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李敏杰 赵仕枢 杜志昌 撰文 </b></p><p class="ql-block"><b>方唯若 提供照片</b></p> <p class="ql-block"><i>1970年代莫耶留影</i></p> <p class="ql-block"><i>莫耶在延安</i></p> <p class="ql-block"><i>莫耶在上海时留影</i></p> <p class="ql-block">提起她,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延安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都是高唱着《延安颂》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p><p class="ql-block">她就是《延安颂》的词作者莫耶。作家杜鹏程说“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p><p class="ql-block">莫耶,原名陈淑媛,1918年2月出生,福建安溪人。她的父亲陈铮是缅甸归侨,曾当过国民党军少将旅长。她自幼就聪明好学,早在读中学时,就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1934年,她因父亲要娶姨太太,便在母亲和大哥的帮助下,离家出走,来到上海,在《女子月刊》当编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与沈醉的初恋</b></p><p class="ql-block">莫耶刚到上海时,便认识了一个名叫陈沧的年轻记者。这个陈沧就是沈醉。当时,沈醉的公开身份是湘光通讯社的记者,实际上是复兴社的联络员。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时局、畅谈理想,不久,便双双坠入了爱河。</p><p class="ql-block">但莫耶和沈醉的恋情却遭到了沈母的极力反对。沈醉的父亲早逝,他由母亲一手带大。沈母早年曾加入过清末著名的资产阶级文化团体南社,追求革命且知书达礼。按理说,对依稀有自己影子的莫耶十分喜爱才对。可她偏偏不喜欢。另外,戴笠也坚决不允许他们谈恋爱。戴笠时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十分欣赏沈醉的才华。在他眼里,莫耶虽然出身党国军人家庭,但本人思想激进,同事、朋友也多是思想激进人士,故极不可靠。</p><p class="ql-block">莫耶和沈醉的感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波折后,因沈醉的受伤再度出现了转机。在一次行动中,沈醉从三楼摔下,左眼珠差点被一根竹竿挑了出来。莫耶得知后,立刻赶到医院,陪伴在他的身边。</p><p class="ql-block">为了治疗沈醉的眼伤,戴笠特从国外请来了眼科专家为他手术。这使沈醉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双脚踏进了血污,另一方面又对戴笠的苦心栽培感恩戴德。最终,他还是决定提着脑袋跟着戴笠干。他也并不想为了事业牺牲爱情,幻想着他能改变莫耶的思想。</p><p class="ql-block">莫耶在上海期间,常与左翼作家接触,并深入工厂了解女工生活,写出一批宣传妇女解放的诗歌、小说、剧本。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莫耶与戏剧家左明等组织了“上海救亡演剧第5队”,担任编剧和文字宣传,积极投入抗日宣传和救济难民。</p><p class="ql-block">因此,当沈醉提出要和莫耶结婚时,莫耶却动员他和她一起去延安。由于两人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只好各走各的路。</p> <p class="ql-block"><i>莫耶在延安</i></p> <p class="ql-block"><i>莫耶(右二,剪女发者)在延安听毛主席讲课</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创作《延安颂》,“丽萍”带来烦恼</b></p><p class="ql-block">不久,莫耶便随“抗敌救亡演剧五队”,去了延安,从此翻开了她人生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当时投奔延安的爱国青年多以改名来表示革命激情,莫耶也将名字改为鲁迅小说《铸剑》中那柄锋利的宝剑——莫耶。</p><p class="ql-block">抗日救亡演剧第5队,是当时从沦陷区到延安的第一个文艺团体,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宴请,并观看了他们的演出。随后,集体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学习,莫耶任救亡室文娱委员。1938年春,莫耶进入鲁迅艺术院(简称“鲁艺”)第1期戏剧系学习。在鲁艺,江青是莫耶的政治协理员。政审中,莫耶如实向组织上交待了她的家庭、历史和社会关系,特别交待了她和沈醉的朋友关系,并把沈醉给她的几封信交给了江青,江青听后还劝她再回上海去从事党的地下工作。</p><p class="ql-block">在鲁艺学习期间,莫耶创作了《延安颂》歌词,由音乐系郑律成谱曲,在延安礼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出。之后,《延安颂》的歌声传遍各抗日根据地,传到“国统区”和敌后以及海外华侨中,成为一曲激发抗日爱国热情的战歌。