮。</p><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什么,以后每次进台梁靶场,我都会想起那块发亮的伤疤。</p><p class="ql-block"> 炮阵地中央转来了射击的口令,我紧张的心提到了嗓子口。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种天崩地裂的感觉向我袭来,顿时没有了听觉。</p><p class="ql-block"> 那一瞬间,我只觉得耳朵钻进了许多虫子,嗡嗡的在耳心钻来钻去。</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射击时,我已听不清班长复述的口令了,只见他在挥着小红旗。</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第一次炮响,以后就不怕了。大家也想到一种方法来应对,耳朵不让堵,嘴巴可以喊吧。战友金河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是这样描述当时应对情景的: </p><p class="ql-block"> “放!”随着连长手中的小红旗重重落下,火炮测合机立即伸出,开始在弹丸上装定引信诸元。</p><p class="ql-block"> 在炮弹装填完毕即将发射前,我和全班战友按事先的约定,高喊毛主席语录:</p><p class="ql-block"> “下定决心——”刚喊完一句,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p><p class="ql-block"> “不怕牺牲——”又是“轰”的一声响。</p><p class="ql-block"> “排除万难”——“轰”!</p><p class="ql-block"> “去争取胜利”——“轰”!</p><p class="ql-block"> 这条语录四句话,正好应对火炮发射的四个齐放,喊完语录,射击也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四句语录,只听得第一句。第一声炮响后,只看到别人的嘴一张一合,究竟都喊了些什么,根本就听不清。因为八门大炮同时发射产生的巨响,压倒了一切声音,震得我两耳嗡嗡的。战友们彼此间也只见口动,未闻其声。</p><p class="ql-block"> 这段回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风趣,让人仿佛回到了台梁靶场的日子,脑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时浮现出</span>炮口喷射的烈焰,射击时遮天蔽日的硝烟,从眼前飘过的阵阵沙尘,还有指挥员高高举起的小红旗。</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台梁日子里难忘的记忆碎片。</p> <p class="ql-block"> 原空军高炮11师福州战友王哲林在台梁靶场。彼时100毫米高炮已改装上了自动供弾机。图中显示自动供弹机已填滿炮弹。(高林摄影)</p> <p class="ql-block"> 讲台梁,不能不讲到那年冬季进靶场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1968年底,部队装备进行升级,100毫米高炮由人工供弹改装成自动供弹。</p><p class="ql-block"> 为检验装备改装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又不影响正常战备值班,上级决定,部队轮换分批次到台梁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检验。</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天还未亮,营区内,一阵急促的哨声划破寂静的夜空。</p><p class="ql-block"> 大家一个个从床上蹦起来,迅速穿戴整齐,打好背包,带上轻武器,跑步来到阵地上。</p><p class="ql-block"> 短短数十分钟,全连就迅速将火炮由战斗状态转换成行军状态,做好了摩托行军准备。</p><p class="ql-block"> 拂晓时分,室外温度已降至最低。严寒中,一门门火炮、炮瞄雷达和指挥仪,在指挥车的指引下,由法国产"伯力"牵引车(那时大家都喊它“戴高乐")拖拽着向台梁方向开进。</p><p class="ql-block"> 晨曦中,颠簸的炮车沿着崎岖的公路一路前行。尽管大家身着四皮(皮大衣、皮手套、毛皮鞋、羊皮帽),仍抵挡不住刺骨寒风的侵袭。</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眼睫毛、鼻孔里就结上了冰棱,脸颊冻得僵硬做不出任何表情,手脚几乎冻僵,早已失去知觉,只好不停地跺着双脚。</p><p class="ql-block"> 经过4个多小时的摩托行军,车队终于抵达台梁靶场。</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立即进入占领阵地的各项工作,下架、放列和射击前的各项技术准备,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p><p class="ql-block"> 靶场就设在远处乌拉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没有任何遮挡物。北风怒吼着从眼前呼啸而过,靶场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气温降近零下40度。</span></p><p class="ql-block"> 刮起的风沙砸在脸上,像无数把小刀刮在皮肤上,似乎将整个冬天的寒冷,灌进鼻孔、领口,让我们感觉到无法呼吸。</p><p class="ql-block"> 刚下车就遭遇“下马威",结结实实地让我们体验到,极度严寒下<span style="font-size: 18px;">撕心澈骨般疼痛</span>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戴着皮手套的手完全被冻得麻木了,为了清扫沾在火炮各部位上的沙尘油渍,我们不得不脱下皮手套,換上纱手套用布擦拭兵器。