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金华古城领略婺剧魅力

格尔木金峰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在温柔湿润的晨风里,朝阳的出现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是“国培计划(2021)”——青海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中小学美育工作者能力提升班的第五天。</p><p class="ql-block"> 上午国培班的全体教师齐聚在浙江师大音乐学院聆听由梅映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课程——《婺为“媒”展艺术之美》,授课的梅映老师是金华师范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副校长。浙江省小学音乐优质课一等奖,金华市最美教师,金华市婺剧促进会理事。指导学生婺剧、合唱、舞蹈、器乐等多次获浙江省一等奖、金华市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她以金华当地的民间艺术婺剧为例讲解了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如何把民间艺术带入课堂,婺剧是浙江省的传统戏剧。婺剧又称金华戏,为浙江省的戏曲剧种之一。</p><p class="ql-block"> 代表性剧目有《孙膑与庞涓》《黄金印》《三请梨花》《西施泪》等。婺剧的表演夸张、生动、形象、强烈,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梅映老师在课程中为我们讲述了她将婺剧带入校园走进课堂的过程,将传统的、远离民众的艺术加以改造使得艺术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让学生在表演中做到学习和传承,她也为我们展示了学生表演的《天女散花》《林冲起解》和原创剧目《醉美仙源》等等优秀节目。</p> <p class="ql-block">  梅映老师在课上表达了自己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看法和发展理念,以示范课案例《婺州古韵》为载体,她认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婺剧学习、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建立新型的婺剧学习方式。</p> <p class="ql-block">  在传统艺木的传承和发展中,我们做为美育工作者的任务更为艰巨,如何把传统文化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潮流的文化,让学生热爱传统成为最大的难题。</p><p class="ql-block"> 梅老师为我们提出了几点,赏中学、学中悟,为学生和传统艺术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学生在学习的讨程中受到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学校也应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开发,因地制宜起到德育教学辐射作用,艺术能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她以自身的经验为我们打开了民间艺术发展新的大门,以婺剧为代表将民间的发展成全国的,将中国的传统艺能推向世界,她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痴迷是我们不能匹及的,也只有这样的热爱才能把婺剧做成孩子们喜好的艺术,才能有这样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课程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浙江老师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开拓了民间艺术教学的新理念,在课程的最后,我们来自青海的藏族老师旦正多杰,也为浙江的老师带来了自己民族的音乐,老师们相互之间也做了简单的交流与探讨,为今天上午的课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人生漫长,期待再会!</p>

婺剧

民间艺术

学生

老师

传统

课程

梅映

艺术

金华市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