</p><p class="ql-block">1938年冬,加入鲁艺组织的战地实习队,和作家沙汀、何其芳等,跟随第120师师长贺龙奔赴晋绥抗日前线,被分配到政治部战斗剧社任编剧兼教员,剧社创作组组长等。她还参与编印前线刊物《战斗文艺》。在前线,莫耶除了和张可、刘肖芜合作创作大型话剧《丰收》外,还独自创作大型话剧《讨还血债》、《齐会之战》、《水灾》、《一万元》、《百团大战》,独幕话剧《叛变之前》、《到八路军里去》,歌剧《荒村之夜》等。剧社演出的服装,也多由她剪裁缝制,有时她还登台演出。在战争环境里,她口袋里总是装着笔记本,随时随地采访、记录、写日记。那时,她常常一茶缸开水,一把炒豆充饥。</p><p class="ql-block">1941年,莫耶创作了小说《丽萍的烦恼》。故事的梗概是:丽萍到前方后,因受不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工作高不成低不就,还嫌弃交友不自由。她与原来所崇敬的工农干部结婚后,感到性情、志趣、习惯与丈夫相差甚远,这使她彷徨苦恼。小说借此批评当时一些青年干部充满激情到延安,可面对一些实际问题又找不到出路的烦恼。小说在《西北文艺》发表后,引起争议。莫耶所在部队召开座谈会批判《丽萍的烦恼》的创作倾向。1943年整风审干中,由于莫耶的家庭出身和沈醉的关系等问题及那篇小说的原因,又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批判。后由于贺龙、关向应、甘泗淇的关怀与保护,才渡过难关。</p> <p class="ql-block"><i>1950年代莫耶、方唯若的全家福</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爱情之花在战火中绽开</b></p><p class="ql-block">1944年春,莫耶被调到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报》工作,她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工作更加努力。她除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两个版面的编辑工作,还经常深入前线,采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p><p class="ql-block">2004年6月,我们去看望方唯若老将军时,他回想起当年和莫耶在一起工作时的情景:“莫耶真是个多面手,新闻、言论、诗歌、散文、戏剧样样都能写。哪里有需要,她就会冲向哪里去。有时,她为赶稿子,夜车一看就是一整夜,第二天照常工作。她和男同志一起开荒种地、背粮背炭。她还是纺线能手,她纺的线总是被评为特等品,被军区被服厂收去当‘洋线’供缝纫机使用……”</p><p class="ql-block">方唯若当时是《战斗报》的编辑科长。也是从上海来延安的,来之前他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还曾参加过组织营救七君子的活动和许多抗日活动。不知是巧合还是缘分,他的笔名叫“路耶”,与莫耶的名字中都有一个不太常用的“耶”字。</p><p class="ql-block">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共同的事业,使方唯若和莫耶两个年轻人的心灵发生了碰撞,产生了爱情。可当时部队一般干部不准结婚,他们只好把爱藏心底。直到1948年秋,《战斗报》社由晋西北返回了陕北。这时,莫耶已经31岁,方唯若也30岁,他们才向组织提出了结婚申请。可是,由于方唯若根正苗红,是一位非常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干部,而莫耶却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他们的结婚申请交上去后,竟没人敢批。最后还是贺老总发话:“莫耶是我们120师的大作家,她的情况我知道,批!”这才成全了这对大龄青年的美满姻缘。</p><p class="ql-block">1950年,西北军区和第一野战军机关合并,随之两家的机关报《战斗报》与《人民军队》报合二为一,朱德老总为新出刊的《人民军队》题写了报头,方唯若被任命为总编辑,莫耶被任命为副总编辑,后任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生命诚可贵,战友情更重</b></p><p class="ql-block">1951年冬天,《人民军队》的一位年轻记者在下部队采访时,部队刚完成了一次剿匪任务,领导从战利品中挑了一支小巧玲珑的手枪送给他。他回到军区大院时,已经是晚上9点。他抬头一看,见莫副总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去向她汇报,也想让大家分享一下他得到了一支小手枪的喜悦。</p><p class="ql-block">那时,莫耶已怀了第三个孩子。当晚,她正和几位编辑在讨论稿子。年轻记者汇报完后,喜不自禁地拿出小手枪,一位同志还提醒他说:“里面有子弹没有?你可要小心一点。”他还满不在乎地说:“没事,这枪有保险,不会走火的。”不料他话音未落,就听“叭”的一声,手枪走火了。</p><p class="ql-block">子弹击中了莫耶的腹部。大家急忙用担架把她送进了医院。偏偏又赶上停电,无法手术。她只能挂着吊瓶躺在担架上等待手术。4个小时以后,电还没来。再不手术,她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医生只好决定点油汽灯为她手术。因为她失血太多,需要大量输血,军区政治部领导听说后,就立即动员大家献血。一下子来了60多人。