</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样的酷冷环境中,大家依然情绪高涨、克服困难、不惧严寒,圆满完成了火炮实弹射击测试任务。</p><p class="ql-block"> 当炊事班将饭菜送到阵地时,已是午后两点多钟。饭刚盛到碗里看着还在冒气,送到嘴里就像吃到冰渣似的。</p><p class="ql-block"> 一阵风刮来,饭菜瞬间被蒙上了一层细沙,我们只好硬着头皮,草草结束午餐。</p><p class="ql-block"> 放下饭碗,我们紧接着就投入撤出阵地的准备工作。尽管有不少战友已经冻伤了手脚,但准备工作仍然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p><p class="ql-block"> 返程行军途中,寒风不时灌入车厢,大家又冷又饿,极度疲乏,又不敢睡着。</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路上迷迷糊糊,苦不堪言。直至午夜我们才回到营区。等忙完一切战备准备工作,天边已泛起鱼肚白。</p><p class="ql-block"> 在台梁这一天,给我的感觉,就是已经把一辈子的严寒冷酷,全都嚥下了。</p><p class="ql-block"> 1975年上半年,一个意外的消息让我惊喜不已:金河要从5连调任4连副连长。 </p><p class="ql-block"> 我和金河都是同年从福州入伍的,一直都在5连。和他最后一次进入台梁,是在2年前我离开5连前的那次实弹射击。那时他是炮排排长,我是这个排里的炮班长。</p><p class="ql-block"> 而眼下,4连老连长已确定转业,又逢指导员肝炎住院,我则担任副指导员不久,4连干部处于青黄不接状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没几天,团首长在4连军人大会宣布了金河的任命,同时也宣布由金河和我主持连队的军政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 同年9月,金河与我同时被团党委任命为4连连长、指导员。</p> <p class="ql-block"> 1975年11月,我和金河(左)在包头市郊哈业脑包中学炮4连阵地。</p> <p class="ql-block"> 金河的到来,给连队带来了活力,也使我增强了信心。在团工作组的指导下,连队很快出现了新气象。</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又到了野营拉练打靶的日子。7月3日,连队撤出阵地。在以后27天的日子里,我们领着全连火炮车队,按上级给出的作战想定预案,沿乌拉山脉餐风露宿,走走停停,进入实战演练。</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途经乌梁素海,两次实施转移阵地演练。在情况复杂,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全连指战员共同努力,终于保证人员武器弹药安全进驻台梁靶场。</p> <p class="ql-block"> 高炮部队野营拉练行军一般选择拂晓时分出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方日出晚,</span>炮连撤出阵地时,天色尚处夜暗中。坐在“戴高乐”宽敞的驾驶室里回望车队,如图片所示,马达轰鸣声中,只见灯柱晃动,沙尘甚嚣,车尾望不到边。(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在台梁占领阵地这一天,正逢八一建军节。本打算全连要改善一下伙食,没想到由于天气炎热,放在汽车上的猪肉,发出了很大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为了做好这餐饭,炊事班依据靶场现有条件,对猪肉做了几道处理,最后还是无法完全去除异味。结果大家将就着吃了一顿别有风味的红烧猪肉。</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完成“打飞机、打坦克、打伞降"的实弹射击任务。</p><p class="ql-block"> “联动——,装填——”。</p><p class="ql-block"> 每次进入实弹射击,金河总是拖着长音下达射击口令。</p><p class="ql-block"> 在炮阵地中央指挥员位置上,他的口令,穿过火炮马达的轰鸣声,飘向台梁上空,清晰地传到每一个炮位。</p><p class="ql-block"> “放!”随着输弹槽翻下,“咔嚓”一声,输弹板已将炮弹送入炮膛。瞬间,8门火炮同时发出怒吼,炮口喷出团团烈焰,阵地上空一片硝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地发出一阵颤抖呻吟</span>。</p><p class="ql-block"> 随即,头顶传来一阵爆炸声响。只见射击方向上空,8个弹头同时绽开8个炸点,象一朵朵开放在高空的白色菊花。</p> <p class="ql-block"> 100亳米高炮夜间开火瞬间。(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硝烟散去,我望见金河摘下耳机,举目向台梁深处的大青山望去。</p><p class="ql-block"> 远处,朦胧的乌拉山脉静静地横卧在一片静謐之中,台梁周围的一切,仿佛在倾刻间停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阵地上也陷入短暂的寂静。</p><p class="ql-block"> 没有比这一刻更能让我感到激动人心。我相信,那一刻金河和我一样,也会将台梁刚刚发生的那一幕,谱写进军旅生涯的交响曲中。</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们正年轻,金河24岁,我26岁。</p> <p class="ql-block"> 1976年春,和金河(左)在包头市哈业脑包中学炮4连阵地。</p> <p class="ql-block"> 这次打靶,是在两年没有行军打靶的情况下,经过较短时间的训练,全连上下齐心努力,取得优异成绩。