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有幸来到白石渡古村,实地采访到古村落 和当年湘南 暴动革命军及红军长征 留下的红色故事 ,又去了充满历史 底蕴的 楚粤 孔道。村里的 邝国义老人说,一定要陪我们去下“粤汉铁路”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始修建于晚清光绪 三十一年 (1906),竣工于民国 二十五年 (1936),北起汉口徐家汇,南到广州,全长1096公里,历时30余年,白石渡是其中一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粤汉铁路是京广铁路南段广州到武昌的一条铁路旧称。1957年武汉長江大桥建成后与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两路接轨,改称京广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粤汉铁路,说来话長。它于1900年7月动工,至1908年8月仅建成49公里的广州至三水支线。1911年,完成了長沙至株洲段。1916年6月至1936年4月,二十年才完成株洲到韶关420公里路段,粤汉铁路终于全线贯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清末,汉口成立了 筹建京汉、川汉铁路办事机构,著名工程师詹天佑于1909年出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次年又任商办粤汉铁路总指挥兼总工程师。民国成立后,出任铁路督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清光绪二十二年,督办芦汉铁路时,张之洞、盛宣怀等提议修筑粤汉铁路。二年之后,招募商股,屡次不敷。美国合兴公司遂乘机运动 为铁路 资金之供给,建筑权遂归美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清光绪 三十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士,合作取消 前约,向美国合兴公司收回股权。中华民国以后,除广东境内仍旧商办铁路,将“两湖"境内已修筑好铁路,先后收回国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话说1934年11月,该镇白石渡村曾被中央红军作为长征期间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的指挥部,在周恩来、刘伯承 的指挥下,红一军团的红一师三团在白石渡 江边古渡口一举歼灭了国民党 保安部队扼守在此的两个连,消灭全副武装的200多敌人,占领了国民党军 粤汉铁路防线上的 重要支撑点 白石渡,为全军顺利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扫清障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宜章县白石渡村,在白石渡镇古镇老街附近。任保留着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的指挥部旧址,它设在一座宗族祠堂里,墙上粘贴了红军长征的宣传画。见证了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可歌可泣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粤汉铁路还有一段红色故事。当年中央红军在宜章县白石渡越过粤汉铁路,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时,曾经有300多名铁路工人加入红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白石渡站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白石渡镇,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 有限公司管辖 的四等站。始建于1936年,1966年”文革时期"改名红岩站,1982年恢复原站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再往前行,来到燕塘桥和风吹口桥,这两座桥结构也与省界桥相同,近百年的风吹雨打,桥上布滿青藤,至今还屹立在蜿蜒曲折的白沙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现存的省界桥、风吹口桥均为:長100米、宽6米,高50余米 。还有省界 、风 吹口 、白石渡 三处隧道,两处护坡遗址都保存完好。</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白石渡隧道保存完好,郴州市和宜章县 政府在 隧道口 挂上了“粤汉铁路遗址保护牌",在原铁路路基铺筑水泥路面。还有省界隧道和燕塘隧道均保存完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白石渡镇南面的湘粤边界与粤汉铁路一致,线上还保存着钢筋水泥结构的风吹口桥,燕塘桥和三座隧道及铁路护坡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来到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白石渡镇境内 ,跨过脚下的“省界桥”就到广东省坪石镇境内。桥下的白沙河蜿蜒曲折,于是就有了粤汉铁路在白石渡境内有三座铁路桥和三座隧道,保存完好见证了当年的铁路建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正在行驶列车 的为京广铁路复线省界桥,与之平行的是废弃的“粤汉铁路”省界桥,当您下次乘坐火车路过此时,一定要目暏 下省界桥的雄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粤汉铁路乐昌段,即将消失的风景线。它曾是老京广线上最崎岖,也是风景最美的一段。也许不久,随着乐昌峡 水利 工程截流,它可能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记载建设株洲至韶关这段粤汉铁路时,有十八万民众参加施工,先后有3400名筑路工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在享受繁荣之际,不能忘记先辈的艰苦卓绝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原老火车站建于1935年,但在大瑶山隧道开通后废弃。现在的新火车站于 1990年 在罗 家渡对岸,武江南岸,隧道南端的张滩站,武江南岸重建。(站牌为老火车站,已废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来到粤汉铁路遗址,在省界桥的桥头又新立了“章水湘粤省界”的保护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北上来到粤汉铁路太平里与白石渡之间的樟河铁路大桥。是当时我国第二高桥,桥高38米,耸立在两座陡峭的山峰之间,峡谷内是奔流的樟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来到樟河边,大桥往日雄风不在,只剩下两座孤独的桥柱,相互对望,似乎在诉说当年建筑桥梁时之艰辛。其实,粤汉铁路废弃时,应该将桥面钢结构保护好,它是见证当年历史的实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追溯粤汉铁路的历史,必须介绍下湖南省桂阳县人氏陈毓英。1933年被任命为粤汉铁路局局长的陈毓英上任伊始,就成立了 株韶(株洲至韶关)工程局,委任 著名工程师凌鸿勋为工程局局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毓英祖父陈士杰,曾任浙江、山东巡抚。陈毓英深受祖父看重,希望他出国留学,科技报国。当时,”修铁路"和"去德国"是最时髦的,陈毓英去了德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凌鸿勋曾任粤汉铁路,株洲至韶关段工程局局长,该段地质、地形情况复杂,工程艰巨。他用三年半时间,使粤汉铁路在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前通车。这是一条从设计到施工全部为中国人自己亲手建造的铁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白石渡、省界、廖家湾等隧道上方刻有铭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白石渡的省界桥上刻有铭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应该是建设 晚期完工,为著名 的土木工程专家 凌鸿勋 设计并监修。隧道和桥梁上都阴刻 凌鸿勋 三个大字,传世于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繁忙的京广复线,日夜不停穿越大瑶山隧道,车上的旅客可曾知否?还有一条废弃的铁路静静地趟在荒草之中,它就是原粤汉铁路。1989年京广复线 通车后,它就 逐渐废弃,但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粤汉铁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在上世纪八十年中下期京广铁路复线开通后,将铁路老线拉直和改造,特别是湘粤交界的区域增设了南岭隧道和大瑶山隧道,废弃的原粤汉铁路遗址就留在了荒山辟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想,正因如此,保护好尚存的粤汉铁路 遗址,也是后人 对那段可歌可泣的铁路史一种敬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编辑、摄影: 姚 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校 核: 杜 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8月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