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编辑/图片翻拍:石肩</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原以为齐白石大师只写意,只画虾。不料,在中国美术馆看了这个展览后才知道,他不但无所不画,竟然还有这等“雕虫小技”。</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的花鸟、山水和人物样样奇绝,他的草虫画更是趣味横生,一派天机,充满天真的童心和淳朴的乡情。而且这些小虫子还为他挣了不少钱呢。</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这个由木匠逆袭而成的巨匠,卖画是明码实价,斤斤计较的。特别是到了晚年,加一只虾要多少钱,加了点红要多少钱,贪心得有点可爱。而他的那些草虫画,更是“变本加厉”,他在世时,加一个草虫要加十元(估计是大洋),现在的拍卖中,一个草虫加一尺,一尺那可就是几百万呢。</p> <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是我在2013年1月2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看到的“齐白石的草虫画展”。作品虽然不多,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展出规定允许的情况下,我现场用相机对原画做了翻拍留存。今天偶然看到,依然心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他的草虫画种类繁多,甚至连苍蝇他都画得仔细。画中有蜻蜓、蟋蟀、蚂蚱、蝈蝈、蝴蝶,螳螂。</p> <p class="ql-block">这些草虫作品虽然画面简单,但一只小虫却蕴藏着万千世界和无穷的趣味。不但细腻鲜活、栩栩如生,而且从笔法到布局,那精湛的技艺让我惊叹不已。这些小东西里面包含着大师多少年细致的观察和几十年的绘画功力啊。</p> <p class="ql-block">看这只扑了蛾子画得尤其逼真,那翅膀虽然只是几层墨色,却画得毛茸茸的可爱,上面好似粘了一层萤粉,一口气就能吹落下来。</p> <p class="ql-block">诗文显心志,书画寄情怀。齐白石将这些本来不入画的草虫搬上画面,还曾经作了一首《八虫歌》:</p><p class="ql-block">从师少小学雕虫,弃凿挥毫学画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道野虫皆俗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虫入藤溪是雅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虫绕卉添春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日虫鸣觉夏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唧唧秋虫知多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虫藏在本草中。</p> <p class="ql-block">这个画展还有个特点,每幅画框旁边都悬挂着一个放大镜,可以用来欣赏画作的细微之处。看过这么多展览,用放大镜看画展的还真是首次。可见大师的草虫画的是何等精细。</p> 纵观齐白石的众多绘画作品,最能寄托他个人意趣、生命情怀的当属草虫画。这些草虫画作完美再现了大师趣味横生,充满天真的童真内心世界。<br>绘画在于一个意趣,由意趣反应出一个心境。不知道大师在宁心静气地画出这些草虫的时候,是在怎样的一种心境和背景下。对于这个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农民画家”来说,对草虫的关注,也是齐白石对早年乡村生活的一种留恋。看着这些跃然纸上的小虫,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个钻进池塘细致观察那些“草间偷活”的一个顽皮少年,也仿佛看到在一个纷繁动荡混乱的苦难时期,书案之前凝神聚气的一位大师的静气。<br> 齐白石的草虫画称为“工写草虫”。他是不大喜欢工笔的,总觉得工笔的东西太匠气。所以他的这些草虫,既不拘泥于工笔,又不拘泥于写意,而是兼工带写。用浓墨重墨分出轮廓和形状,用工笔画出须脚和细部。特逼真的东西就有了匠气,而这样的工写草虫,就是最完美的。 齐白石不光画草虫,而且“工虫花卉”是齐白石对中国传统的工笔草虫画进行变革后的独创。在他的“红花墨叶”派画风中,用粗笔以最简约的方法挥写花卉与果实,再用细笔以最精致的手段画出草虫点缀其间,把生命的微细颤动捕捉下来,造成出人意料的强烈对比,形成的“粗中有细”的完美结合,更是他的一大特色。他的一幅这样的《贝叶虫草》价值千万。这幅图上有五只虫草,可谓每一只都价值连城。 在历代画家的笔下,草虫仅仅是花草的点缀而已。在齐白石的画中,草虫虽与真虫大小无异,却成为真正的主角与视觉中心。这种功夫得益于齐白石对自然界昆虫细致的观察与大量的写生。更为特殊的是这些展出的草虫画作中,几乎全是空白页上只有草虫,是极为罕见的。 画这些细微的草虫需要有很好的眼力。传说白石老人六十岁以后的带有草虫的画作,都是他来写意,再由他的儿子和弟子填上草虫。而北京画院所藏的一批齐白石的未完成稿,却给出了另一番解释。为了防止老年时不能作工细的草虫,齐白石在60岁之前陆续画了一批工虫待以后补景。这种点睛补龙的手法是齐白石的一大创造,也反映了这位高寿画家的长远之计。那么这次展出的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况呢?在这些形象生动、刻画完美的未完成的草虫图稿中,那些还没有添景的空白部分可以引发人们的多种想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