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诗雯哭着道歉了,陈艾森道歉了,61岁征战一生的郎平也哭着道歉了……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看重一块金牌?是积贫积弱的国情?是欧美人打压的的歧视?还是我们的自卑的心理和唯金牌论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1981年,女排在日本世界杯夺冠的消息传来,万人空巷,举国欢庆。那时候,我们急需要一块金牌证明我们自己。五连冠,女排精神影响到各行各业几代人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现如今,当我们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当中国的高铁,航天,5G技术让世界瞩目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继续用奥运会上的金牌数来证明我们的实力吗?</p> <p class="ql-block">大国崛起,崛起的不仅仅是国力,还有与之匹配的成熟的格局和心态,是一种得之则幸,失之不馁的从容不迫的气度。我们为何不让我们的国手从容开心地上赛场,享受与全球高手对垒的过程和喜悦,却是斤斤计较于金银铜牌的得失,从而让国手们忧心忡忡,压力山大,生怕因己之闪失而兵败东京,痛失金牌?</p> <p class="ql-block">前面所说的刘诗雯郎导等,哪个不是征战无数,功勋卓著。郎导在女排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汗洒球场,满身伤痛,把女排从低谷带到巅峰,让我们享受无数的荣耀,就因为输了球而忍心让这个世界级的名帅哭着向我们道歉吗?</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能够出征东奥会的运动员都是通过比赛筛选出来的,都是各个项目的强者。他们都是好样的,拿不拿金牌真有那么重要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知道我的这些话会有许多人不认可,而且还会继续敲键盘发泄内心的不满。我只能对那些暂时失利的队员和教练说,别哭,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暂时失利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网友的一句评论直入人心:不在巅峰时慕名而来,不在低谷时离你而去。这才是真的球迷,如果都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是女排之幸,是家国之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远的女排,敬仰的郎导,你们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