她的命是保住了,但孩子却没能保住。</p><p class="ql-block">当她醒来时,天已大亮。她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许多人都围在她的床前,丈夫方唯若也在。她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保住了没有?”</p><p class="ql-block">一个星期后,莫耶终于可以出院了。当她听说那个闯了祸的记者已被保卫部门抓了起来,立刻想到:不能因为这一次意外,就断送了这个年轻人的大好前程。我们党对犯了错误,但能知错就改的同志,也历来都是宽大为怀的。于是,她在与丈夫商量后,便向政治部党委和领导请求:千万不要追究那位年轻记者的刑事责任,希望能让他回报社继续工作。党委和领导反复研究后,同意了她的请求,只给了那个记者一个行政处分,又让他回报社继续工作了。</p> <p class="ql-block"><i>方唯若、莫耶合影</i></p> <p class="ql-block"><i>莫耶1985年留影</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忍辱负重,夫妻携手度劫难</b></p><p class="ql-block">1955年,中央军委动员部队中的女同志到地方工作,莫耶愉快地服从组织决定,转业到《甘肃日报》任常务副总编辑,因总编辑由省委常委兼任,她实际上负责报社全面工作。1956年,在“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的运动中,《甘肃日报》刊登了反映铁路职工张凌虚被官僚主义逼得精神失常事件的文章,并发表社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受到读者赞扬。但1957年“反右派斗争”时,因这篇报道莫耶受到批判和降级处分。1965年的的“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运动开始,“张凌虚事件报道”和小说《丽萍的烦恼》,以及与沈醉的关系等历史旧帐再次被翻出,她被定性为“阶级异己分子”。1966年“文革”开始,这些历史旧账又一次被翻出,被戴上高帽子、挂上牌子,游街示众。造反派勒令她交代她父亲的历史问题和与沈醉的关系。她说:“这些材料我早在进入鲁艺时,就全都交给了江青,你们可以找她调查。”</p><p class="ql-block">因为涉及到了江青,专案组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到北京调查。他们先找了沈醉,沈醉说:“我和她交往时,还不是军统人员,只是朋友,没有婚姻关系。因为她思想激进就分手了。国共合作后,我曾在报上发过寻人启事,想找到她,但没有结果,再也没有任何来往了。”</p><p class="ql-block">他们拿着介绍信去找江青,在招待所里等了一个多月,只得到江青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复:“江青同志不知道此人!”专案组觉得在她这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身上也实在挖不出什么了,便把她下放到甘肃礼县农场劳动改造。</p><p class="ql-block">其时,有领导曾劝方唯若与莫耶离婚,划清界限,方唯若说:“我最了解莫耶,咋能叫离就离,落井下石!不用说是共产党员了,就是一般人也不应该这么做!”最终,他也被降级到天水军分区任职。</p><p class="ql-block">“四人帮”被粉碎后,经中央组织部审查为莫耶和方唯若彻底平反。1979年,年过花甲的莫耶当选为甘肃省文联副主席。</p><p class="ql-block">为夺回失去的时间,她夜以继日地伏案创作,相继写出了中篇小说《春归》和《青山夕照明》、短篇小说《走资派和牧羊娃》和电影剧本《战地火花》,并出版了自选集《生活的波澜》。</p><p class="ql-block">1981年莫耶被发现患有冠心病,先后3次住院,还报过病危,但她仍然不停地写着。</p><p class="ql-block">1986年5月7日凌晨,就在莫耶整理《枪林弹雨见英雄》这本她在战争年代的战地采访手记时,突然发病,与世长辞,享年69岁。作家王洪甲在莫耶的挽联上写道:“延安初颂见风华其奈雪压霜欺坎坷未竟班昭志;文苑几番腾浊浪纵使心灵笔健委屈难抒道韫才。”</p><p class="ql-block">莫耶去世后,方唯若为爱妻写了挽联:“五十年岁月倥偬为斩关猛士摇旗一曲延安颂歌今犹酣;任凭它雨聚风疾怎失却眼底霞绮直到皓首凝霜死后已。” </p><p class="ql-block">莫耶走后,方唯若帮妻子整理完书稿《枪林弹雨见英雄》,著名诗人刘白羽为这本书写了序言。</p><p class="ql-block">2008年5月15日,方唯若在兰州逝世,享年90岁。</p><p class="ql-block"><b><i>(作者注: 本文所用照片,均由方唯若提供。)</i></b></p> <p class="ql-block"><i>2007年,本文作者李敏杰(左)、赵仕枢(右)到兰州市广武门干休所看望老首长方唯若(中)。</i></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i>赵仕枢:兰州军区退休干部,曾在兰州军区政治部原老干部局工作多年;</i></p><p class="ql-block"><i>李敏杰:兰州军区退休干部,曾任《人民军队》报编辑、新华社驻兰州军区分社社长、兰州军区编研室主任;</i></p><p class="ql-block"><i>杜志昌:甘肃省政府原农村能源办公室秘书处长,曾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行政秘书。</i></p>