一是打得齐,二是打得准。高、中、低空目标和夜间目标4个习题射击,成绩均为优秀,在全团排名第一名,进入全师前三甲。</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为炮4连实弹打靶取得优异成绩立下功劳的功臣班一一指挥仪班全体战友。他们是班长汪正友(前排举旗者〉,一测手王臣(后排中),二测手王仁沐<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排左)</span>,三测手<span style="font-size:18px;">宋德甫(后排右)。</span>(原解放军画报记者张聿温 摄影)</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片,是解放军画报记者在台梁靶场拍摄的。从摄影技巧的角度看,它是一幅难得的精品,首先是光线运用非常讲究,侧逆光照射下的人物,轮廓分明,人物动作、表情抓取精准。</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对环境气氛的渲染,是很用心的。蓝天白云下,近景人物、火炮雷达和远山背景,通过透视构图,从整体上烘托出台梁靶场射击前的特定<span style="font-size:18px;">气氛,恰到好处地完成了人物內心力量的表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应该说,大场景、全方位、多层次地将高炮部队的人员和兵器同框表现的如此成功,是极为少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特别是,100炮连所配置的炮瞄雷达和指挥仪器系统,在当时也可视为心脏禁区,不让随便拍摄的。这是这类影像资料如今凤毛麟角的原因,也是这张图片的价值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我们重睹这张图片的时候,内心依然充满豪情。相信原空军高炮11师的战友见到这张图片,一定会勾起台梁靶场那些充满激情日子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 撤出靶场前一天,一位挎着相机的穿军服的记者在阵地上找到我。随行的团政治处干事告诉我,记者姓张,是解放军画报社来采访的。</p><p class="ql-block"> 张记者简单向我介绍了来意和摄影创作意图。然后,在阵地上对我作了采访,还拍了照。</p><p class="ql-block"> 之后,他问我能不能组织<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一点的场面,他要拍一张火炮背景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左)<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战友们</span>在台梁靶场上维护火炮(原解放军画报记者张聿温 摄影)。</p> <p class="ql-block"> 我赶忙派文书去喊人。不一会就来了一拨战士,都是从农村入伍的炮手,个个身体健壮,憨厚朴实,笑起来非常可爱。</p><p class="ql-block"> 这种场面拍照,军事干部应该是主角,我当然没有忘记把金河叫上。</p><p class="ql-block"> 曹记者先是把我们安排在一门火炮前,让人调整好炮口方向后,将金河按排在场面中央,其余一干人就围在周围。</p><p class="ql-block"> 拍好后,曹记者又让我和金河换个位置,以我为主角补拍了一张(就是下图这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5年8月初,台梁靶场。原空军高炮11师32团4连在实弹射击中取得全优成绩,本文作者(右3)、金河(右1)与战友们分享欢乐。</span>(原解放军画报记者张聿温 摄影)</p> <p class="ql-block"> 图中,有黑龙江的武力军,湖北的刘国民,湖南的杨华章、幺善军和江西的徐泽铸等。特别是右2那位小战士,想不起啥姓名了,只记得是当年入伍的新兵,脸色黔黑,说话河南腔,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让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其他新入伍的战士,因接触的时间不长,已经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不久,我们连队的事迹上了空军报和包头日报。</p><p class="ql-block"> 曹记者回京后,将台梁拍的4张照片给我寄来了。其中金河那一张,我给了他,但现在他已经找不到了,只留下我手上的3张,我倍加珍惜。</p><p class="ql-block"> 1976年春,为实现部队四个现代化建设要求,我所在的高炮11师被撤编改建成导弹部队。</p><p class="ql-block"> 台梁,从此成为我留存照片里空军高炮11师的最后记忆。</p><p class="ql-block"> 依稀梦别46年,军旅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已如长河中的孤帆渐渐远去。但是,台梁,依然是我心中那首难忘的歌。</p> <p class="ql-block"> 2013年,我在编辑原空军高炮11师福州战友联谊会<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战友,我的兄弟》纪</span>念画册时,将台梁靶场这幅照片作了大幅跨页处理。同年底,该画册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特別鸣谢</b></p><p class="ql-block"> 本篇配图除署名出处外,均为原解放军画报曹姓记者所摄。因年代久远,无法署其真实姓名,但其本人依然对该作品拥有版权。特此声明,並向军界摄影前辈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更多作品请点击右下方《荣耀军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